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我曾經想退選
【美】《時代》2008年12月29日
一年一度的《時代》周刊年度人物評選結果終于揭曉,美國候任總統奧巴馬最終擊敗保爾森、佩林、薩科齊、張藝謀等對手,拔得頭籌。《時代》周刊如此形容奧巴馬:“在有史以來最瘋狂的一場美國大選中,他克服了諸多困難:經驗的缺乏、奇特的名字、老辣的對手和種族的隔閡,成為美國第44任總統?!痹谥ゼ痈缃邮堋稌r代》采訪時,奧巴馬坦言大選過程中曾一度萌生退選的念頭,在大選中的很多時刻他曾認為自己會輸,包括獲勝的那天晚上。有一些為數不多的時候,他對自己的表現并不滿意,或者感覺在某種程度上自己在核心理念上做出了妥協。
當《時代》的記者問奧巴馬:“美國民眾面對的這場經濟衰退將會持續(xù)多久、將會有多嚴重”時,奧巴馬回答說:“我沒有占卜用的水晶球,預測經濟是經濟學家們的事。我想2009年會是困難的一年。如果我們正確應對,我有信心在2009年減少損失,在2010年,我們會看到經濟將重回上升的軌道?!?/p>
為什么愛音樂?
【英】《經濟學人》2008年12月20日
制作和消費音樂是經濟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人們被他人的歌聲包圍著,已經習以為常,而不到100年前,在家里哼唱、教堂的唱詩班和酒吧里的樂手幾乎是人們能聽到的所有音樂。是什么讓音樂使一個普通美國年輕人處于一種每日除睡眠外還聽1.5-2.5小時音樂的癲狂狀態(tài)?部分原因在于,流行歌詞中約有40%有關羅曼史、性關系和性行為,按照莎士比亞的理論,音樂至少是一種“愛情食物”,歌唱得好一定性感迷人。達爾文也認為人類的音樂也像其他動物所擁有的一些特性一樣具有求愛作用。美國的研究者認為,熱愛音樂是人類的天性,是在基因的作用之下;世界上有49%的人不能自拔地愛某一種音樂,而且還會遺傳。
全球精英
【美】《新聞周刊》2008年12月20日
美國《新聞周刊》評選出了世界上最具權勢的50個人,前10名分別是:奧巴馬、胡錦濤、薩科齊、伯南克、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里謝、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布朗、默克爾、普京和伊拉克什葉派領導人薩德爾。另外,朝鮮領導人金正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本拉登、達賴喇嘛、豐田公司社長渡邊捷昭等都獲選。美國《新聞周刊》指出,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將魅力定義為“存在于個體身上的一種品質,超出了普通人的品質標準,因而會被認為是超自然所賜,超凡的力量,或者至少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力量與品質”。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的支持者們都認為奧巴馬就有著這樣的魅力,奧巴馬面對的最大挑戰(zhàn)就是恢復信心和對美國政府進行改革,他將使全世界人民恢復對美國制度的信心。
亞伯拉罕
【德】《明鏡》 2008年12月20日
亞伯拉罕也許是第一個相信上帝的人,是先知摩西、耶穌和穆罕默德的祖先,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三個宗教的鼻祖,三教的教徒都為之頂禮膜拜,因此這三個宗教也被稱為“亞伯拉罕諸教”。但是這三個血脈相通的宗教教徒卻在歷史和現實中不斷互相殺戮,其中也包括對亞伯拉罕安息地希伯侖的爭奪。歷史上猶太人被羅馬人追殺;638年穆斯林在奧馬爾一世領導下在此建起了第一座清真寺;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將希伯侖命名為亞伯拉罕;穆斯林在重新獲得該地后,禁止猶太人和基督徒涉足,猶太人甚至不能在附近居??;“9?11”恐怖分子更是打著亞伯拉罕的旗號殉教。教皇本篤16世呼吁以亞伯拉罕為契機,促進宗教對話。
米歇爾-德魯克爾
【法】《巴黎競賽報》2008年12月24日
米歇爾-德魯克爾是法國電視二臺周日專題節(jié)目“快樂星期日”的主持人,其主持風格親切溫和又不失風趣幽默,極受法國觀眾喜愛。米歇爾去年出版了個人自傳體新書《拿你怎么辦呢?》,此書一經出版即登上全法暢銷書之列。在平安夜之際,為慶賀此書的發(fā)行量突破50萬冊,米歇爾的親庭成員們匯聚一堂,其中包括他的妻子、女兒、外甥女、侄女以及外孫女。
在慶祝會上,米歇爾向記者說起了他的家族。米歇爾出生于一個傳統的猶太人家庭,他的母親是奧地利的猶太人,父親是羅馬尼亞的猶太人。上個世紀60年代,米歇爾在巴黎開始發(fā)展個人事業(yè),為了陪伴和照顧兒子,他的母親也來到這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