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韞 李雪松
[訓練目標]
文言文翻譯是整張試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題,如何做好這道題已成為考生們普遍關注的焦點。筆者以為考生只要科學復習,在平常訓練中培養(yǎng)抓得分點的敏銳意識,就能突破這一瓶頸。
[命題預測]
1.分值:2007年2套全國卷、山東卷、海南卷、江西卷、湖北卷、四川卷、安徽卷為10分,其他省市卷6分、7分、8分、9分不等。預計2008年各省市都會向全國卷看齊,穩(wěn)定在9分到10分之間;全國卷再加大分值也不太可能,畢竟還有其他考點。
2.題量:2007年有7套卷考了2句,其余3句。2008年也還在2句和3句之間,不會有大變化。
3.字數(shù):30-50字。
4.命題方式:2007、2006年只有福建卷一家的翻譯句子是出自另選的一小段文言文,其余試卷仍然是從文言文大閱讀中選句子,2008年這個主流趨勢不會改變,因為沒有必要再選一段去擠占考生的閱讀時間。
5.可能出現(xiàn)的創(chuàng)新:將北京卷、廣東卷、浙江卷的斷句題與翻譯題合在一起考查。
6.句子選擇:側(cè)重比較抽象的議論性句子。
7.難易度:文言文翻譯是對考生文言閱讀能力的綜合考查,難度較大,雖然一般考生都能了解句子的大意,但要想將它準確地表達出來,拿全分,還是不易。
8.得分點所在:高考文言文翻譯題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譯,但命題者對文句的設定是獨具慧眼的,他們總是選擇那些帶有特殊語法現(xiàn)象(詞類活用、句子倒裝等)和含有關鍵性詞語的句子給考生翻譯,并將其設定為高考閱卷的得分點。每到此處,翻譯時便要凝神靜氣,格外小心謹慎,瞻前顧后,上下聯(lián)系,然后下筆。
那么,怎樣才能把握住這些得分點呢?筆者這里結(jié)合2007高考的命題特點將其系統(tǒng)地歸納如下:
一、注重對關鍵實詞的翻譯
所謂關鍵實詞,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負載關鍵意義的、解釋通常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或有多個義項的詞語。句子中的關鍵實詞,以動詞最多,形容詞、名詞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有無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翻譯時首先要聯(lián)系全文,特別要結(jié)合上下句語境仔細推敲,以防誤譯。其次要準確運用“組詞法與替換法”來完成文言文向現(xiàn)代漢語的轉(zhuǎn)錄。例如:
①劉公(劉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禍。(2007年江蘇卷)
[譯文]劉牢之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離開(他),必然遭遇禍患。
②晦(謝晦)喜,不設備,悉精銳蔽江下。(2007年江蘇卷)
[譯文]謝晦高興,不再設置防備,全部精銳部隊遍布江面,順流而下。
③是非真能好古也,特與庸俗人同好而已。(2007年安徽卷)
[譯文]這不是真能愛好古物,只不過與庸俗的人趣味相同罷了。
[解析]①句須在原來的單音詞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同義或近義詞,合成一個雙音詞(原來的詞作為語素之一)。②句中,“是非”是兩個單音詞,需拆開分別翻譯,“是”是指示代詞,應翻譯成“這”;“非”是動詞,應翻譯成“不是”。不能照白話文中的雙音詞“是非”去翻譯。③句中,“設備”也是兩個單音詞,“設”是動詞,應翻譯成“設置”;“備”是名詞,應翻譯成“防備”。不能照白話文中的雙音詞“設備”去翻譯。
二、詞類活用要特別關注
詞類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語法現(xiàn)象。名詞、形容詞、不及物動詞通常是不帶賓語的,帶上賓語就成為使動或意動用法了。帶賓語是這類詞活用的基本標志。對活用詞的翻譯要善于通過分析句子的語法結(jié)構(gòu)來確定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義項,達到正確翻譯的目的。例如:
①但以濃墨灑作巨點,淋漓滿紙。郭異之,持以白王。(2007年廣東卷)
[譯文]只是用濃墨灑成大黑點,弄得滿紙都是。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著紙來告訴王生。
②知其入而已己疾也。(2007年湖南卷)
[譯文]知道它(良藥)喝進去就能使自己的病治好。
③累世農(nóng)夫,父以義死友,子以忠死君。(2007年江蘇卷)
[譯文]接連幾代為農(nóng)夫,父親因仗義為朋友而死,兒子因盡忠為國君而死。
[解析]詞類發(fā)生活用時,必須根據(jù)活用的類型增補有關內(nèi)容。上述三句中的“異”、“已”、“死”都是詞類活用,分別屬于意動用法、使動用法、為動用法,翻譯時必須增補上表意動、使動、為動的詞語,即“感到(奇異)”、“使……(停止、治好)”、“為……而死”。
三、特殊文言句式在翻譯中要體現(xiàn)出它的特殊性
文言句式已納入今后高考的考查范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點,特別要掌握好幾個特殊句子——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介賓短語后置)等。在翻譯時,判斷句一定要譯成“……是……”或“……不是……”的格式;省略句要將省去的內(nèi)容補全;被動句要體現(xiàn)出被動的關系;倒裝句要將顛倒的語序理順,使之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①吾向之隱忍而不之殺者,為其有倉卒一旦之用也。(2007年遼寧卷)
[譯文]我從前克制忍耐不殺它(的原因),是因為它在意外、緊急的時候可能有用。
②門前植槐一株,枝葉扶疏,時作糜哺餓者于其下。(2007年湖北卷)
[譯文]家門前種有一棵槐樹,枝葉繁茂,(善人公)時常在樹下煮粥給饑民吃。
[解析]①句中的“不之殺”是一個賓語前置結(jié)構(gòu),翻譯時應按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將“之”調(diào)到動詞“殺”之后,譯為“不殺它”。②句中的“槐一株”是一個定語后置結(jié)構(gòu),翻譯時應按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將定語“一株”調(diào)到中心語“槐”之前,譯為“一棵槐樹”?!白髅硬葛I者于其下”是一個介賓短語后置結(jié)構(gòu),翻譯時應按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將介賓短語“于其下”調(diào)到謂語“作糜哺餓者”之前,譯為“在樹下煮粥給饑民吃”。
以上從三個方面談了高考命題者在文言文翻譯中經(jīng)常設置的賦分點,也是同學們在平時的訓練中應予強化的著力點。當然除了要特別注重以上三個方面外,同學們還應注意句子整體上的通順、無病句,注意書寫大方、清晰,這是許多老師在閱卷中的真切感受??傊灰瑢W們盡了最大的努力,在做卷時格外細心,文言文翻譯是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數(shù)的。
[活學活用]
將下列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一、昔者彌子瑕見愛于衛(wèi)君。衛(wèi)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至刖。既而彌子之母病,人聞,夜往告之,彌子矯駕君車而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碑惾张c君游于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二、太祖少機警有權(quán)術(shù),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yè),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颙異焉。玄謂操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三、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p>
四、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其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五、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逼捱m市來,曾子欲捕彘而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六、龐蔥與太子將質(zhì)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薄叭搜允杏谢?,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饼嬍[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為知?!庇谑寝o行。而讒言先至。后太子罷質(zhì),果不得見。
七、鄭子產(chǎn)有疾,謂大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疾數(shù)月卒。大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聚人于萑苻之盜。大叔悔之,曰:“吾早從夫子,不及此?!迸d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盜少止。
八、客有為齊王畫者,齊王問曰:“畫孰最難者?”曰:“犬、馬最難?!薄笆胱钜渍??”曰:“鬼魅最易?!狈蛉ⅠR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參考答案]
一、1.彌子瑕曾經(jīng)被衛(wèi)國國君寵愛。(注意點:“見愛于衛(wèi)君”含有被動與倒裝)2.有一天,彌子瑕與衛(wèi)君在果園里游玩。(注意點:“游于果園”含倒裝)3.不顧自己口味的滿足卻想著我。
二、1.所以世人并沒有認為他有甚么奇特的地方。(注意點:“未之奇也”含賓語前置和意動用法)2.天下將要大亂,沒有經(jīng)世之才的人是不能定國安邦的,能夠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注意點:本句是判斷句)
三、1.莊周家中貧窮,所以去向監(jiān)河侯借糧。(注意點:含介賓短語后置)2.我昨天來,道路中有呼喊的聲音,我回頭一看,是車轍中有一條鮒魚在那里。(注意點:“焉”字是兼詞,要翻譯好)3.我失去了平常的環(huán)境,我沒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注意點:“常與”屬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四、1.他的兒子很擔心,對他父親說:“為什么不把貓趕走呢?”他父親說:“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保ㄗ⒁恻c:“是”為重點,屬指示代詞“這”)2.害處不是比沒有雞更大嗎?(注意點:“病”字要聯(lián)系上下文,有比較的意思)3.為什么要把那貓趕走呢?(注意點:“若之何”是固定結(jié)構(gòu),表疑問)
五、1.你回去,我返回來后給你殺豬。2.妻子阻攔他說:“只是與孩子開玩笑罷了?!保ㄗ⒁恻c:“特與……耳”屬固定句式)3.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信任他的母親,(孩子)不是用這種方式能教育成的。(注意點:“非以成教也”是判斷句)
六、集市上沒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個人一說而成為有虎了?,F(xiàn)在邯鄲離大梁,比到市場遠得多;而毀謗我的人超過了三個,希望大王能夠明察他人的議論。(注意點:有判斷句,“去大梁”的“去”、“議臣者”的“議”是關鍵實詞)
七、1.火的特點是猛烈,百姓一看見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特點是柔弱,百姓輕視而玩弄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運用寬和的施政方法很難。(注意點:“鮮、焉、玩”三個字是重點,“寬”含詞類活用)2.派步兵去攻打萑苻的盜賊,把他們?nèi)繗⒘耍I賊才有所收斂。
八、1.狗馬是人們所熟悉的,它們早晚都完全顯現(xiàn)在人們面前,不容易畫得像。(注意點:罄,完全顯現(xiàn);類,像)2.鬼魅是無形的,不顯現(xiàn)于人們面前,所以容易畫。(注意點:判斷句式)
[作者單位:江蘇濱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