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君
87歲高齡的電影表演藝術(shù)家秦怡,在社會活動中總是那么青春、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得像個年輕人:她有什么靈丹妙藥使自己“青春長在、美麗依舊”?
讓我們運用電影的回放鏡頭,了解她的人生旅途:
秦怡的第一次婚姻是不幸的,家庭暴力不斷,她含著淚水,懷抱幼小的女兒毅然離家出走。后來,她與金焰的夫婦生活,在感情上也是屢遭重創(chuàng)。
“文革”中,她成了文藝黑線重點批判人物,抄家、挨斗、關(guān)牛棚。就在對她無休止的殘酷斗爭中,醫(yī)院診斷她患上了直腸癌。
秦怡惟一的兒子,16歲那年突然精神失常,40多年來,她含辛茹苦地照顧這個多病的孩子。
面對這些磨難,秦怡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我這一生遇到的災(zāi)難和不幸太多了。但是,人不能總是生活在痛苦中,因為,那樣太折磨人了。我的承受能力比較強,傷痛來了,既來之則安之;哭天抹淚沒有用,旁人只能安慰你幾句,最后還是要自己扛著和調(diào)整心態(tài)。
談到“養(yǎng)生”,秦怡不假思索地說,如果一定要我說養(yǎng)生,很簡單,就是要有個健康的心態(tài)。人老是生理的自然規(guī)律,但心理上不要認(rèn)為自己老啦、不中用啦。秦怡說,正因為心態(tài)年輕,年輕時的生活和勞動習(xí)慣至今基本上沒有大的改變。在飲食上,雞鴨魚肉,天上飛的、水里游的我都吃,從不忌食;嘴巴過癮了,肚子感到飽了,我就??曜?。外出講課、聽報告、寫劇本、看戲、陪兒子繪畫,我整天忙里忙外地從不閑著,目的是活躍自己的身心,盡量享受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