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宇
“梅西又傷了!”本賽季歐洲冠軍聯(lián)賽八分之一決賽巴塞羅那與凱爾特人的次回合,數(shù)萬觀眾在諾坎普目睹了梅西因傷含淚離開賽場的感人一幕。這次傷病發(fā)生在比賽的第34分鐘,贊布羅塔與梅西做撞墻配合,然而梅西卻在無球跑動時突然停止了奔跑,雙手抱頭,坐下后又躺倒在草坪上,雙手掩面,表情痛苦,小羅和德科等隊友都上前安慰。最終,梅西在隊友和工作人員的攙扶下無奈離場。
這已經(jīng)不是梅西本賽季第一次因為肌肉拉傷而告別賽場了。去年12月16日西甲第16輪巴塞羅那對巴倫西亞,梅西就因為左腿肌肉撕裂被換下場,傷停了五周。而這次對陣凱爾特人,同樣也是肌肉拉傷,據(jù)醫(yī)生診斷,梅西此次傷病至少需要休養(yǎng)一個月以上,他將不得不遺憾地錯過巴塞羅那在奪冠沖刺階段的多場關(guān)鍵戰(zhàn)役。
實際上,類似這種肌肉受傷的不止是梅西一人,包括羅納爾多、歐文以及羅本在內(nèi)的多位優(yōu)秀球員,都曾經(jīng)在本賽季由于肌肉拉傷而長期缺陣。對于以速度和突破見長的前鋒們來說,肌肉拉傷已經(jīng)成為了一而再、再而三出現(xiàn)的夢魘?!懊肺魇絺 保呀?jīng)成為了所有天才攻擊手面臨的頭號大敵。脆弱的肌肉
“梅西式傷病”的頻繁出現(xiàn),絕不是用“倒霉”二字就能解釋的現(xiàn)象。如此可怕的頑癥,其實隱藏著深層原因。
首先,“梅西式傷病”與球員的踢球風格有直接關(guān)系。經(jīng)常出現(xiàn)肌肉拉傷的球員,幾乎全都是那些以突破見長的速度型球員。比起那些速率較慢的同行,“足壇飛人”們在帶球的過程中往往需要依賴肌肉的爆發(fā)力來瞬間甩開對手。這種具有十足爆發(fā)力的踢球方式,使得“飛人們”的表演總是充滿激情且富有觀賞性。然而,這同時也導致他們的肌肉所承受的壓力逐漸超越了人類極限。在越過“臨界點”之后,任何一次牽動大腿肌肉的細微動作,都有可能成為壓在駱駝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令他們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突然倒下。
對于這一點,“外星人”羅納爾多應該深有體會。當初在效力巴塞羅那期間風光無限的巴西人,在加盟國際米蘭之后加大了力量方面的訓練。先天的技術(shù)輔以后天的力量,使得羅納爾多在意甲賽場上無所不能,我們總能看到他風馳電掣的身影。但是,對手過多的沖撞使得羅納爾多的右膝染上了傷病,為了保持原來的突破能力,“外星人”開始使用頻繁的變線和過人動作,這使得他的大腿肌肉必須承受比原先更大的壓力,從而增加了自己受傷的可能性。自1999年起,羅納爾多隔三岔五就會受到傷病襲擊,2000年4月的那次韌帶粉碎性斷裂,更是讓他告別賽場長達一年半之久。上賽季冬季轉(zhuǎn)會到A C米蘭后,盡管羅納爾多仍然保持著一流的射術(shù),但日漸增長的體重使得他的大腿已經(jīng)不堪重負,終于,在今年1月13日意甲第16輪A C米蘭與里窩那的比賽中,羅納爾多因為左膝肌腱全部斷裂,再一次重傷告別賽場。
其次,“梅西式傷病”還要歸咎于國際足壇揠苗助長的氛圍?,F(xiàn)在遭遇“梅西式傷病”的球員,幾乎全都擁有年少成名的經(jīng)歷——羅納爾多早在17歲時就出現(xiàn)在了巴西隊的世界杯陣容中,此后又在二十歲時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歐洲金球獎得主;歐文18歲時就在1998年世界杯上一球成名,羅本20歲時已經(jīng)以主力身份征戰(zhàn)2004年歐洲杯。至于最新倒下的梅西,也早在18歲時就在世青賽上一舉成名,如今更有隱隱取代小羅成為巴薩老大之勢。
早早成名給這些球員帶來了不少好處,這使他們相比前輩們更早迎來了金錢和榮譽,但與此同時,也讓他們付出了運動生命被提前透支的代價。根據(jù)運動生理學的規(guī)律,球員的身體在20歲前往往尚未發(fā)育完全,無論肌肉還是骨骼都需要得到一定的保護。年輕球員本該在青年隊中參加強度相對較弱的訓練和比賽,但無論球員個人還是俱樂部或國家隊,似乎都沒有一份靜候成才的耐心。于是,當一顆顆新星嶄露頭角之后,立即就會遭到超負荷使用,承受聯(lián)賽、各種杯賽以及國家隊賽事等一系列高密度作戰(zhàn)。
上述做法導致的后果是,球員職業(yè)生涯的巔峰期大幅度縮短。根據(jù)足球運動的規(guī)律,24歲~28歲被認為是進攻型球員狀態(tài)最好的時期。但是對于一名18歲就開始面對激烈對抗的球員來說,當他迎來28歲生日時,其實已經(jīng)是一位飽經(jīng)十年風霜的老將。當初在身體尚未發(fā)育完全時留下的種種隱患,也會在此之前全面爆發(fā)。正因如此,那些曾被譽為“金童”的球員,往往剛過二十五六歲就在身體方面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下滑勢頭,時不時遭遇肌肉拉傷的意外。
當歐文出現(xiàn)在2006年世界杯賽場上時,只有區(qū)區(qū)26歲,但他實際的身體狀態(tài)竟然還比不上一些年過三十的老將。結(jié)果在與瑞典隊的小組賽中,開場僅僅兩分鐘歐文就莫名其妙地在一次帶球中拉傷了右膝韌帶,陷入長達半年的恢復期。即使在傷愈復出之后,他的身體仍然像一部老爺車那樣糟糕,往往參加不了幾場比賽就需要“返廠大修”。最后,球隊急于在球員傷勢尚未痊愈時就將其草率地派遣出場,也是一個令“梅西式傷病”現(xiàn)象加劇的原因。各家俱樂部都很清楚,一名球員職業(yè)生涯的巔峰期不可能維持太久,從自身利益考慮,俱樂部非但不會減少對球員的使用,反倒會急于讓他們盡可能多地代表本隊參賽,從而避免在球員身上的巨額投入難以收回。另外,各隊主教練面臨的競爭壓力實在過大,如果讓核心球員安心休養(yǎng),固然可以避免他們再度受傷的可能性,但同時也可能導致自己由于成績欠佳而丟掉帥位。
因此,在俱樂部與主教練的共同“需要”下,如今球員往往等不及痊愈,就被重新推到殘酷的賽場,承受著傷勢進一步加劇的風險。比如在A C米蘭對里窩那之戰(zhàn)前,意大利媒體已經(jīng)傳出羅納爾多由于傷病纏身正在考慮退役的消息。即便如此,安切洛蒂仍然堅持在比賽中派遣羅納爾多出場,希望他能夠止住球隊下滑的勢頭。這場比賽的最終結(jié)果是,A C米蘭依靠羅納爾多創(chuàng)造的點球戰(zhàn)平了對手;與此同時,羅納爾多卻遭遇到了職業(yè)生涯可能就此報銷的危機。
荷蘭“小飛俠”羅本,本賽季加盟皇馬沒多久便因為肌肉拉傷一度缺陣,但是去年夏天在他身上花費了3600萬歐元的俱樂部,卻不希望羅本在病床上休息太久。結(jié)果,羅本此后陷入了一種怪圈:每次都是在尚未痊愈的情況下就被要求重新回到賽場,接下來又因為另一次受傷而再次倒下,然后周而復始。本賽季迄今為止,羅本已經(jīng)在病床與賽場之間進行了多次折返跑,給自己換來了“玻璃人”的尷尬稱號。
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在2007年世界足球先生和歐洲足球先生的評選中,卡卡、C羅和梅西分別包攬了前三名,速度型球員無疑獲得了全勝。但是,比起梅西頻繁的傷病,卡卡和C羅卻很少傳出傷病的新聞。同樣以速度見長且技術(shù)出眾,年齡也相差不大,梅西不禁要問了:
“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首先,讓我們來對比一下三人的踢球方式。雖然都是以快速突破作為最大武器,然而在細節(jié)的處理上,三人卻迥然相異??ㄔ谇驁錾辖o人印象最深的過人方式莫過于大
跨步地突進,這種簡單明了的大步帶球使得肌肉在運動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充分的伸展,不會有任何壓抑,而且還有利于把帶球過程中全身的力量集中于腿部,這也是為什么卡卡總能上演重炮遠射的原因;C羅由于司職邊鋒的原因,他的高速帶球往往是在邊路的一條直線上,大腿因此不需要過多擺動。他那些看似令人不可思議的花哨動作,基本上都是通過腳踝的扭動來完成的,這也在最大程度上減低了腿部肌肉力量的損耗;只有梅西在帶球的過程中是變化最大的。由于身材矮小,梅西要想直來直往地突破對方體格強壯的后衛(wèi)幾乎不可能,因此他在突破的時候更喜歡在局部小范圍里作變線,充分利用重心低的特點來完成一對一的成功突破。但是,正是由于這種狹窄空間里的“活蹦亂跳”,使得梅西對腿部肌肉的利用程度遠遠超出了其他選手,由于經(jīng)常變線,他的腿部肌肉不得不隨著步法的擺動來回伸縮,而在頻繁的伸縮過程中,肌肉自然就容易拉傷了。其次,再讓我們再來對比一下三人的身高和體重:
考慮到足球運動員的身體要比一般人強壯,所以他們的體重往往都要比標準體重超出一些。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卡卡和C羅超出標準體重的范圍都不過五公斤,這屬于合理范圍,梅西的體重卻要比標準體重多出十公斤??ê虲羅踢球的時候重心都很高,因此那一小部分超出正常標準的身體重量,有利于他們在賽場上與對手激烈拼搶時不處下風;而梅西卻要以他的短小身材和低重心來承受超出正常標準的那十公斤重量,這對于以靈活變化為殺招的他來說確實是不堪重負了。相信梅西現(xiàn)在的這種身體素質(zhì)是俱樂部訓練出來的結(jié)果,但是問題就來了:一方面他是通過靈活的技巧才立足于球場,另一方面俱樂部又希望他在擁有靈巧技術(shù)的同時又擁有更為強壯的身體,這看起來像個悖論。
“梅西們”的出路
在如此可怕的“梅西式傷病”面前,或許球隊和球員都應該進行一番反思。對于俱樂部來說,有必要減少對年輕球員過于功利的使用;至于球員自身,也需要根據(jù)身體狀態(tài)的變化來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踢球風格。
在以往的歷史上,并不缺少突破型球員成功轉(zhuǎn)變的歷史。球王馬拉多納曾在個人巔峰期時屢屢上演“戲耍群雄”的進球,但隨著年齡的上升,他意識到再靠速度來踢球并不是出路,因此減少了直接帶球突破的次數(shù),而且將自己的位置回撤到了中場,利用經(jīng)驗和腳法上的優(yōu)勢為隊友創(chuàng)造出機會。他在1990年世界杯八分之一決賽與巴西隊之戰(zhàn)時送出的那腳助攻,作用絲毫不遜于四年前的“連過五人”。
情況類似的還有巴喬,“憂郁王子”在其職業(yè)生涯初期也曾以突破見長。在1990年世界杯與捷克斯洛伐克隊的小組賽中,巴喬完成了一粒連過數(shù)人的精彩進球。進入而立之年后,巴喬的身體狀況開始下降,并且受到了一系列傷病的襲擊,在這種情況下,他的踢球風格隨之出現(xiàn)了改變。在賽場上他很少直接帶球突破,而是更多地以傳球方式來策動全隊的進攻,從而降低了肌肉所承受的負荷。這種改變所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巴喬的職業(yè)生涯得到了最大延長。巴喬直到2004年才宣布退役,那時他已37歲高齡。
比巴喬大一歲的羅馬里奧保持了更為長久的運動生命,這位1994年世界杯的最佳球員,在其職業(yè)生涯早期也曾熱衷于以快速突破方式玩弄對方后衛(wèi),因此得到“獨狼”外號。但是他在完成一系列精彩演出的同時,也落下了一身傷病。1994年之后,羅馬里奧開始以一種更為“狡猾”的方式踢球。他很少親自帶球突破,而是停留在對方禁區(qū)內(nèi)的要害位置等候機會,一旦隊友將球送到,他便以輕巧而靈動的方式將球打進。這種減少身體消耗的踢法,幫助羅馬里奧以40歲高齡仍然活躍于巴西足壇,并且實現(xiàn)了職業(yè)生涯總進球數(shù)突破1000個的輝煌成就。
上述經(jīng)驗告訴我們,如果一名進攻型球員希望將出色狀態(tài)維持得更久,就必須由“靠身體踢球”向“靠頭腦踢球”轉(zhuǎn)變。畢竟隨著歲月的流逝,身體機能會逐漸衰落,但足球意識和比賽經(jīng)驗卻會與日俱增。根據(jù)年齡和身體的情況揚長避短,減少踢球風格對于身體的依賴程度,將成為避免“梅西式傷病”的最佳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