隨著科學技術的全面進步和現代化生產的飛速發(fā)展,社會已經進入知識急劇增長、技能不斷更新的時代。這就要求現代教育必須緊跟時代的腳步,從多個方面入手,改革教學方法,融合各學科特點。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是教學改革的著眼點,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推進素質教育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如今,教師、學生、多媒體已構成課堂教學系統的三大要素。計算機多媒體在教學上的運用,恰恰適應了這一要求,它標志著教學媒體質的飛躍。多媒體是20世紀9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多媒體是一種把文本、圖形、視頻圖像、動畫和聲音等運載信息的媒體集成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的一種信息技術。多媒體的出現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對教學效果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更能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索欲,從中獲得直接、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多媒體引趣,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
多媒體技術是信息領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學上,它既能向學生快速提供豐富多彩的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教學信息,又能為學生提供生動、友好、多樣化的交互方式。多媒體教學可產生優(yōu)良的視聽效果。因為人的視覺、聽覺是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獲得的信息量也最大。多媒體教學有利于信息的傳遞和學生對信息的接受及儲存。多媒體特有的優(yōu)勢對學生產生了一定強度的刺激,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如果沒有注意,感知就不會產生強烈觀察力。觀察力是在感知過程中并以感知為基礎形成起來的,離開了感知也就沒有了觀察。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引人入勝,可以不斷地提高學生注意的品質,使學生的心理活動處于積極狀態(tài),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使學生在新鮮有趣、輕松活躍的氣氛中進行學習。
記得我曾經聽過這樣一節(jié)課:一位教師在復習結束后,在熒幕上出示了一個體現春天的美麗景色的動畫,而且池塘邊柳樹梢上還有3只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教師問:“春天的景色多美,大地披上了綠裝,柳樹發(fā)出了新芽,大家還看到了什么?”“樹上有3只鳥。”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接著鳥叫聲由小到大,又有3只小鳥從遠方飛來,落到了這棵樹上。教師又問:“你又發(fā)現了什么?”由于學生由“無意注意”轉向了有意注意,幾十雙眼睛直盯著銀幕,聽得也很認真。教師話音剛落,就有不少學生舉手。學生甲說:“原來樹上有小鳥3只,又飛來3只,一共有幾只?”學生乙說:“樹上原來有3只鳥,又飛來3只,樹上一共有6只鳥?!薄罢f得好?!苯處煂W生的回答給出積極肯定并特別表揚了提出問題的學生甲。此時舉手的同學更多了,學生的熱情相當高漲,求知欲非常強烈,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果。
多媒體設疑,培養(yǎng)探索精神
大多數的教學媒體都具有直觀性的特點,但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傳統教學媒體中有教師語言、課本、板書、實物、模型、掛圖等,學生一目了然,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體能提供多種選擇方式,不同的選擇往往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從而使學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索欲,從中獲得直接、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例如,上化學實驗課時,往往由于實驗物品有毒而使教師放棄給學生親身試驗的機會,抹殺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而如果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交互課件將整個實驗模擬出來,由學生在課件中選擇各種“化學試劑”,控制“試劑”量的多少,由課件模擬出實驗過程及反應結果的話,就可使學生既免受化學試劑的毒害,又能切身感受到實驗的經過,加深對實驗的理解和對各物質性質的記憶,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恰當地選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更好地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加快師生之間的信息傳遞,優(yōu)化教學過程,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相導,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教學中常有一些宏觀的自然現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無法讓學生親眼進行觀察。還有一些微觀的事物和微小的變化,也無法通過儀器設備讓學生進行觀察。這些都是課堂教學中的難點。多媒體技術恰好能夠克服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通過多媒體的運用,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直觀具體、感染力強的感性認識材料,使學生看到事物在運動、發(fā)展和變化。真情實感取代了憑空想象,難題無須多講。學生通過聽、視、評、悟,充分感知原先較為抽象的教學內容,適應了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guī)律,從而保證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極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心理學研究指出,認知活動是與人的情感活動緊密聯系的。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在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情感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媒體相輔,調節(jié)課堂節(jié)奏
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一堂課學生的注意力不可能100%地集中到課堂教學中,如何調節(jié)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注意力更多地引導到教學中來,一直是教師們努力的方向。多媒體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的注意力在集中了15~20分鐘后,容易產生疲勞,這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放一段與教學相關的影像資料,或音樂片斷,使學生在松弛神經的同時達到增強認識、鞏固新知的目的。
多媒體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先進教學手段。多媒體的恰當運用,使課堂教學活動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促使學生始終在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提高能力。學生當堂學習新知識,當堂消化吸收,無需課上損失課下補,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事實表明,許多好課因為恰當使用了多媒體教學而使學生久久不忘,對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總之,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對教學具有重大意義,有利于因材施教,符合素質教育精神。對教學過程實行立體化設計,既包含教學活動中教師、學生、教材、教育技術四要素之間的恰當定位,也體現了當前教改的核心,即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地位的轉變,教學過程的轉變,媒體作用的轉變。多媒體可使教學過程立體化,改變以往教學過程設計的線性結構,能夠直觀顯示整體課堂教學中四要素的比重及其之間的正確關系,能有效克服教學的隨意性,有利于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