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超英
在2007年的中國熒屏上,有一部名為《士兵突擊》的電視劇,低調(diào)首播于陜西臺一個僅覆蓋省內(nèi)的頻道,之后在網(wǎng)上規(guī)模性流傳,然后又在全國各省上星頻道輪番重播,收視率飆紅,成為本年度全國最火的電視劇,其態(tài)勢與2005年的“超女”躥紅速度好有一拼。
是什么使得《士兵突擊》這樣一部無大腕、無女人、無愛情的“三無”軍旅題材男人劇在當今娛樂至上的年代意外成為中國熒屏上一個倍受公眾關注的新熱點,以至指揮著觀眾手中的遙控器,占領了辦公室的“飲水機”,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迅速聚集了幾十萬的“兵迷”,百度貼吧“兵迷”發(fā)貼甚至達到百萬?
與“超女”、“快男”的粉絲們相比,《士兵突擊》的“兵迷”群體有著明顯的特點。一是年齡跨度更大,最小的觀眾是10歲的小學生,年齡最大的已過古稀之年,其中以20至30歲的觀眾群數(shù)量最龐大;二是職業(yè)分布廣,性別更為平均,正所謂男人為之動容,女人為之感嘆;三是“兵迷”們更顯理性,他們“追”的不是星,而是兵。本文試從女“兵迷”的視角,解讀這部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軍旅題材男人劇《士兵突擊》。
一、“鐵骨柔腸”陽剛美
《士兵突擊》里的每一個角色在網(wǎng)上都有一批狂熱的支持者,甚至在片中只是一閃而過的一個哨兵,也會有人詢問詳細背景資料,其熱情絲毫不亞于同在這個夏天達到高潮的“快樂男生”的粉絲們。
的確,《士兵突擊》在人物塑造上堪稱一絕,加上劇中每位演員返璞歸真的出色表演,實可謂天然去雕飾,渾然竟天成。它以平實的手法,在短短30集篇幅的劇情中,成功地塑造了和平年代里的一個“士兵”群體,并在“軍旅生涯”、“成長歲月”的典型環(huán)境中,讓這個群體中的每個“士兵”都那么真實而富有個性魅力,獨具典型意義和審美價值。面對這些“傻”大兵,女“兵迷”們驚呼:“太有男人味了!太Man了!這樣的男人已經(jīng)絕種!”她們在“不知不覺”中,“完全被他們征服了”。
在這群“鐵骨柔腸”心里美的“男人”中,女“兵迷”最欣賞的角色有班長史今、連長高誠、老A中隊長袁郎、班副伍六一。在她們的心目中,班長史今猶如“軍中之母”、紅燭師魂,是那種特別踏實、一看就讓人特別放心、有安全感的男人,他身上有一種善良與執(zhí)著伴生的“燃燒的美”,透著融融的暖意,溫暖著他的戰(zhàn)友許三多、伍六一等,也感動了觀眾們的心。這種“燃燒的美”并不因他的復員而消逝,而是如星星之火釋放著能量,始終伴隨著許三多等戰(zhàn)友的成長燃燒著,閃爍出美麗的光芒。
鋼七連最優(yōu)秀的軍人高誠,這個“牛氣沖天又略帶痞氣的鐵骨錚錚的漢子”,是一個把情感裝在心中不愿輕易流露的真正的男人。這個將門虎子骨子里有那么點兒傲勁兒,有那么點“年少輕狂”的任性,正如他自己總結的“越早熟的人,越不成熟”。但從高誠的一言一行中我們卻可以深深體會到他的重義氣和軍人的強烈責任感。在他的眼中,鋼七連的光榮歷史是他作為一名好軍人最需要堅守的。為此,他一度將許三多拒之門外,甚至還領著全連去團部鬧事,要求張干事為錯寫鋼七連的歷史而道歉。但當他和他的士兵在一起時,無論是與史今、伍六一在一起官兵無間的親熱,還是對許三多的無奈,都透著一種男人與男孩混和的“率真的美”??粗蛲晡榱欢夂蟊е榱煌纯?,看著他煞費苦心地開導許三多,總讓人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動,感動這個“沒有神化的人”的“輕狂”背后的純真與善良。
睿智、幽默、神秘而不乏狡黠的袁朗,有一種極富現(xiàn)代魅力、讓女“兵迷”怦然心跳的“冷酷之美”。身為老A的中隊長,第一次和許三多交手,他那種波瀾不驚的勁頭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來,無論是老A殘酷的選拔,還是嚴酷的訓練,作為“主謀”的袁朗,他那詭異的作風與其特戰(zhàn)大隊中隊長的身份真是絕配。剛接觸袁朗,也許你會覺得他太過冷峻,如吳哲所言,有種“變態(tài)”的自尊。但正是袁朗那超常規(guī)的“魔鬼”訓練,開掘了許三多的潛力,使碩士吳哲成為真正的兵,將成才打回“原型”又令其得以“重生”。這時,你會打心眼里喜歡這個外冷內(nèi)熱、睿智幽默的老A中隊長,覺得他可敬可愛,是個真正的男人。
鋼七連“最生猛的兵”伍六一身上有種“剛毅之美”,他刀子嘴豆腐心,絕對純爺們兒一個。他剛毅的性格讓他成為軍事能手、班長史今最好的朋友、連長眼里的紅人、曾經(jīng)最看不上許三多后來卻為許三多背處分、瘸腿以至于結束軍旅生涯的人。剛毅讓他享受了做軍人的幸福,也讓他承受了做軍人的辛酸。在為許三多、馬小帥主持入連儀式時,在替史今為許三多掌釬時,在帶著腰傷沖上比武場時,在他拉開求救信號時,他幸福。史今退伍的時候,折了腿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伏在高誠肩膀上的時候,他流淚。擦干淚水他告訴我們,他“要用一條半腿,走得更遠”。這個被譽為“純爺們兒”的漢子,讓人心疼,讓人敬重。
許三多和成才也是女“兵迷”最喜歡的好男兒。兩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及殊途同歸的成長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一種動人心魄的“蛻變之美”。成長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許三多和成才在軍中磨礪中蛻變,痛苦地蛻掉稚氣,幸福地走向成熟。雖然他們成長的道路不盡相同,但閃耀著一樣的青春光彩。在他們經(jīng)歷著成長,品味著成長的同時,也帶給我們一份厚重的美麗而深刻的人生啟示。
二、“淡定灑脫”境界美
《士兵突擊》記載了一群普通士兵的心路歷程,講述了當代中國軍人的一個傳奇故事。它的“士兵”故事載體下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可供觀眾進行多視角、多層面的解讀和審美。女“兵迷”們欣賞的不僅僅是劇中那一些“鐵骨柔腸”心里美的“完美男人”,還有這些真正的男人身上令人震撼的“兵”的氣質(zhì)和堅守信念的境界。女“兵迷”在百度貼吧紛紛發(fā)貼,驚嘆:“淪陷!完全是一場淪陷!”看完《士兵突擊》,“我覺得我的整個世界都變了”。在她們心目中,這既是一部男人劇,又是一部勵志片。面對浮躁的社會,人應當怎樣生活?怎樣去迎接人生的風風雨雨、起起落落?在信仰顛覆、缺失的時代,恐慌,無助,失望常常會讓人覺得飄浮在空中,沒有重心,沒有支點,隨風飄蕩。在中國的各個時代,“兵”的故事曾經(jīng)影響了許多人的性格、人生觀乃至人生道路。今天,《士兵突擊》又帶給我們久違了的激動,劇中“兵”的氣質(zhì)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有種頓悟:“人生甚精彩,只看咱咋活!”《士兵突擊》中這種“兵”的氣質(zhì)及人生境界,不僅栩栩如生地體現(xiàn)在人物性格中,也十分精彩地濃縮在人物個性化的語言中。劇中的很多臺詞言簡意賅,意味深長,被“兵迷”們引為經(jīng)典語錄,在網(wǎng)上廣為流傳。如:
許三多: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人不能太舒服,太舒服了會出事的。
老馬:你現(xiàn)在混日子,小心將來日子混了你。
史班長:今天比昨天好,這就是希望。每個人心里都還開著朵花,一朵一朵的,可漂亮了。
老團長:想到和得到,中間還有兩個字,那
就是要做到。
袁朗:不要對沒做過的事情說沒意義。
高連長:日子就是問題疊問題。
吳哲:平常心,平常心!
成才:我要回去找我的枝枝蔓蔓……當兵的,窮,真窮,現(xiàn)在想想,除了團隊,戰(zhàn)友,堅持,可能最后啥也剩不下了……
鋼七連:不拋棄,不放棄!
這些臺詞雖語不驚人,卻非常有深意,道出了人生真諦,發(fā)人深省,給人啟迪。
“不放棄,不拋棄!”——是這部電視劇里始終貫穿的六個字,也是鋼七連的信念和靈魂。無論是木訥的許三多孤單的身影、憨厚的面容、心中永遠的“堅持”;還是精明的成才迷失的腳步、落寞的淚水、最終回歸的“堅持”;無論是班長史今無悔的付出、執(zhí)著的“堅持”;還是伍六一頑強的拼搏、剛戇的“堅持”;還有駐守在寂寞草原上的紅三連五班,“不拋棄,不放棄”的尖子連鋼七連,以及讓人又愛又恨、佩服有加的野戰(zhàn)隊老A……劇中這群可敬可愛的“士兵”在意氣風發(fā)的軍旅生涯中,在生死與共的成長歲月里,都以各自不同的奮斗軌跡,堅守著這份軍人的神圣信念?!安环艞墸粧仐墶?,體現(xiàn)的雖是“兵”的氣質(zhì)、軍人的信念,對于普通人而言,這六個字也同樣重要。在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這種堅韌頑強的品質(zhì)尤其難能可貴!正如“兵迷”所言,相對許三多而言,我們這些人,活得太聰明,活得太累,因為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背負太多的東西;我們走得太慢,因為周圍總是有形形色色的諸多誘惑讓我們邁不開步子。就如此劇中許三多的老鄉(xiāng)成才,聰明是比許三多聰明,能干也比許三多能干,但他卻總是與成功失之交臂,原因就在這兒。在許三多的生活與生命中,沒有“潛規(guī)則”這三個字,他不會因為某人臉色不好看而放棄自己的看法,不會因“別人都怎么怎么樣”而放棄自己的目標去“隨大流”。這樣,雖然他看上去呆,想起來傻,跟他相處起來甚至會感覺到比較“煩”,但這些卻恰恰是許三多以平凡的人生成就了不平凡業(yè)績的關鍵所在。
“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薄沁@部電視劇中最耐人尋味的一句話,也是普通士兵許三多傳奇成長歷程的人生座右銘。這個出身農(nóng)家的孩子笨拙,樸實,簡單,可愛,既無遠大的理想,也沒有豪言壯語。他的人生道路,是被一個個極小極小的目標鏈接著,隨著他的成長,伸向遠方。
參軍可說是許三多從老百姓到軍人的人生轉折點??伤~出這一步,只是為了服從他爸對他的要求,同時也是為了不讓他爸再用腳踢他,再罵他“龜兒子”。
在紅三連五班那些寂寞的日子,面對戰(zhàn)友們習以為常的“混日子”,憨實的許三多第一次為自己作出選擇。他開始上山背石頭修路,獨自堅持著當新兵時的訓練。任憑戰(zhàn)友的嘲笑、排斥、搗亂,他樂此不疲。他顯得與外界那么格格不入,只因他簡單的頭腦里記住了爹說的那幾句話:“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倍谒磥恚蘼芬韧媾聘幸饬x。許三多的這份“執(zhí)著”最終感染了五班的戰(zhàn)友,使他們對人生意義有了新的認識,并加入修路的行列。許三多也在無意中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被視作“好兵”特令調(diào)入令人仰慕的鋼七連。
在響當當?shù)匿撈哌B那段難忘的歲月,許三多仍然是用這些簡單的道理做著他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實現(xiàn)了從農(nóng)村娃到優(yōu)秀士兵的質(zhì)變。面對鋼七連一個個超級“棒”的戰(zhàn)友,弱小的許三多曾經(jīng)極度自卑,甚至想過退出。但為了不拉班上的后腿,為了使待他親如兄弟的班長不離開連隊,他挑戰(zhàn)體能極限,玩命似的刻苦訓練,最終用“執(zhí)著”超越了自我,贏得了戰(zhàn)友和領導認可,成為鋼七連最優(yōu)秀的士兵
最可貴的還是許三多在“鋼七連”解散、希望渺茫時表現(xiàn)出的“執(zhí)著”與“堅持”。面對這個突然的變故,像鋼七連長高誠這樣的硬漢都如同瀕臨絕境,幾乎被擊倒,而弱小的許三多卻仍然堅持做著士兵應該做的一切,直到鋼七連最后只剩他一個人。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他每天做的事情僅僅就是打掃營房和自己立項目訓練。還有后來的老A選拔,魔鬼訓練,殘酷實戰(zhàn)……許三多像平常人一樣,經(jīng)歷著痛苦與成長,在一次次的迷茫后最終得到升華。而支撐著他堅持下去的信念和動力,就是他心中就那幾個簡單而樸實的真理。
透過許三多那并不高大的身影和他那“阿甘”式的執(zhí)著堅持,我們看到了一種大境界,一種人性美。這種人生大境界,是歷經(jīng)無數(shù)風雨后的一種淡定,是登高望遠海納百川的一種灑脫。這種淡定和灑脫,在當今現(xiàn)實世界,對很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一種難以企及的奢望,因而彌足珍貴。劇中史今班長、老馬、連長、團長乃至袁朗、吳哲,他們都陪著許三多走過了一段路,在每一段路上,他們給許三多以關愛,讓他明白一些道理。這個寓言式的勵志故事告訴我們,在漫漫人生長路上,很多人都只是陪我們走一段,更長的路需要我們自己憑借堅定的信念“執(zhí)著”地走下去。許三多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就是這樣,一千個人有一千樣的人生,重要的是要做好你自己!
三、“至真至善”友情美
《士兵突擊》是一部超凡脫俗的“軍事片”,又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人性片。劇中所描寫的閃爍著至真至善人性美的戰(zhàn)友情,感動了無數(shù)觀眾,也滿足了“兵迷”對“真性情”的渴望。許多“兵迷”在網(wǎng)上發(fā)帖“從來沒有一部反映軍人生活的電視讓我如此的感動,讓我無數(shù)次落淚!”“一部純粹的爺們兒戲,劇中沒有一個女人,但是情感描寫和效果絕對比哭哭啼啼的言情劇更震撼!”
感情,是一切文藝作品的生命之源,很難想象一部毫無感情投入的作品會深入人心,但也可以斷定,一部脫離生活根基的言情劇,即使能讓人感動一時,卻不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正如一位資深制片人、女“兵迷”所言,《士兵突擊》編劇飽含真情,導演飽含真情,演員飽含真情,這么多的真情放在一部劇中,《士兵突擊》又怎么能不真實感人?!
劇中戰(zhàn)友情的刻畫可謂舉重若輕,而又出彩脫俗。它摒棄商業(yè)片以“獵奇”制造“煽情”的套路,也不追求那種“一波三折”、“高潮迭起”的傳統(tǒng)戲劇沖突,而是以極純樸的語言和極平淡的細節(jié),在喜怒哀樂中刻畫出士兵之間血濃于水的戰(zhàn)友深情,著實令膩味了“煽情”的觀眾耳目一新,為之魂牽夢縈。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又是依依惜別時?!妒勘粨簟分卸啻蚊鑼懙綉?zhàn)友的退伍復員。老班長老馬退伍時,他培養(yǎng)出來的戰(zhàn)友以隊列式默默致敬隆重相送,隱忍酸澀中,令人肅然起敬。好班長史今退伍是戰(zhàn)友情表達最為濃烈的一幕。當許三多作為鋼七連尖子兵,剛從師部示范射擊歸來,方知班長史今就要退伍走人。他禁不住嚎啕大哭,搶過班長裝有車票的挎包,撲到床板上壓在身下死不松手,哭得死去活來。
單看這個情節(jié),沒當過兵的人也許會覺得有些夸張。但感受了許三多從一個被人瞧不起的“呆兵”成長為一個訓練尖子,成為標兵專業(yè)戶,成為鋼七連的NO.1的過程,你就能理解此
時此刻許三多對班長難舍難分的戰(zhàn)友情。他有今天,離不開好班長史今的關愛與鼓勵。就是因了班長一句話——“只要你進步了,班長就進步了,班長進步了,就不用退伍了”,他才玩了命地訓練,把自己所有能拿回來的名次全部拿了回來。好班長史今那種兄長般的責任心,以及處處為許三多著想的一樁樁、一件件小事,確實值得許三多為他的離去如此痛哭失聲。
在軍旅生涯中,挑戰(zhàn)、競爭、淘汰是不可回避的殘酷現(xiàn)實,但就在這世俗看來充滿利害沖突的生存環(huán)境中,戰(zhàn)友情依然是那樣純真。鋼七連,這個連散人空、在軍隊編制體制改革中被拆散的優(yōu)秀連隊,被編劇與演員們寫出了、演出了真實而鮮活的靈魂,所以一場場男人之間的感情戲竟那樣讓人動容。
伍六一與許三多是戰(zhàn)友中最不和諧的一對。伍六一曾經(jīng)瞧不起許三多,在他看來,是比他更懦弱的許三多讓最關心他的班長轉移了視線,又是許三多后來居上的優(yōu)秀出眾使得他唯一的朋友史今被淘汰退伍。盡管許三多主動想與伍六一握手言和,但伍六一總是一副拒人千里的樣子。然而,在老A選拔的關鍵時刻,這兩位鋼七連的戰(zhàn)友堅守著“不放棄、不拋棄”的信念,始終相互鼓勵,相互支撐,表現(xiàn)出極其動人的戰(zhàn)友深情和至真至善的人性美。在泅渡冰河時,伍六一托住已近休克的許三多,像好班長史今那樣,嘴里不停念叨“堅持”、“你做好了班長就可以不退伍”來鼓勵這位患難與共的戰(zhàn)友;疲憊不堪的許三多背著受傷的伍六一艱難行進,任憑伍六一怎樣掙脫,就是“不放棄,不拋棄”;眼見只剩最后的一個名額,伍六一毅然拉開求救信號,用他那種特有的語言,罵著、逼著許三多朝希望的目標奔去。這一幕幕的感動讓人久久難以釋懷。
劇中這些感人至深的情節(jié)俯拾皆是。該劇后半部分,許三多成了老A,戰(zhàn)友之情又有了新的升華,由簡單的認同感、親切感而上升為生死相依、生命相托的戰(zhàn)斗情誼。當許三多經(jīng)歷實戰(zhàn)“殺人”后的恐懼,想從老A做回老百姓時,那么多戰(zhàn)友們給予了殷切關切與幫助,老A戰(zhàn)友把他們的工資、最值錢的“行頭”硬塞給將出行的許三多;原七連的戰(zhàn)友將許三多“押”到集訓地;老連長高誠以“擠兌”“能人”成才的方式來幫教許三多,令人在忍俊不禁中感動不已,感慨萬千。“不拋棄,不放棄”,是此劇全部靈魂的概括,也是它所描述的戰(zhàn)友情深的根源所在。
“美”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追求,也是天生比男人更富浪漫氣質(zhì)的女性觀眾的審美訴求。如果說男人喜歡《士兵突擊》是因為它很棒,這部“男人劇”中的每個士兵都“是條漢子”因而令他們震撼、讓他們折服,那么女人喜歡《士兵突擊》,則是因為它很美、很真情,美得讓她們感嘆,真情得令她們著迷。對女性觀眾而言,《士兵突擊》的美或許產(chǎn)生于“距離”。在現(xiàn)實與理想的比較中,在藝術對生活超越中,在傳播與接受的互動中,《士兵突擊》以它那超凡脫俗的美,在女性觀眾心田里,播種下難以釋懷的“士兵”情結。
責任編輯劉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