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梅
在蕭瑟微涼的秋日懷念昔日春天的燕語呢喃。
從我懂事那天起,那幾個鳥窩就一直在那兒了,也不知道這有了多少年的輝煌歷史,我也無心追溯,我只在乎現(xiàn)在——當時的現(xiàn)在。
我個兒長得小。那時我總愛站在門檻上,瞅著那個鳥窩,希望能看到那幾只燕子寶寶,聽一聽它們幼稚的叫聲。
那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在當年也曾輝煌過,令人羨慕過??墒菚r代在變,它漸漸地趕不上潮流,灰頭土臉地落寞下來??裳嘧訁s偏愛來我家,每年都來。
我的家,木門,木頭樓板,泥地,小小的眼睛窗缺玻璃,正好方便燕子出入。還有那根獨有的懸空電線,燕子總忘不了在上面蕩幾回秋千。
家里也并不驅(qū)趕燕子,只在鳥窩下吊了塊木板便了事。而那些新式宅院燕子住了不習慣,也并不受歡迎,時常被趕出來,人們怕臟了他們的新宅。燕子也識相,也并不死皮賴臉。燕子飛入的是尋常百姓家??!
我從不搗鳥窩,也不偷鳥蛋,我只愛看著燕子,聽著燕子的鳴叫,這也是種樂趣。
我最愛看燕子爸爸和媽媽給寶寶喂食,我愛看它們一家子的快樂和幸福。燕子寶寶沒長羽毛,還閉著眼爭食,我總是能聽到它們幼稚無力的叫聲時隱時現(xiàn)。慢慢地,燕子要學飛了。小燕子會在鳥窩和電線間練習,然后再到室外練,最終獨立生活。
燕子飛累了,總會停在房子前的電線上,我從沒想過它們很像五線譜,直到有一天在書中看到,才覺得這個比喻有多么貼切。一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或許吧。
也是在如此微涼的秋天,燕子會飛往南方。可來年春天,它們還會再來,雖然我已不知道它們是否是去年的燕子,我想即便是,它們也早已忘記了我——傾聽燕語呢喃的孩子。
如今搬家也有一年多了,我再也沒有機會體會小時候的那種感受。在嚴實的小房子里我體會著孤獨——在我回憶往昔的時候,我想起了燕子,不知它們是否會想起我。
燕語呢喃,很簡單的一種聲音,我卻為何如此懷念?我愿傾聽,可如今仿佛已失去了感覺。我的童年……
在如此清淡恬美的秋日我懷念多年前春天的燕語呢喃。
傾聽燕語呢喃,傾聽心的呼吸,我,愿你們一切都好。
教師點評
劉亮程在《今生今世的證據(jù)》里回憶往昔歲月中的點點滴滴,哪怕是一塊墻上剝落的皮也是曾經(jīng)生活的證據(jù)。年少的作者也找到了她作為曾經(jīng)歲月中最美好回憶的憑證——呢喃燕語。這樣的回憶最適合用散文來表達,這樣的故事最好用涓涓細流般的語言流露;真實的心情,真實的文字,沒有特意的包裝,卻能夠感動自己也感動讀者,它是緩緩地流入讀者的心中的。我相信這篇文筆清新情思悠遠的文章可以勾起每一位讀者對已逝時光的或喜或悲的回憶,無論是悲還是喜,它又都是美的感受,就像作者筆下的那只燕子一樣。(王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