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弗不
考場作文,善點題和從不點題的,會有很大的得分差距。
同學們的作文應盡量寫得醒目些、明朗些,而點題是使作文醒目、明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從性質(zhì)上分,點題有明點和暗點兩種。
所謂“明點”,即緊扣標題,直接說明、解釋標題的含義。譬如《一件珍貴的襯衫》一文,開始那幾句:“在我的家里,珍藏著一件白色的確良襯衫。這不是一件普通的襯衫。這襯衫,凝聚著敬愛的周總理對工人群眾的深情”,這里直接點明了“珍貴”兩字的深刻含義。
所謂“暗點”,則指在詞句上與標題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只是在意義上比較含蓄地點出題意。譬如《捕蛇者說》一文,在結(jié)尾處的一句感嘆:“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于蛇者乎!”就是在比較“賦斂”與“蛇毒”之中揭示出文題的含義,說明了作者之所以要立“說”的意旨。
從形式上分,點題有篇首、篇中、篇末和通篇點題四種方式。
篇首點題亦即開門見山點題法。如《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就是在文首點明了“那些拿起槍來獻身革命斗爭的工農(nóng)子弟,那些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戰(zhàn)士們,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開宗明義,引出下文,為整篇文章定下基調(diào)。
篇中點題也是一種作文常用的點題方法。就是在文章敘述或論說的過程中,以簡潔精練的語句,恰如其分地點出文題所蘊含的深意,加強文章內(nèi)容與標題之間的聯(lián)系。如楊朔的《海市》,在文中敘述了漁島所見所聞之后,以一句感嘆:“你們的生活真像神仙啊,富足得很”,點出了材料(漁島美景)與文題(海市)之間的聯(lián)系,顯示了文題所包含的“真實的美麗的海市就在新中國的土地上”這一深刻含義。
篇末點題此法也比較常見,就是在文章的主題已經(jīng)得到充分表現(xiàn)的基礎(chǔ)上,再加上點題之筆。不但可以使讀者更準確地把握中心思想,而且也可以在結(jié)構(gòu)上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如蒲松齡的《狼》,以“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作結(jié),鮮明地揭示了故事的寓意。
通篇點題如茅盾的《白楊禮贊》,開篇便點題“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中間、結(jié)尾又多次點題,直抒胸臆。再如朱自清的《背影》,從開頭到結(jié)尾,四次提到“背影”——“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流了下來”“我看見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流里,再找不到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他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這樣通篇反復點題,把父子間濃濃的親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且?guī)状吸c題,前后呼應,使全文結(jié)構(gòu)緊湊,渾然天成。
從寫作手法上分,又有描寫點題、敘述點題、抒情點題、議論點題等等。
描寫點題如茹志鵑的《百合花》一文結(jié)尾:“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fā)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上了這位平凡的、拖毛竹的青年的臉?!边@詩意濃郁的點題描寫,把作品推向了一個更高的藝術(shù)境界:百合花——純潔與感情的花,覆蓋上主人公的身體,映襯著他高尚的靈魂,永遠留在讀者的心里。
敘述點題如朱自清的《背影》開頭寫道:“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苯钄⑹鲋苯狱c題,引出回憶,吸引讀者。
抒情點題如杜鵬程的《夜走靈官峽》一文,在描述夜走靈官峽的見聞后,直抒胸臆:“我猜想:即使在這風雪迷茫的黑夜,工人、工人的妻子、孩子,誰也看不清楚,可是他們一定能感覺到相互間深切的鼓舞和期待?!弊髡邔⒁患胰诘墓侨庵橥瑹釔凵鐣髁x事業(yè)的崇高感情聯(lián)系在一起,借抒情之筆突出了主題。
議論點題如唐弢的《同志的信任》一文的結(jié)尾:“魯迅先生不是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可是在所有共產(chǎn)黨員的心目中,他永遠是一個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币栽u價作結(jié),點明中心。
從修辭角度上分,又有比喻點題、擬人點題、排比點題、設(shè)問點題、反問點題等等。
比喻點題如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一文:“在這令我驚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有一雙輕靈的翅膀,擺脫這沉重的肉體束縛,在無際的天空自由地飛翔!”用比喻抒發(fā)了北大這扇充滿活力的窗子帶給人的清新自由的感受。
擬人點題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中寫道:“這件事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自然并不總是對你微笑,給你仁慈?!痹跀⑹雠罉涞捏@險經(jīng)歷后,用擬人手法點明獨特的感受,形象生動,恰到好處。
排比點題如陶行知的《創(chuàng)新宣言》一文結(jié)尾:“所以,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痹谇懊媪信e五種“不能創(chuàng)造”的錯誤觀點并逐一分析后得出結(jié)論,用排比的句式表達出來,文句自然、緊湊、醒目,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說服力。
設(shè)問點題如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開頭部分:“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zhàn)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蓖ㄟ^設(shè)問句點題,引出典型事例的敘寫。
反問點題如楊朔的《茶花賦》一文的結(jié)尾:“如果用最濃最艷的朱紅,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面茶花,豈不正可以象征祖國的面貌?”借花謳歌欣欣向榮的祖國,用反問手法點題,且呼應開頭,恰到好處。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比喻、擬人、排比、設(shè)問、反問點題和描寫、敘述、抒情、議論點題有時位于篇首、篇中或篇末,此時也就可以說成是篇首、篇中或篇末點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