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允麗
在我走過的歲月中,50年前的一件事,令我終生難忘。
1953年,我從軍校畢業(yè)后,分配到政務(wù)院機要處工作,和陳其賢同在一個處。我們從相識、相知到相戀,于1957年5月20日結(jié)婚。這時,他已調(diào)到周總理辦公室機要組工作了。
5月的中南海,湖面碧波蕩漾,小船游弋,兩岸垂柳依依,花兒綻放。緊鄰西花廳西側(cè)平房小院里,有幾棵錯落有致的海棠樹,花兒已謝,新萌發(fā)出的濃密嫩葉,郁郁蔥蔥,枝繁葉茂,生機盎然,給這個溫馨寧靜的小院平添了許多愉悅氛圍。
為了值班工作方便,總理辦公室部分工作人員的住房就安排在這里。當(dāng)時在這里居住的有:老紅軍、機要組組長劉三源,軍事秘書周家鼎,外事組副組長陳浩,外事秘書浦壽昌、馬列,以及綜合、財經(jīng)等組的幾位秘書和干事。我和其賢的洞房,就安排在西房。
我們結(jié)婚時,既沒有花轎、彩車,也沒有婚紗、禮服;既沒有喜宴,也沒有室內(nèi)豪華裝修,婚事“一切從簡”。為了籌辦我們的婚禮,同志們可沒少出力??偫磙k公室和我單位秘書廳的不少同志都來幫忙。我們在這間小屋里,擺放了簡單的家具,將兩張單人床合并為一張大床。把兩張長條桌拼起來,上面放了些花生、瓜子、糖果之類的小食品。我們也收到了一些花瓶、桌布、臉盆、菜具等禮物。屋子雖小,但來的人卻很多,里里外外,坐著、站著的有好幾十人呢!婚禮是在晚飯后舉行的,不少同志為了參加婚禮,放棄了乘坐班車回家。
婚禮開始后,來賓們有的在吃花生、嗑瓜子,有的忙著在“來賓簽到紙”上簽名,有人還“起哄”,讓我們講“戀愛經(jīng)過”……正在這時,突然從外向里響起了一片掌聲。我趕緊往外張望,啊!原來是鄧穎超大姐來了。我很興奮,也很驚訝。大姐怎么會知道我們今天要舉行婚禮呀?
那時鄧大姐已經(jīng)是中共中央委員、全國人大常委、全國婦聯(lián)主要負責(zé)人之一。大家都用驚訝和崇敬的目光看著鄧大姐。有人趕緊請鄧大姐進屋。我驚喜極了!大姐梳著整齊的短發(fā),身著一套普通的深色外衣,里面穿著一件淺紅色襯衣,清純樸素,兩眼炯炯有神,透著睿智、慈祥和女性的溫柔,滿面笑容地走了進來。我們趕緊上前,和鄧大姐握手,請她就坐。鄧大姐環(huán)顧了一下屋子四周,徑直走到床前,看了看被子,摸了摸褥子,然后問我:“東西都夠用了嗎?”我興奮地回答說:“夠用了,夠用了!”
總理辦公室一位同志,請大姐在“來賓簽到紙”上簽名,大姐高興地拿起毛筆,寫上了“鄧穎超”三個字。字跡秀麗,遒勁有力。
大姐簽完字后,對我們說:“總理因中央有個會議,不能前來參加你們的婚禮,他委托我來向你們表示祝賀。祝你們互敬互愛,互相學(xué)習(xí),互相照顧,白頭到老。”又意味深長地說:“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點甜甜蜜蜜”,說著將手中的禮物交給了我們,“我送給你們的禮物有阿爾巴尼亞果酒和羅馬尼亞果脯。祝你們甜甜蜜蜜、幸福美滿!”我和其賢都因為太激動了,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心中的感激之情,只是一個勁兒地說:“謝謝,謝謝!”在熱烈的掌聲中,大姐笑瞇瞇地告辭回家了。
之后,我們便把果酒和果脯送給來賓們分享。大家高興極了,都贊不絕口地說:好吃!好喝!這時間,有人喊:“新郎、新娘唱個歌吧!”我有些膽怯,可又覺得“盛情難卻,卻之不恭”,不能給大伙掃興呀。我們便合唱了一首當(dāng)時很流行的蘇聯(lián)歌曲《紅莓花兒開》。大家又熱鬧了一陣,才盡興散場。
事后才得知,在前段日子里,大姐身體不好,正在家中養(yǎng)病??伤€抽空并帶著禮物前來參加我們的婚禮,這種關(guān)愛,實在令人感動!
整整50年過去了,每當(dāng)我們回憶起這段往事時,鄧大姐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那溫馨、幸福的場景,永遠激勵著我們。留有鄧大姐簽名的簽到2紙,我們一直作為家中最最寶貴的紀(jì)念,珍藏了起來。
責(zé)任編輯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