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超
■ 利用平行光的會聚特點
實驗原理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在焦點處會聚,焦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
實驗器材凸透鏡、白紙板、刻度尺.
測量步驟1.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拿白紙板在它的另一側(cè)來回移動,直到紙上的光斑最小為止.
2.用刻度尺測出紙板到凸透鏡的距離D,則凸透鏡的焦距f=D.
實驗說明1.因為只有太陽光與凸透鏡的主光軸平行時,才能準確地確定焦點的位置,故操作時應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即讓太陽光垂直于凸透鏡,且白紙板與凸透鏡平行.
2.當紙上的光斑最小時,應保持凸透鏡、白紙板的相對靜止.
3.選用紙板而不用白紙的原因是白紙較軟,測量時不方便.
■ 利用凸透鏡成實像規(guī)律
實驗原理凸透鏡在成實像時,若物距等于2倍焦距,則像距也等于2倍焦距,且物與像等大.
實驗器材光具座、蠟燭、凸透鏡、光屏.
測量步驟1.在光具座上的中間位置固定好凸透鏡,兩側(cè)較遠處等距離放置點燃的蠟燭、光屏,調(diào)整蠟燭、凸透鏡、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將蠟燭和光屏等速向凸透鏡靠近,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實像.
3.測出光屏(或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D,則凸透鏡的焦距f= .
實驗說明1.該實驗若通過物像等大的方法來確定位置,不具有操作性,原因是蠟燭的火焰不方便測量大?。?/p>
2.在將蠟燭、光屏向凸透鏡靠近的過程中必須保證等距離移動,否則所確定的像距(或物距)就不等于2倍焦距.
■ 利用焦點的性質(zhì)
方法一
實驗原理當將物體置于凸透鏡的焦點上時,既不成實像也不成虛像.
實驗器材凸透鏡、刻度尺、書本.
測量步驟1.將凸透鏡靠近書本,通過凸透鏡觀察到放大正立的文字,然后將凸透鏡平行遠離書本,直到無法通過凸透鏡觀察到清晰放大的文字為止.
2.用刻度尺測量此時的書本與凸透鏡的距離D,則凸透鏡的焦距 f=D.
實驗說明1.觀察過程中應保持凸透鏡與書本平行.
2.當無法觀察文字時,應立即停止移動,此時,應保持凸透鏡與課本的相對靜止.
方法二
實驗原理對于凸透鏡而言,當將點光源置于凸透鏡的焦點位置時,折射光線將平行于主光軸.
實驗器材光具座、凸透鏡、帶小孔的光屏、蠟燭、平面鏡.
測量步驟1.在光具座上,從左至右依次放點燃的蠟燭、帶小孔的光屏、凸透鏡、平面鏡,調(diào)整高度,將蠟燭緊靠光屏,并將燭焰中心、光屏小孔、凸透鏡光心、平面鏡調(diào)整于同一高度,并保證它們與光具座垂直.
2.同時等速移動蠟燭和光屏,觀察到燭焰經(jīng)小孔射出的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平面鏡反射、又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成的光斑S′與小孔S恰好重合為止,如右圖所示.
3.從光具座上讀出光屏與凸透鏡的距離D,則凸透鏡的焦距 f=D.
實驗說明1.采用燭焰與帶小孔光屏的目的有二,一方面可以構造出點光源,另一方面可以承接像.
2.如果不用平面鏡的話,折射光線是否平行不好判斷,利用平面鏡恰好克服這一不足.
責任編輯程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