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硯齋生
翻開厚厚的《宋史》,關(guān)于李之儀的記載只有寥寥四行。區(qū)區(qū)百字怎能道盡平生?好在之儀為后人留下了不少詩詞書信,從中也可窺得一些前塵往事。
元祜八年(1093年),蘇軾赴定州(今河北定州)任太守,朝中愿意輔佐的人極多,但大都不敢明言。后蘇軾向朝廷奏明愿意以之儀佐幕府,之儀感到萬分榮幸。蘇軾非常喜歡之儀寫的詩句,經(jīng)常讀至深夜,他贊道:“暫借好詩消永夜,每逢佳處輒參禪。”之儀一生敬重蘇軾,元祜年間,蘇學(xué)受到朝廷打壓,因為與蘇軾的關(guān)系,之儀也屢遭貶斥,甚至身陷囹圄,但他仍不改初衷。以至于名臣趙鼎言他:“東坡生既謫,昔日門下之人惟恐人知之。如端叔之徒,始終不負(fù)公者,蓋不過三人?!边@種氣節(jié),如朗朗月明,濯人心肺。
之儀妻文柔嫻靜淑寧,乃一奇女子,既通經(jīng)史,又熟詩詞,尤其在天文方面頗有造詣。之儀的好友沈括精于天文歷算,但是遇到疑惑的時候,也會來請教文柔,好似這個時代的一切自會來與她交涉,真真是“花來衫里,影落池中”。
然而世事多變,之儀因為替宰相范純?nèi)势鸩荨哆z表》及《行狀》觸怒了奸相蔡京,蔡京大筆一揮,他被編管太平州,居于當(dāng)涂(今安徽當(dāng)涂),長達(dá)10年,這里遂成了他的腸斷之地。子夜歌有云:“今夕已歡別,合會在何時。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文柔來當(dāng)涂的第三年就與夫君永別,之儀痛不欲生。清霜獨自涼,梧桐半死,誰曾料到兩鬢斑白之時鴛鴦失伴而飛。獨臥空床,聽著南窗外滴滴答答的雨聲,想起以前無數(shù)個晚上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溫情,之儀不禁濁淚縱流,“唯將終夜長開眼,報得平生未展眉”。那一段心頭的痛,讓之儀念得百轉(zhuǎn)千回。
當(dāng)涂的姑溪河畔,經(jīng)常徘徊著一個孤獨老人的身影。黎明,黃昏,他且行且吟,像夢一般地凄迷哀惘。也許是上天也在憐惜這樣一位斷腸的老人,讓他和當(dāng)涂的絕色女子楊姝相遇。不知道他們見面的時候,之儀是不是低至塵埃里,但那一場曠世奇戀,早已將這一切拂過,了無痕跡。
耳邊響起的《履霜歌》,是楊姝在為之儀援琴獻(xiàn)曲。冷泉潺潺,落花簌簌,琴聲如蝶般翩然而舞。彈到古人愁苦處,美人情深,珍珠承睫。一曲罷后,之儀如醉如癡,乘興作詞《清平樂》,贈予楊姝:
殷勤仙友,勸我千杯酒。一曲履霜誰與奏。邂逅麻姑妙手。
坐來休嘆塵芳,相逢難似今朝。不待親移玉指,自然癢處都消。
如他詞中所說,之儀漸漸走出了喪妻的陰影,仕途不暢壓在他心頭的巨負(fù)也有所減緩,人生自此重新亮起了一抹新色,他非常珍惜這段情誼。
楊姝何嘗不是這樣心意,久陷風(fēng)月之地,早已厭倦了那些虛情假意的人來客往。“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雖然她寂寞地躲在《詩經(jīng)》的一角,卻不知有千人萬人喜她如斯。
“一編一壺,放杯詩酒,觴詠終日”,之儀與楊姝經(jīng)常攜手去當(dāng)涂凌云山下的河邊垂釣,兩人在巨石上相斟共飲,一紅顏,一白發(fā),映在清澈的湖面上,宛若一幅絕妙丹青。在此期間,之儀一邊四處游名山,一邊沿江訪親友。他還曾經(jīng)約上鬼頭賀鑄,上采石磯,登蛾眉亭,一覽大江風(fēng)光。出行的幾個月,之儀對楊姝念念不已,途中寫下了千古名詞《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fù)相思意。
楊姝明白了之儀的心意,芳心大悅。在收到之儀又一首求愛詞《謝池春》后,兩個有情人終成眷屬?;楹蠓蚱迌扇饲偕椭C,不久就有了愛情的結(jié)晶。人生至此,自是無所掛慮。之儀沉浸在兩人的溫馨世界中,對世事不再那么關(guān)心,這對之儀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當(dāng)?shù)孛鞴檎[居在當(dāng)涂青山,作詩有太白遺風(fēng),與之儀的關(guān)系非常要好,兩人互相酬唱應(yīng)答。“使君近作采石游,勝踐傳聞,驚久闕”;“沉埋蓁莽見一旦,名高此地直當(dāng)才”,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與他激昂文字的友人卻讓他的晚景變得極其凄涼。
之儀為友人羅某寫墓志銘:“姑孰之溪,其流有二,一清一濁?!敝畠x恐怕到死也不曉得郭祥正對此句耿耿于懷,因為他認(rèn)為之儀那“濁”字是在暗中影射自己。適逢朝廷恩典,之儀之子受到蔭封,這下終于被小人尋到了機(jī)會——郭祥正素知權(quán)傾天下的蔡京與之儀有過節(jié),于是上報說之儀冒充得子,愈圖繼承蔭恩。蔡京一手遮天,結(jié)果當(dāng)然是小人告勝,之儀之子不明不白地就被除名,之儀的妻子楊姝也被施以杖決之刑。
患難之中猶見夫妻情深,雖然之儀屢遭貶謫,雖然他已白發(fā)蒼蒼,但楊姝始終是不離不棄,只為了那句縈回在眉間心上的“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fù)相思意”。他們唯愿的是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死生契闊,與子成說”。這一段悠悠的厚愛,此刻卻只剩得一地闌珊。
有人終不肯原諒之儀贊頌蔡京的那句“魯公之義,皎如星日”,認(rèn)為他失去了文人的氣節(jié),可誰又能明白他心中的苦楚?之儀必須以身來保護(hù)楊姝母子,他欠他們太多。她需要一種安之若素的生活,而之儀只能這樣才能給予。這份情義,又豈非一般男子能做到?
人生本來就如一蓑煙雨,滿河長風(fēng)。季節(jié)里的富貴榮華,轉(zhuǎn)眼間就是滄海桑田。那些紉如蒲葦?shù)闹Z言,今朝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