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承認學生個性的存在,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個性:應努力開拓寫作空間,充分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大膽鼓勵學生想象,使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吐真情、說真話,寫真事,充分體現(xiàn)他們各自的生活體驗、情感、思維和認識水平等,讓作文充滿個性活力。
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寫出具有獨特個性的習作來?筆者想從五個方面來談談。
一、內(nèi)容要求實
在教學中,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可以利用和創(chuàng)設以下兩種生活情境:
?。?)自然情境。杜甫《望岳》詩中說:“造化鐘神秀?!贝笞匀患辛藷o數(shù)神奇美妙的東西。教師要敢于打破“封閉式”的教學秩序,讓學生走出課堂,與絢麗多姿的大自然擁抱、親吻。孩子們在大自然中,可以觀察碧綠的原野、盛開的百花、飄香的果園,飄落的黃葉……這樣,既可以陶冶學生健康的情感,又可以使學生捕捉到豐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堪為一舉數(shù)得。
?。?)社會情境。我們要讓學生關注社會現(xiàn)實生活,要鼓勵他們切實做到:“眼多看,耳勤聽,口常開”。“眼多看”就是要孩子們經(jīng)常收看《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實話實說》等電視節(jié)目,觀看《中國少年報》《小學生語文報》《科技博覽》等報刊雜志,閱讀古今中外名著和童話小說等?!岸诼牎本褪亲尯⒆觽儓猿衷谡n余時間聽廣播節(jié)目,聽報告講座,聽民謠、諺語、笑話、聽相聲、小品、評書,聽商販巧舌簧地推銷商品,聽導游娓娓動聽地講解名勝。“口常開”就是要經(jīng)常組織孩子們廣泛開展點評名家作品、議論時事政治、暢談利弊得失、辨析美丑善惡、吟詠唐詩宋詞、背誦名篇佳作和即興演講比賽等活動。
二、情感要求真
真實,是作文的生命。作文要打動人,就必須反映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與情感。情感永遠伴隨著生命,越是真實的,就越是動人的,也越是鮮活的。作文有了真情實感,便有了鮮活的生命。求真實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作文中假話、空話、套話既蒙蔽自己,又欺騙別人,即使說起來滔滔不絕,那也是虛偽的。
“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讓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想寫啥就寫啥?!扒閯佣o發(fā)”。當喜怒哀樂各種情感沖擊心扉時,就可以拿起筆,盡情地一吐為快;當酸甜苦辣需要品嘗時,就可以放筆馳騁。不管字數(shù)多少,不管文采怎樣,只要心靈的活水無拘無束地流淌,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價值、精彩世界的魅力,那他們也就自然進入了寫作之境。
三、語言要求新
要寫出語言的個性美,一是寫出語言的新鮮美?;钣眯略~語,為文章增添生機與活力。二是寫出語言的靈動美。這種語言往往活潑靈動、個性鮮明,充滿審美張力。三是要寫出語言的意蘊美。這種語言凝練優(yōu)美、含蓄雋永。四是適當引用名言警句、詩詞歌賦,以增加文章的內(nèi)涵和文采。五是巧用修辭,妙用句式,加強對語言的包裝。當然,不需要我們老師去硬性規(guī)定,用什么語言來寫作文,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語言,并及時表揚,潛移默化地在孩子心中播下特色語言的種子,為學生語言的個性化開花結果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立意要求異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靈魂。要使立意充滿個性,充滿創(chuàng)意,可從下面著手:多一點對立意“公式”的否定。用蠟燭比喻老師,用蜜蜂象征勞動者,寫陽光總要聯(lián)系黨的關懷和母親的溫暖……這些立意公式“歷史悠久”,千篇一律,僵化陳舊,禁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扼殺了學生的個性,給學生作文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要敢于突破他人的慣性思維,“言人所未言”,“發(fā)人所未發(fā)”;多一點立意角度的選擇。在一次中考中,以“雪”為話題,在立意的角度上,大多數(shù)考生立意“贊雪”,贊雪的“潔白無瑕”、“大公無私”,這種思維是單一的正向思維,并無新意。只有一個考生逆向思維,立意“貶雪”,揭露雪的虛偽(掩蓋了事實,見不得陽光)、兇惡(依仗狂風,不可一世)、冷酷(千山枯寂,萬木蕭條)和懦弱(任人踐踏),這樣的立意就很有新意。結果,他的考場作文得了高分!可見,善于選擇新的角度思考,往往能出奇制勝。
五、形式要求多
小學階段的習作訓練主要有兩大類:紀實和想象。教學中,在讓學生寫命題、半命題作文的同時,要努力挖掘作文資源,嘗試采用多種形式,如通過仿寫、改寫、續(xù)寫、想象等,去拓寬學生作文思路。這樣,學生的作文顯得生動活潑,異彩紛呈,富有個性。讓我們給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靈感便會紛至沓來,學生一定會文思泉涌,妙筆生花,寫出文質兼美的佳作來。此外,表演作文,影像作文,素描作文,都不失為作文個性化訓練的好形式、好方法。
進行個性化作文教學訓練,只能引而導之,只能循序漸進,不能拔苗助長,不能操之過急。只有這樣,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創(chuàng)造性才能得以更好的發(fā)揮,我們的作文教學才會撥云見日,其樂無窮。天長日久,學生作文自有特色,為人自有個性。(責任編輯:張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