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探秘“人造太陽”

      2007-12-29 00:00:00韓吉辰
      中學生天地(A版) 2007年8期


        “赤日炎炎似火燒”。有氣象學家預測今年很有可能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變暖”對人類生存的威脅迫在眉睫。國際社會已經(jīng)行動起來,有些科學家甚至想出了種種為地球降溫的“特別手段”(參見本刊5月號的《給地球“退燒”》)。
        在中國安徽省的省會合肥,一群科學家正圍繞著一個神秘的巨大裝置(見上圖)埋頭苦干。這個裝置的安裝、調(diào)試和運行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它有一個很“東方”的名字:EAST。但是,更多的人管它叫做“人造太陽”。
        什么?天上有一個太陽還不夠嗎?這兩件事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妒ソ?jīng)·舊約》
        
        在許多民族的上古傳說中,最初的世界都被描述為幽冥黑暗的,而光明是神所賜予的?,F(xiàn)在我們知道,地球上的人類所沐浴的光明和溫暖都源自太陽。事實上,很多古代文明中都有太陽神崇拜,太陽是光明之神。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知道神秘的“太陽神”不過是一顆普通的恒星。但是太陽之火是怎么燃燒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有人曾設想太陽可能是個巨大的煤球,可是一計算,發(fā)現(xiàn)這么大的“煤球”也只夠燒幾千年,而太陽已經(jīng)“燒”了幾十億年了,如今仍處于“壯年期”。再說太陽表面就有6000攝氏度,其內(nèi)部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靠普通煤炭燃燒根本達不到這個溫度。自然,把煤炭換成別的我們平常所熟知的燃料也同樣不成。
        19世紀末,當時的地質(zhì)學家和生物學家們都肯定地認為,地球至少存在了幾十億年(現(xiàn)在我們知道這個數(shù)字約為46億)。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爵士用他的余生致力于太陽年齡的研究,他考慮了各種可能的因素,用當時最先進的物理和天文知識進行精密計算,最后認為太陽的年齡最多不超過6億年。于是得出一個令人奇怪的結(jié)論:地球竟然比太陽要老得多!
        開爾文顯然錯了,錯就錯在他還是沒能弄懂太陽“燃燒”的秘密。當然,那個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這個秘密。難道,這真的是神的杰作?
        
        神啊,賜予我力量吧!——美國卡通片《希曼》
        
        讓我們先撇開這個秘密,來感謝一下太陽吧。她帶給世界一片光亮,給我們溫暖,使萬物生長……但也許最重要的,是她賜予我們寶貴的能源。
        什么是能源?黑夜中點燃的一把火是能源,而被點燃的木材、草料都來自靠陽光生長起來的植物;我們開啟各種電器所用的電、開動汽車所用的汽油、燒飯用的燃氣都是能源,而發(fā)電用的煤、汽油的原料石油以及作為燃氣的天然氣,這些燃料其實都是遠古生物的遺存(所以它們又叫化石能源),它們“生前”也都靠陽光汲取能量;當然水力和風力也是能源,但別忘了,如果沒有太陽,大氣循環(huán)和水循環(huán)將不復存在,當然也沒法用它們來發(fā)電;而太陽能……就更不用說了。
        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離不開能源,但你也一定聽說過“能源危機”這個詞。地球人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已經(jīng)到了依賴的程度。不過,這些能源并非可以無限量供應。從目前探明的儲量來看,地球上的石油還能開采40年左右,天然氣還能開采大約60年,而煤炭也只有200年可挖。請你想象一下它們都被開采一空的那一天的情景……
        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環(huán)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
        大力發(fā)展水力、風力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一個解決途徑,但它們不足以解決所有的問題,舒服慣了的現(xiàn)代人不太愿意再回頭去過那種出門不坐車、晚上少點燈的簡樸生活了。
        怎么辦?像希曼一樣祈求神的恩賜?
        
        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毀滅者?!《裙旁?br/>  
         在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的爆炸試驗現(xiàn)場,人稱“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想起了這首印度古詩。爆炸的威力比他原先估計的大了近20倍。
        人們經(jīng)常把原子能的發(fā)現(xiàn)歸功于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因為他提出了那個著名的公式:E=mc2,也就是“能量=質(zhì)量×光速的平方”。通俗一點說,就是他發(fā)現(xiàn)了任何一個物體中都蘊藏著能量,因為光速的平方是個很大的數(shù)字(9后面16個0),所以每1克物質(zhì)中都含有驚人的能量。
        你如果想更形象地記住這一點,可以試想著拔出自己的一顆大牙,拿到天平上去稱一下,它的質(zhì)量差不多就是1克。代入公式計算,你會發(fā)現(xiàn)這顆牙中蘊藏著9×1013(9后面13個0)焦耳的能量,這基本上相當于燃燒3000噸煤才能得到的能量,如果瞬間釋放的話,則相當于爆炸了2萬噸TNT炸藥!
        一顆牙里面就蘊藏著這么大的能量,我們怎么察覺不到?愛因斯坦回答說,那是因為它的能量沒有釋放,就像一個守財奴,他從來不花錢,所以我們也就不知道他其實很有錢。
        1938年,德國科學家在實驗室里用一個中子去轟擊一團叫做鈾的重金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鈾的原子核在轟擊下分裂成兩半,同時釋放出兩三個新的中子來,這些中子“飛”出去的時候撞擊到了附近的原子核,使它們也發(fā)生了裂變。就這樣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而每一個原子核裂變時,都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仔細觀察的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原子核裂變后的“碎片”加起來要比原來稍微輕一點。這稍微損失了一點的質(zhì)量,就是巨大能量的來源。愛因斯坦的公式發(fā)揮作用了!
        人類找到了新的能量來源。但可惜的是,它首先被用來制造殺人武器。1945年,兩顆原子彈被分別投在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瞬間化為焦土。
        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人們意識到這玩意兒弄不好會毀了全世界,開始對核活動進行嚴格管束。1954年,第一座核電站在前蘇聯(lián)投入運行,人類走上了和平利用核能之路。
        
        長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鳥人?!W(wǎng)絡流行語
        
        現(xiàn)在全世界共有400多座建成的核電站,其中我國有4座。核電站和原子彈利用的基本原理一樣,都是鈾的核裂變反應。不同的是,原子彈是瞬間的爆發(fā),而核電站則是讓這種巨大的能量在人工控制下緩慢而溫和地釋放,這樣就能用于發(fā)電,為人類造福。
        然而人們很快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不像原先設想的那么簡單。
        首先是核電站的原料也是極其有限的。能夠用來進行裂變反應的鈾在自然界中的含量非常少,目前探明的全球鈾礦儲量按現(xiàn)有的消耗量計算,只能供人類再使用40年左右。
        更糟糕的是,核電站在發(fā)電的同時也產(chǎn)出了具有高放射性的核廢料,這些物質(zhì)非?!岸尽?,人受到它的輻射就會患上癌癥甚至送命。人們現(xiàn)在一般把它們深埋在地下或棄之于荒島,但這仍然不能讓人放心,因為它會污染環(huán)境,使周圍的物質(zhì)也染上輻射性,如果地殼再發(fā)生個變動什么的,后果不堪設想。要命的是,這種放射性在上萬年甚至百萬年間都不會消失,誰知道這期間會發(fā)生什么!
        最讓人心悸的是核泄漏事故。1986年4月26日清晨,前蘇聯(lián)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fā)生核泄漏,隨即8噸多強輻射物質(zhì)噴涌而出,歐洲大部分地區(qū)受到影響,320萬人受到輻射侵害,受污染地區(qū)陸續(xù)有9000多人死于各種癌癥,那里的人們至今仍在核泄漏的陰影下生活。
        
        我有一個美麗的愿望,長大以后要播種太陽?!獌焊琛斗N太陽》
        
        又回到最前面的問題——那么,太陽是怎么“燃燒”的?
        要知道這個秘密,必須了解太陽是由什么東西組成的。這看上去有點困難,誰也不可能跑到太陽上去取點物質(zhì)回來分析。但在1859年,德國的一位物理學家和一位化學家合作,發(fā)明了一種“光譜分析法”。通過這種方法,人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太陽的化學元素組成。
        原來,太陽主要是由氫元素和氦元素組成的。氫和氦是兩種非常輕的氣體。以前節(jié)日里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在街頭賣的那種能飄在空中的氣球就是氫氣球,因為氫極易燃燒爆炸,不安全,所以現(xiàn)在都要求改用氦氣球。
        但可別想當然地以為太陽上的氫氣在燃燒,其實,它們不是在燃燒,而是在進行著大規(guī)模的核反應,但這種反應跟前面說的核裂變大不相同。重的鈾原子核是在中子的轟擊下一個分裂成兩個,而輕的氫原子核是在引力和高溫的作用下四個聚合成一個,變成了一個氦原子核。而這一個氦原子核要比原先四個氫原子核加起來稍微輕一點。這一點損失掉的質(zhì)量到哪里去了?你肯定已經(jīng)知道了,根據(jù)愛因斯坦的E=mc2,它們轉(zhuǎn)化為巨大的能量被釋放出來了,這就是太陽的光和熱。
        
        這個過程叫做核聚變,因為它必須在高溫條件下才能進行,所以又叫熱核反應。
        于是人們在想,能不能利用這個原理,在地球上“復制”一個小太陽,從而獲得巨大的能量來源?
        
        上善若水。——《老子》
        
        1952年11月1日,太平洋小島比基尼的上空出現(xiàn)一個耀眼的“小太陽”,那是美國成功炸響了世界上第一枚氫彈。氫彈很小,但它釋放的能量卻相當于幾十顆原子彈,產(chǎn)生了地球上從未有過的超高溫,這才是超級恐怖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但是氫彈也帶給人希望,因為這就是成功進行的“熱核反應”啊!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后不到十年,第一座核電站就建成發(fā)電了,所以當時人們樂觀地估計,氫彈一響,最多十幾二十年,人類就可以用上“太陽之火”了。許多國家的政府開始加緊秘密研究工作,希望成為第一座聚變能電站的擁有者。
        為什么要秘密研究?這不是軍事上的原因,而是因為它一旦研究成功,對人類的影響實在是太巨大了。
        用來聚變的“原料”是氫的兩種同位素氘(念“刀”)和氚(念“川”)。地球是一顆藍色星球,擁有浩瀚的海洋,而海水中總共蘊藏了大約40萬億噸氘。1升海水中提取出的氘,如果用于核聚變,相當于燃燒300升汽油,整個大海中氘的聚變能量如果全部釋放出來,足夠人類使用100億年。那哪兒是大海啊,根本就是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庫!
        更美妙的是,核聚變不會像核裂變那樣產(chǎn)生污染環(huán)境的放射性核廢料,也不產(chǎn)生溫室氣體,是完全干凈的能源。同時,核聚變電站也非常安全,因為受控的聚變反應可以在稀薄的氣體中穩(wěn)定地進行,氣體一旦泄漏,這些本來就稀薄的氣體散發(fā)到空氣中,失去了高溫高壓的條件,反應就會自動停下來。
        這簡直是完美的能源!未來用上核聚變發(fā)電的人們回顧歷史時,可能會可憐我們這些為汽油漲價、煤礦爆炸擔心,甚至為了爭奪能源而大打出手的“古人”。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畎住妒竦离y》
        
        但是50多年過去了,核聚變發(fā)電站還是沒有出現(xiàn)。最樂觀的人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件事太難了。
        到底難在哪兒?
        氫彈的成功爆炸證明,人可以制造出太陽上存在的核聚變反應。但是氫彈一旦爆炸,人們就無法控制。而發(fā)電廠并不需要一次爆炸,需要的是讓能量緩慢持續(xù)地釋放。問題就是如何控制。
        我們知道,氫原子核帶有正電荷,它們之間相互排斥。而要想進行核聚變,非得把它們擠壓到非常非常近的距離不可。這就需要一個超高的溫度,在高溫高壓下,氘原子核瘋狂地運動、碰撞,總有一部分原子核可以相互接近到足夠發(fā)生反應的距離。在太陽這樣一個如此龐大的星體上面,只要約1500萬攝氏度就可以“點火”了。但在地球上,這個溫度則需要近億攝氏度。氫彈爆炸是靠原子彈爆炸產(chǎn)生的高溫“點火”的,但是要想發(fā)電,可不能打原子彈的主意。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科學家們已經(jīng)能夠在實驗室里通過激光、超強電磁波等方式達到上億攝氏度的高溫,但是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就像火力發(fā)電需要“燃燒爐”,核能發(fā)電也需要一個“容器”,讓氣體在里面老老實實地發(fā)生反應,那么,有什么東西能承受住近億攝氏度的高溫而不被熔化呢?
        
        瓶口被錫封著,蓋有所羅門的大印。——《漁夫和魔鬼的故事》
        
        科學家總是有古怪的想法,比如這個:能不能既把它們關在“瓶子”里,又不讓它們碰到這個“瓶子”?這樣就能既約束住它們,又不會被它們的高溫熔化掉了。
        解決了這個問題,實現(xiàn)受控核聚變就能走出關鍵的一步。
        安徽合肥的那個“人造太陽”EAST就是這樣的一個實驗裝置,它的正式名稱叫做托卡馬克(俄語縮寫,意為磁線圈圓環(huán)室)。你吃過甜面包圈嗎?托卡馬克里面就有一個如同甜面包圈形狀的空腔,空腔內(nèi)是真空,其外是能夠產(chǎn)生磁場的線圈。這個家伙當然不是用來烤面包圈的——科學家們把少量的“輕核燃料”放進去,一通電,在強大磁場的作用下,它們就懸浮在空中。加熱后,上億攝氏度的等離子體(氣體再加熱后的形態(tài))就在這空腔里轉(zhuǎn)啊轉(zhuǎn)啊,好像游樂場里的旋轉(zhuǎn)木馬——它們不會接觸到容器壁,不會惹出亂子來。
        這有點像傳說中的所羅門的魔瓶,不過起作用的不是魔法(magic)而是磁場(magnetic field)。
        
        沒有比腳更遠的路?!魢妗渡礁呗愤h》
        
        一切都OK了?還遠遠沒有。
        EAST自去年建成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了兩輪放電實驗,獲得了最大500千安的電流,最大重復放電時間達到9秒,而其設計目標是要達到1000秒的放電時間。此前世界上其他托卡馬克裝置最長的放電時間是240多秒。
        看來這個家伙真的能“發(fā)電”,但只是短短一瞬。人們?yōu)槊恳淮畏烹姇r間的增加而歡呼,企盼它能一直增加到一個小時、一天、一周、一個月……可是科學家告訴人們,不要太心急,因為要真正實現(xiàn)它的穩(wěn)態(tài)運行,還有許多眼下不能克服的技術困難。
        另一個問題是,這家伙到現(xiàn)在還是“只賠不賺”,或者剛剛夠“保本”而已——輸出功率小于輸入功率。就是說,為了讓它放電,必須得先給它通電,而它放出來的電還不夠它自己用掉的。
        諸多問題需要各國科學家共同來解決,因此在這個領域里沒有秘密可言。2005年,由美國、歐盟、中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多方共同參與,在法國南部建立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nter)。還有其他許多科學家在研究托卡馬克之外的別的受控核聚變裝置。最樂觀的估計,30到50年后,也就是在各位讀者白發(fā)蒼蒼的時候,核聚變將能夠用于商業(yè)發(fā)電。
        路很遠,也許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遠。但執(zhí)著的人們不會停下腳步,因為他們知道,前方就是無限光明的未來。

      九台市| 南昌县| 光山县| 陆河县| 台前县| 嘉义县| 安塞县| 黑水县| 邢台县| 华容县| 韶山市| 双柏县| 农安县| 永和县| 马公市| 奈曼旗| 花垣县| 永平县| 阆中市| 班戈县| 翼城县| 东港市| 阿拉尔市| 金沙县| 辰溪县| 巢湖市| 开鲁县| 松江区| 望奎县| 全椒县| 大关县| 孟津县| 重庆市| 开原市| 积石山| 靖安县| 凉山| 建昌县| 林周县| 湖北省|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