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暉
特別推薦
曉 慧
寫友誼的文章很多,要想出彩,讓讀者印象深刻并不容易,而鄭暉的作文《我的“哥兒們”陳唐睿軒》寫得風趣幽默,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借助下棋、踢球等幾件事情凸顯了兩個哥們之間的默契、心靈相通和相處的愉快,由事升華到情。友誼在共同的玩耍和愛好中建立,充滿了歡樂,這就為下文分別后作者的不舍做了鋪墊。孩子的友誼往往是建立在一起玩耍之中的,正是因為兩位小朋友之間有很多有趣好玩的事情,分別時小作者才會感到不舍,感到上天的“摧殘”。在成人眼中那些略帶夸張的用語十分自然地體現(xiàn)了孩子之間對友誼的珍視,情真意切,相信陳唐睿軒看到這篇文章也會很感動的。
此外文中運用了很多的成語、俗語、仿擬古詩句等來敘述自己與“哥兒們”之間的事情,而且運用得十分自然,不生硬,水到渠成,為文章增色不少。從文章可以感受得出小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深,對古典文化可能具有較強的興趣。這是很值得欣賞和鼓勵的。結(jié)構(gòu)上很清晰,以總—分—總的順序展開,具體分述中也按照總分的順序。但在個別字句上需稍加斟酌:“去年,正在流行世界杯”改為“去年世界杯流行的時候”會不會通順點?
陳唐睿軒是我轉(zhuǎn)學實驗小學后的第一個知心朋友。人生難得一知己呀!只可惜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和他的同窗情只延續(xù)到了今年五一前夕。
四年級時,我和睿軒認識了。我是個小象棋迷,成天找人挑戰(zhàn),基本上是打敗全班無敵手,除了睿軒外。我倆是棋逢對手,實力相當。雖然數(shù)次交鋒中,我耍幾個小伎倆,聲東擊西,也會取勝,但有時他也會以牙還牙,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取勝幾盤。這樣,我們倆經(jīng)常殺個平局。記得有一次,周末上藝校,我倆從放學十點半一直殺到十一點五十分才回家,兩人不分上下,各有勝負。雖已是全校最后回家的人,但我們還戀戀不舍,想再殺幾盤。
陳唐睿軒是個特級足球迷。去年,正在流行世界杯。他也拿來足球,每天下午放學,都會叫上一些同學在黨校或?qū)W校小操場上踢。每逢我和睿軒一隊,那是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他頂在前場沖鋒射門,我在中場接應傳球。在我腳下的球,沒有傳不到前場的;他腳下的球,在球門前五到十米沒有不進的。有時他帶球殺進前場,對方兩三個人包圍上來,他就把球傳給我,利用我的中場優(yōu)勢破門。還有的時候,我倆在行進中配合,到前場起腳射門,命中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我和睿軒真可謂是心心相通,情投意合。記得有一次,我和睿軒在“足球場”上剛解了后場之圍后,就把球傳到前方隊友腳下,就在這時,我和他幾乎在同一時間,喊出了同樣的兩個字:“射門!”我倆相視而笑起來,然后又同一時間說了一句話:“英雄所見略同。”沒想到世上還有這么巧的事。
睿軒還可算半個搞笑人物,經(jīng)常把我們一起帶入幽默搞笑的世界。以前笑聲不太多的我,有了他好像一切也都改變了。記得有一次,他約我去踢球,只可惜怎么也湊不到四個人,我很失望,他卻風趣地說:“真是足球三缺一呀!”我的搞笑神經(jīng)似乎也被帶動了:“那咱們就來個‘三國演義吧!”一下子,大家都沉浸在笑聲之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我與睿軒情”呀!在我眼里,地球缺了誰都照樣轉(zhuǎn),我缺了他卻不行。而今,他轉(zhuǎn)學沙縣了,這簡直就是上天對我心靈的一次摧殘,可不管怎么樣,我會時時記著他的。
指導老師 林共時 圖 周 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