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穩(wěn)姣
提到廢墟,喜歡旅游觀光的人們都能從記憶中找到它模糊而又清晰的印象。或一條古巷,或一截城墻,或一處石窟。它們或顯赫于繁華都市之里,或散落在荒草亂冢之間,或孤立于戈壁荒漠之中。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廢墟昭示著滄桑,讓人偷窺到民族步履的蹣跚。廢墟是垂死老人發(fā)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動容。但誰又能想到,廢墟能和歌舞聯(lián)系起來?雨舟人的文章《廢墟邊的歌舞》就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人生動人的畫面。
文章首先把我們的視線拉到了一個特殊的歌舞場所——地震之后的北川縣城外邊一個半山坡上的一塊較為空曠平坦的青草坪上,接著鏡頭由遠至近,介紹這次集會的周圍環(huán)境。先不說地上那踐踏得斑斑駁駁一塊有一塊無的青草,也不說那周圍形容枯槁、衣衫不整的災民人墻及人墻后面的一頂挨著一頂?shù)膸づ?,更不說遠處的“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崇山峻嶺,單是那四周的廢墟就能讓人窒息。但令我們眼前一亮的是那一隊年約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載歌載舞的場景。
那是一場什么樣的歌舞??!沒有奢華的舞臺,沒有專業(yè)的演員,沒有任何排練,更談不上有任何化妝,但確實是一呼百應,沒有半點的猶豫,雖是“急就章”,卻是那樣的打動著每一個在場和不在場的觀眾或讀者。是他們那雖然沉重、雖然不歡快,但卻是正經(jīng)八本、一點都不荒腔走板的歌聲讓我們?yōu)橹鸷?;是他們那雖然不輕盈、不靈動、明顯有些遲鈍,但卻是跳得投入、和著歌聲的舞蹈讓我們?yōu)橹畡尤?;是他們那雖然不燦爛、不熱烈,但卻是掩飾住了臉上的淚痕與凄苦的笑容讓我們?yōu)橹黄隆?/p>
接著,作者和我們一起追尋他們載歌載舞的原因。是啊,“歌舞升平”,應該是平安無事的時候才有的事,怎么也不能和八級的地震這樣深重的災難密切相聯(lián),這種時候怎么會有歌舞?又怎么能夠歌舞?還是幾位舞者面對記者的話筒,雖然形色還有些悲戚,表情尚有遲鈍,但語氣已經(jīng)有些鎮(zhèn)定而從容地說出了自己心里的聲音,回答了局外人的疑問。
大地震奪走了她們的親人,毀掉了她們的房屋與所有的財產(chǎn),震碎了她們的生活,震碎了她們的家,也震碎了她們的心。這突如其來的災難曾讓他們哭干了淚水,哭啞了嗓子,覺得日子沒法過了。是舉國上下的傾情參與和慰問,是所有同胞與國外友人伸出的援手,讓他們漸漸地堅強起來,慢慢地挺了過來,決心要好好地活下去。但是,悲痛實在太過巨大,心情實在太過沉重,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她們于是來唱歌跳舞,試圖把自己從悲痛中拔出來,然后重建家園,一邊悲痛,一邊向前走。
這怎不令人由衷地感嘆:這才是真正的生命的歌舞!這才是生命中最壯麗的樂章!在作者筆下,那粗粗草草的舞步就是史詩,簡直可以與荷馬史詩中的同類篇章媲美。
文章結(jié)尾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思考。作者先引用了陶潛的詩句“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睂Ρ戎赋鼋袢说膱詮姾突磉_。接著又活用楚國學士宋玉《風賦》中的句子“起于青萍之末” 來說“多難興邦”的前景,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向往。而“涅槃”一詞讓我們想起鳳凰那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鳳凰必須經(jīng)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才會獲得重生,并在重生中達到升華。而在廢墟邊舞蹈的他們又何嘗不是一只又一只的“鳳凰”?他們在經(jīng)受了巨大的痛苦后必將得以重生,而此后,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