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潔
感動?一看見這題目,我就有一種想罵人的沖動。別慌,不是罵你,也不是罵我,罵誰呢?我想罵那些矯情、偽飾,動不動就感激涕零的偽感動者。
不知您注意過沒有,娛樂圈內(nèi)有的感動三毛錢一斤都沒人要——太泛們?yōu)E了。我曾經(jīng)是羽泉的忠實歌迷,認為他們的歌自然、純凈??缮洗慰春闲l(wèi)視的歌友會卻令我大倒胃口:一位抱著孩子的年輕媽媽只是哼唱了幾句羽泉所唱的歌,沒想到羽泉竟感動得一塌糊涂。不停地用手揉眼睛,仿佛眼里進了沙子,揉了半天好像終于揉出了一絲絲的液體,不,那是“感動”的淚水,而且還恰到好處地非常動情地說了一句:“我太感動了……真的……”嗚呼,這也讓“有淚不輕彈”的男兒“涕零”,世界上還有什么不被感動的人和事?我的肥皂泡就此破滅。
我又記起了一場晚會上的情景。晚會上,主持人向現(xiàn)場觀眾問話,問著問著突然感動了起來,一股涓涓細流漫溢出來,大有梨花帶雨之態(tài)。作為電視機前的觀眾——我有點莫名其妙:好好的,很平常的幾句話語,就真的讓人感動成這樣?我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冷血,難得感動?可是一看現(xiàn)場的觀眾,有的面面相覷,有的無動于衷,甚至有些人很無謂地在說笑……這種情形,與我們那主持人的感動之容怎么也融不到一塊。我替主持人尷尬,又替現(xiàn)場的觀眾著急:拜托你們有點配合精神好不好?主持人都感動得不行了,作為觀眾醞釀出幾滴,哪怕一滴感動之淚也好哇。唉,誰叫他們也像我一樣,是一群難得感動的家伙呢!不過,這樣也好,如果臺上臺下真的哭成一堆,泣成一片,那不更讓人如梗在喉,如芒在背嗎?
又有一則消息竄入我的腦海,大意是說某官一身正氣,一日他兒子結(jié)婚,并不給兒子的婚事大肆鋪張,也不以公車接送親友,令知情人大為感動。感動?這也要感動?只是沒做國家法律明令禁止的事兒,有什么好感動的呢。
也許你會問,這世界上有沒有讓我感動的人和事呢?有的。
前日,我從《湖南日報》上看到某公一生兢兢業(yè)業(yè),勤儉奉公,死后同事為他更衣時,發(fā)現(xiàn)其短褲上都打有三個補丁。這樣的事能感動我。相比之下,前面的那些明星、清官,猶如跳梁小丑,不值一提。
感動是必要的,沒有感動,人生就像一池沒有半點漣漪的死水。那些假惺惺的感動,那些矯情的感動,那些偽裝出來的感動,只會令人汗顏,只會令人起雞皮疙瘩。我們需要的是純粹的感動,是透明的感動,是發(fā)自內(nèi)心,出乎真情的感動。
思維點拔
第二篇感動文章,顯然運用了逆向思維,舍棄了常規(guī)的寫作角度,選取了常人“難以想到的題材和構(gòu)思”,透過世相,深入底蘊,反向思考,從習焉不察的生活素材中挖掘真知灼見,從而有了全新的立意:呼吁世人遠離矯情,多些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動。收到了出奇制勝,振聾發(fā)聵的藝術(sh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