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嘴品味魚的肉質(zhì);用心品味人的品質(zhì)。魚口分左右,人心有善惡??诜肿笥?,只為茍活于海底;人心險惡,只因貪欲萌生。分辨左右口,用雙眼足夠;分辨人善惡,非血淚不行!左右之假,陳于桌面,人心之假,藏于笑后!——“人比魚聰明”?
(讀2008年3月[上]《左口魚右口魚多春魚》)
舒立新(遼寧)
多次批示說明什么?說明部分領(lǐng)導(dǎo)的無德、無能。無德之人的批示,就是一遍遍的作秀,撈取政治資本;無能之人的批示,如籠中之虎的哀鳴,自己徒增傷悲,卻也無可奈何。無德無能之輩是如何混入領(lǐng)導(dǎo)隊伍的?亦或是當(dāng)了領(lǐng)導(dǎo)才變無德的?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讀2008年2月[上]《“多次批示”說明什么?》)
白潔(山東)
好多年過去了,仍然忘不掉小學(xué)班主任教我們應(yīng)付檢查時的苦口婆心。心中的矛盾到現(xiàn)在也沒有消失,說謊的孩子不是好孩子,那么老師今天是在教給我們什么呢?是狼來了的故事還是別的什么?一個民族的希望從小就被灌輸?shù)氖谴祟愃枷耄撬拿魈鞎兂墒裁礃幼樱?/p>
(讀2008年3月[上]《有多少考核是這樣的》)
孫寬(吉林)
交通堵塞使開車有時比走路快不了多少。遇到領(lǐng)導(dǎo)下訪,警察前后開道,所有車輛靠邊停。一個廉潔、高效的服務(wù)型政府,是用無數(shù)輛的專車來保證的嗎?道路擁堵已給很多老百姓帶來出行困擾,市長、公務(wù)員們卻不能乘公交或騎自行車上班?這真是奇哉怪哉!解決交通堵塞問題,政府不僅是管理者、改善者,更應(yīng)該是倡導(dǎo)者、參與者,這樣不僅減少車輛上路,更能起到一呼百應(yīng)的示范效應(yīng)。
(讀2008年2月[上]《中國的市長為何就不能乘公交上班?》)
徐玉珍(湖北)
中國的市長豈能乘公交上班,這樣的一市之長,有損城市形象!是在國際友人面前示弱,是在兄弟城市面前露怯,是給恐怖分子可乘之機!更重要的那不是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了嗎?這個官與民的“規(guī)矩”如何亂得喲!
(讀2008年2月[上]《中國的市長為何就不能乘公交上班?》)
馬斌(甘肅)
用死心踏地來形容“不守本分的小蟾蜍”一點也不過分,看準(zhǔn)了的事執(zhí)著地去做,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不要理睬別人的議論,走自己的路。
(讀2008年2月[上]《不守本分的小蟾蜍》)
156××××7225
縱觀當(dāng)今潛規(guī)則盛行之下的官場,感恩與“背叛”,已然分明。上來不易,下去更難;感恩容易,“背叛”卻難。何況在仕途中有多少“暗箱操作”,就不怕“拔出蘿卜帶出泥”?蔡鍔、章士釗畢竟遠(yuǎn)矣,君不見許多現(xiàn)代“公仆”,為保“烏紗”乃高懸鄭板橋的“難得糊涂”以自勉,哪還有半點“背叛”之心!
(讀2008年2月[上]《另一種背叛》)
曾誠(廣東)
每當(dāng)我看到在鏡頭“窺視”下的受助時,無論是兒童、老人還是其他思維清醒的人們,除了臉上我們看到的“笑”,我明明感受到了他們眼中那種真切的痛,那是一種一次次靠講述自己不幸和苦難來換取別人同情和幫助的無奈,我們什么時候能真正以責(zé)任的心幫助,而不是可憐他們。
(讀2008年1月[上]《“最美小環(huán)衛(wèi)工”遮擋了令人痛惜的悲情》)
樊小龍(江西)
在我們這個法治社會中,一條得民心的好政令,需要“鐵腕式官員”靠其“強權(quán)意志和道德感”來推進(jìn),讓人懷疑所處的社會是“法治”還是“法制”?
(讀2008年2月[上]《公眾有什么資本與酒企博弈》)
章杰浩(廣東)
真實本應(yīng)是新聞的生命,在這里,新聞卻成為吸引眼球的虛假招牌。諸如此類:商家為了炒作,不惜一切代價;員工為了工作,不得不口是心非……由此看來,想在當(dāng)今社會看到事實真相談何容易?
(讀2008年3月[上]《人咬狗的新聞》)
舒爽(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