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占
相傳五帝時期,顓項以正月為元,初一為旦。《爾雅·釋詁》解釋:“元,始也”,“旦,早也”??梢姡霸钡墓乓饧匆荒曛?,一日之晨。南朝梁人蕭子云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也含這個意思。
我國歷代對元旦命名繁多。《尚書》及東漢張衡《東京賦》等,均稱元旦為“元日”。魏人董勛《問禮俗》稱元旦為“雞日”,晉朝庾闡《揚都賦》稱元旦為“元辰”;傅玄《朝會賦》稱元旦為“元正”;北齊《元會大享歌皇夏辭》稱元旦為“元春”,庾信《庾子山集》稱元旦為“新年”。隋朝杜臺卿《玉燭寶典》稱元旦為“三元”;唐朝韓鄂《歲華紀麗》稱元旦為“端日”:唐德宗李適《元旦退朝觀軍仗歸營》稱元旦為“元朔”。此外,還有“正日”、“正旦”、“正朔”等稱法。他們大多根據(jù)“元”為始,“正”為年之初,“朔”為月之初之意。如“三元”之稱,即因元旦在年之初、月之始,故而有此稱。
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