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考生
中國人自古是較之“言”更重“行”的??鬃淤澷p“敏于行而訥于言”,清華大學(xué)倡導(dǎo)“行勝于言”。其實,言為心聲,行為心表。平凡人在舉投足之間做出的小事,更能讓人感受到品性,感受到選擇。
舉手投足之間,感受品性
2008年5月12日,這是一個盡管傷痛刻骨仍需銘記的日子。那瞬間的地動山搖至今將近一個月了。
這些天,我都守在電視機前。
我看到,溫總理彎下腰握住孩子的手告訴她:“孩子別怕?!?/p>
我看到,年輕的戰(zhàn)士望著坍塌的小學(xué)校,跪在地上哭喊:“讓我再進去救一個!”
我看到,空降兵們寫下遺書,面對地形資料完全模糊的山林,義無反顧地跳下。
我看到,志愿者們奔赴醫(yī)院沒日沒夜地守護著傷員。
我看到,夜晚降臨,大江南北閃動點點燭光,響起聲聲祈禱。
這所有的舉手投足之間,我感受到的是大寫的“人”的品性。這種品性,不是只存在于那 震撼世界的3分鐘靜默中,而存在于這些日子里每個中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
舉手投足之間,感受選擇
社會的發(fā)展,伴隨著的是個人空間的擴大化和私密化,似乎人與人之間都是遙望的距離。
社會的分化,讓這個世界流行強者和超人。那些小人物,只能在社會底層艱難為生。
我們是否想過,自己的每一次舉手投足,都是一種選擇?那些掙扎度日的人也許更需要用力的攙扶。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xué)的槍擊慘案發(fā)生后,校園里豎起兩塊墓碑——一塊給33個逝去的受害者,一塊給行兇后自殺身亡的韓國學(xué)生趙承輝。人們開始反省,是否自己舉手投足之間對個體生命的漠視最終釀成了這無可挽回的后果。
假如你碰到在黑暗里掙扎的人,請不要背過身去,伸出手,就能讓一顆心慢慢復(fù)蘇。即使對方并不知曉你是誰,也會一直記得你掌心的溫度,那舉手投足之間的心意,多少年后憶起,依舊溫暖如昔。
悉心感受,一切盡在舉手投足之間。
【簡評】
付敏澤 付建軍
本文主要有如下亮點,奪人眼目:
一是觀點鮮明,主旨突出,能緊緊圍繞“平凡人在舉手投足之間做出的小事,更能讓人感受到品性,感受到選擇”這一中心論點來闡述,且思路開闊,古今中外,漫無拘束,縱筆揮灑,若天馬行空。
二是總分有序,渾然一體,先引孔子名言和清華校訓(xùn),導(dǎo)出中心論點;然后設(shè)立“舉手投足之間,感受品性”“舉手投足之間,感受選擇”這樣兩個小標題作為分論點來展開文脈,最后以“悉心感受,一切盡在舉手投足之間”一句收束全篇 ??芍^開合有度,收放自如。
三是語言生動,多彩多姿,不僅具有張力,而且蘊涵深刻,耐人尋味,發(fā)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