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芳
1、中國航天事業(yè)奠基人:錢學森
錢學森, 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國獲博士學位。這位科技界巨擘,歷經(jīng)艱難于1955年回到祖國后,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推選委員陳章良,在推薦錢學森老人的時候這樣寫道:他不僅以嚴謹和勤奮的科學態(tài)度在航天領域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態(tài)度詮釋了一個科學家的人格本質。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錢學森的頒獎詞:
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chuàng)祖國航天事業(yè),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
[適合話題](1)赤子之心,愛國之情(2)淡泊名利,默默奉獻(3)謙虛(4)在逆境中拼搏(5)輕與重(6)態(tài)度與高度
2、中國科學的催化劑:閔恩澤
[材料傳真]
閔恩澤,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上世紀60年代,閔恩澤為中國自主開發(fā)了微球硅鋁裂化催化劑,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也為我國煉油催化劑制造技術奠定了基礎。近年來,閔恩澤進入綠色化學的研究領域,把催化劑科學技術擴展到了應用于生物質資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導的生物柴油生產(chǎn)和應用研究已經(jīng)取得長足進展。
從60年代,閔恩澤已經(jīng)多種疾病纏身,并被發(fā)現(xiàn)患有肺癌,切除兩片肺葉和一根肋骨。但是他沒有放棄中國的石油催化事業(yè),一直堅持工作并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至今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線。
推選委員陸小華,對閔恩澤這樣評價:歸國50多年,為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奠定基礎,以知識報效國家,一生成果難數(shù),開發(fā)生物柴油推動綠色化工,憑貢獻樂享人生。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閔恩澤的頒獎詞: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chǎn)業(yè)。把創(chuàng)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制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
[適合話題](1)愛國心(2)知識與價值(3)自主創(chuàng)新(4)科技興國(5)執(zhí)著(6)蠟燭精神
3、黨的理論傳播者:方永剛
[材料傳真]
方永剛,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教授。方永剛入伍20多年來,以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立足本職崗位,深入學習、積極傳播、模范踐行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在黨的理論武裝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他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論專著,完成10項國家和軍隊重點科研項目,發(fā)表100多篇學術論文, 方永剛先后為部隊和地方黨政機關、社區(qū)、企事業(yè)、干休所、學校等單位作輔導報告1000多場,被官兵、群眾譽為“平民教授”、“大眾學者”和“科普專家”。
2006年11月,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的方永剛,仍然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他堅持從醫(yī)院回到學院,為學生上完最后兩節(jié)課,還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畢業(yè)論文寫作輔導任務。
推選委員陸小華,對方永剛這樣評價:有人說,理論是灰色的。他作為一個理論工作者,以他的實踐和人生告訴人們,理論是彩色的,生命之樹常青。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方永剛的頒獎詞:
一個真正的戰(zhàn)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個忠誠的戰(zhàn)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 ,更是敢于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zhàn)場上,他始終保持沖鋒的姿態(tài)。
[適合話題](1)奉獻(2)人生價值(3)信仰(4)愛崗敬業(yè)(5)高尚師德(6)頑強
4、香港教育界的傳奇夫妻:鐘期榮、胡鴻烈
[材料傳真]
兩位均已89歲高齡,香港樹仁大學創(chuàng)辦人。他們夫婦青年時代已經(jīng)是民國司法外交界的青年才俊, 1953年兩人學成回香港后,一直是執(zhí)業(yè)律師。因感于許多年輕人沒錢上大學,1971年他們自資創(chuàng)辦樹仁學院,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為香港社會培養(yǎng)了數(shù)以萬計的人才。
35年來,胡氏夫婦為學校拼盡心力,生活非常節(jié)儉。胡鴻烈更不惜以遲暮之年,回律師樓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為學校大樓掙工程費。據(jù)估算,兩人創(chuàng)立樹仁學院,奉上畢生積蓄估計至少4至5億元。
推選委員王振耀,在推薦兩位老人的時候這樣寫道:我想到了中國的武訓。胡、鐘夫婦本為青年才俊,意氣風發(fā),但感于貧困學子,即拋家舍業(yè),投身教育,一座樹仁學院就是一座豐碑,永遠感動中國。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鐘期榮、胡鴻烈的頒獎詞: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chǎn),一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則為教育楷模。
[適合話題](1)選擇(2)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3)尊嚴(4)責任(5)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5、英雄試飛員:李劍英
[材料傳真]
李劍英,河南鄭州人,空軍上校軍銜,歷任飛行員、飛行中隊長、領航主任等職。
2006年11月14日,李劍英在完成訓練任務駕機返航途中,遭遇鴿群撞擊,發(fā)動機空中停車。此時,飛機高度194米,跳傘就能保住生命。從鴿群撞擊點到飛機墜毀點2300米跑道延長線的兩側680米范圍內,分布7個自然村,居住著3500口人。當時飛機上還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發(fā)航空炮彈,1發(fā)火箭彈,還有易燃的氧氣瓶等物品,如果跳傘飛機失去控制,墜入村莊,后果不堪設想。16秒的時間內,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財產(chǎn),他先后三次放棄了跳傘逃生的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迫降。迫降過程中,飛機受到高出地面的水渠護坡阻擋,爆炸解體,李劍英同志壯烈犧牲。在16秒時間里,他用生命寫出了人民軍隊愛人民的優(yōu)美贊歌。
推選委員任衛(wèi)新對李劍英這樣評價:生為國生,榮為國榮,碧空長劍,英雄不死。永恒的十六秒,他用軍人的生命譜寫了熱愛人民的壯歌。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李劍英的頒獎詞: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適合話題](1)抉擇(2)堅持和放棄(3)軍人本色(4)愛民忠誠(5)崇高(6)價值
6、救落水女子犧牲的年輕軍人:孟祥斌
[材料傳真]
孟祥斌,第二炮兵某旅機要參謀。
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帶著妻子葉慶華和女兒到市區(qū)購物。11時20分左右,在經(jīng)過通濟橋時,一名輕生女青年從10余米高的橋上跳下,孟祥斌一邊沖向橋邊,一邊脫掉衣服,不顧江水寒冷,跳水救人。
10分鐘后,前來救援的摩托艇漸漸靠近了他們,孟祥斌用盡最后一絲力氣將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員的手中,自己卻再次沉入水中。13時40分,被打撈起來的孟祥斌被送往醫(yī)院急救,但是卻沒能挽留住他年輕的生命。
12月4日,在孟祥斌的葬禮上,浙江金華市近30000名群眾自發(fā)從四面八方趕到金華市殯儀館,為舍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
推選委員彭長城對孟祥斌這樣評價:我們常常無時無刻地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意義不在于追問,而在于行動。孟祥斌用縱身一躍放大了自己生命的價值。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孟祥斌的頒獎詞:
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xiàn)。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適合話題](1)生命中的選擇(2)生命的價值(3)感動(4)楷模(5)見義勇為(6)樂于助人
7、輪椅上的愛心天使:李麗
[材料傳真]
李麗在1歲時患小兒麻痹癥,童年從未站起來過;40歲時再遭厄運,車禍讓她下半身完全癱瘓,從此與輪椅為伴。
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選擇了一條向社會傳播愛心之路。她創(chuàng)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網(wǎng)站“麗愛天空”,長期從事公益事業(yè)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先后義務深入省內外100多個學校、企業(yè)、社區(qū)、監(jiān)獄開辦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聽眾達10萬余人次。 4年多時間里,她的善行使得20多萬人獲得心靈的洗禮。她還成了很多服刑人員的“偶像”,被人們譽為“感恩天使”、“湖南的張海迪”。
推選委員王振耀對李麗這樣評價:我們從李麗的事跡中感到了愛的力量。李麗也證明了這樣一點,一個人無論多么平凡,無論多么孱弱,只要孜孜不倦,奉獻愛心,就一定能夠促成社會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李麗的頒獎詞: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5年時間,溫暖8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
[適合話題](1)身殘志堅(2)感恩的心(3)幫助(4)在逆境中成才(5)幸與不幸(6)厄運(7)磨難(8)愛心(9)平凡與偉大(10)缺陷(11)自尊自強(12)笑對人生(13)堅韌(14)命運
8、堅守醫(yī)德的好醫(yī)生:陳曉蘭
[材料傳真]
陳曉蘭,原上海一家醫(yī)院的理療科醫(yī)生。近年來,陳曉蘭一直從事醫(yī)療器械行業(yè)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種醫(yī)療器械達20多種,其中8種假劣醫(yī)療器械被查處,因此被央視評為2006年度“3?15質量先鋒” 。
在她與假劣醫(yī)療器械斗爭的10年中,為了取得第一手證據(jù),她曾假扮病人,冒著危險 “以身試針”。在她的推動下,國家專門多次下發(fā)文件,取締和查處了7種一度使用很廣的偽劣醫(y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她也因此受到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的肯定和獎勵。
目前,上海市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已經(jīng)正式聘請她為“食品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
推選委員彭長城對陳曉蘭這樣評價:她只是一個弱女子,卻挑起了維護醫(yī)療環(huán)境純潔的大任,屢遭報復,陷入困窘,依然堅持,無怨無悔,最終推動主管部門出臺多個法規(guī)性文件。她所做的對得起作為一位醫(yī)生的良知。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陳曉蘭的頒獎詞:
雖千萬人,吾往矣!曾經(jīng)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圣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得多。她是一位醫(y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yè)更純潔。
[適合話題](1)打假(2)職業(yè)道德(3)良心(4)金錢與良知(5)責任(6)堅持(7)信念(8)正義(9)柔肩擔道義
9、侍奉岳父岳母的女婿:謝延信
[材料傳真]
55歲的謝延信是河南焦作的一名普通工人。1973年,劉延信(后改姓為謝)與同村姑娘謝蘭娥喜結良緣。第二年7月,謝蘭娥去世前,囑咐丈夫要好好照顧自己的爹媽和智障兄弟。此后,劉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貞與孝心,演繹了一個大孝至愛、感天動地的故事。1979年岳父患重度腦中風,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謝延信的肩上。
謝延信老了,病倒了,但他的意志沒有垮,孝心沒有變,責任沒有失,良心沒有丟。他隱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擔負起讓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
推選委員杜玉波對謝延信這樣評價:這個人對愛情忠貞,對老人孝順。謝延信,人如其名,信守一生。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謝延信的頒獎詞:
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峰頂。
[適合話題](1)承諾(2)誠信(3)愛心(4)善良(5)責任(6)守住良心和道德(7)孝心(8)溫暖
10.用愛心喚醒英雄的妻子:羅映珍
[材料傳真]
2005年10月1日,羅映珍和在云南省永德縣公安局當民警的丈夫羅金勇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羅金勇與3名毒販殊死搏斗,因寡不敵眾身受重傷,成了"植物人"。從那以后,羅映珍肩負起了照顧丈夫的責任,不離不棄,精心呵護,無怨無悔。羅金勇在醫(yī)院接受治療期間,羅映珍在醫(yī)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儉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說話,并含淚寫下了600多篇愛的日記,用日記呼喚丈夫早日醒來。 現(xiàn)在,羅金勇已從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狀態(tài)中蘇醒過來,見證了這個奇跡的人們都說,是羅映珍的堅持和愛,喚醒了沉睡的丈夫。
推選委員劉姝威對羅映珍這樣評價:誰說久病床前無賢妻?羅映珍用行動告訴我們: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羅映珍的頒獎詞:
把愛人從沉睡中喚醒,是生命的奇跡,還是心靈的力量?她用傳統(tǒng)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
[適合話題](1)平凡與偉大(2)奉獻(3)愛心(4)愛的力量(5)幸福(6)道德與責任(7)真愛永恒
11集體獎:“嫦娥一號”研發(fā)團隊
[材料傳真]
我國首顆繞月探測衛(wèi)星“嫦娥一號”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取得的標志性成果。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來先后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食問題、數(shù)傳定向天線研制、衛(wèi)星熱設計、導航與控制分系統(tǒng)設計、測控數(shù)傳分系統(tǒng)設計、紫外月球敏感器、數(shù)管分系統(tǒng)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核心技術。2007年11月7日,當“嫦娥一號”衛(wèi)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huán)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終于夢想成真。
[適合話題](1)科技創(chuàng)新(2)艱苦奮斗(3)光榮與夢想(4)眾人拾柴火焰高(5)個人與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