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艾冰
丫丫是個早產兒,小時候并不是天資聰穎,再加上與單親媽媽相依為命,一天到晚像太陽下暴曬的瓜秧兒萎靡不振。在學校,老師教啥她忘啥,常常是老師將她送回家門,親自為她母女倆布置作業(yè)。
送走老師,收拾完一天的生活,媽媽已是滿身疲憊。就著昏黃的燈光,擠在窄窄的小床上,媽媽一只手撫摸著丫丫瘦瘦的脊背,一只手疲乏地拿著課本,眼睛酸澀,卻堅持著不打個盹兒。
丫丫,今天學啥呢?
丫丫一雙大眼睛望著媽媽,默不作聲。
老師是不是教你幾個拼音了?
丫丫點點頭,算是答應。
你會讀嗎?
丫丫愧疚地望著媽媽,又默不作聲。
我知道你會讀的。來,跟媽媽讀。
數(shù)十個夜晚,小屋里回蕩著母女倆復讀的聲音。于是,丫丫學會了拼音。
丫丫進步了,老師送她回家的次數(shù)少了。然而,新學期換了一位老師,照樣是將她送回家門,仍然為母女倆布置作業(yè)。
夜晚,小床上擠著娘兒倆,媽媽一只手撫摸著丫丫的脊背,一只手疲乏地拿著課本,眼睛酸澀,卻堅持著不打個盹兒。
丫丫,老師教你生字了?
丫丫點點頭,算是答應。
你會寫嗎?
丫丫搖搖頭,又默不作聲。
我相信你會寫的。來,在這里寫。媽媽把丫丫的手放在掌心里,意欲讓丫丫的手指頭代筆畫著。
我不會寫呢?丫丫有些遲疑。
我教你呢!媽媽語氣溫和,信心卻相當堅定。
于是,丫丫在被窩里感到很溫暖,就在媽媽的掌心里寫剛學的字。寫錯了,媽媽就把丫丫手掌翻過來,也用手指頭代筆,在丫丫掌心里寫著。人們常說十指連心,那是真的,因為那些經手指點化過的字確實牢記在丫丫的心里。
后來,丫丫除了在媽媽的掌心里寫字,還在媽媽寬寬的脊背上練習寫乘法口訣和列算式。從小學低年級升到高年級,老師很少再送她進家門。初中畢業(yè),她以優(yōu)秀的成績考入師范,丫丫竟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師范畢業(yè),當了老師,長得漂亮,學生喜歡。一路春風一路歌,她帶的班級年年評為先進。
一天, 幾位研究教育的專家來校考察,特意到丫丫任教的班級測試,發(fā)現(xiàn)班上沒有一個感到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甚感詫異,要丫丫現(xiàn)場介紹經驗。
丫丫說:“我只是讓差生在我的掌心里寫字,我也在他們的掌心里寫字。我媽媽過去是這樣教我的,我又這樣教他們。我覺得有一種教育叫做幸福!”
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編輯/孟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