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日前報道,在互聯網上用谷歌搜索“中國瓷都景德鎮(zhèn)”,彈出的景德鎮(zhèn)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竟然被谷歌認定“該網站可能含有惡意軟件,有可能會危害您的電腦”。據了解,該網站版權歸景德鎮(zhèn)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所有,已在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備案。已經備案的地方政府網站為何會被打上惡意標簽,上了谷歌的黑名單呢?
其實,“中國瓷都景德鎮(zhèn)”并非唯一獲此“特別待遇”的網站。資料顯示,“福建省紅十字會”、“福建網通”、“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福建體育彩票網”、“嘉峪關市人民政府網站”等均曾遭遇過類似問題。
為什么會這樣? 據了解,“黑名單”制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谷歌的“常規(guī)武器”,即對一些其認定“不守規(guī)矩”的網站實行特別政策,以促使搜索結果更加符合谷歌的規(guī)則,一般有以下兩種情形:
一、在搜索結果中完全去除整個網站或該網站的部分頁面。這一般是由于該網站采用了作弊的手段以提高其搜索排序,典型案例有“德國大眾”等。
二、當谷歌檢測出該網站被放置的惡意代碼會侵害到瀏覽者的電腦安全時,它會在搜索結果的該頁面鏈接下面提示“該網站可能含有惡意軟件,有可能會危害您的電腦”。景德鎮(zhèn)市網站就屬第二種情形。
這句提示對搜索用戶來說,可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但從另一角度而言,對于被其認定有惡意代碼的網站來說,其負面作用不容忽視:在大多數網站都靠搜索引擎賺流量的今天(很多網站從搜索引擎所獲流量比例已超七成),網站入口若豎起“內有惡狼,少女慎入”的招牌,網站面臨的將可能是滅頂之災。
谷歌有權這樣做嗎?有網友表示,“政府網站幾個月都沒更新一次,網站被人家掛‘馬(指被黑客種下木馬等惡劣程序)了,還不知道,真可笑,還在這里大嚷大叫,”但并不能由此推論谷歌就有權以保護網民上網安全的名義去觸動合法網站的商業(yè)利益。
“黑名單”一詞,源于英國的牛津、劍橋等名校。早在中世紀,這些學校就規(guī)定,犯有不端行為的學生的姓名、行為將被列案記錄在黑皮書上。這個方法隨后被英國商人們用以懲戒那些時常賒欠不還、不守合同、不講信用的顧客。
由此可見,“黑名單”若只是用于QQ和手機,用于過濾垃圾信息,只不過是一種影響面極小的實用工具;而在商業(yè)領域,它就成了一種帶封殺性質的重型武器,不用則已,用則非死即傷,須慎之又慎。
林永泉,行業(yè)資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