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和諧新農村建設中農民利益表達機制探析

      2009-01-20 02:08李慧勇馬慧吉
      關鍵詞:農民

      李慧勇 馬慧吉

      摘要:構建和諧新農村的主體是農民,農民利益表達對于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農民利益表達還存在著表達積極性較低、表達渠道不甚暢通、有時出現(xiàn)失真現(xiàn)象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農村建設的進程。積極疏通利益表達渠道,加強利益表達的組織化建設,增強農民利益表達意識和能力,提高全社會對農民利益表達的認識,將有利于和諧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農民;利益表達機制;和諧新農村

      中圖分類號:F32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107(2009)06-0011-04

      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解決好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辈娬{指出,要“發(fā)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盵1]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出發(fā),深刻剖析當前農村地區(qū)形勢做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體現(xiàn)了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政治理念。構建和諧新農村的主體是農民,新農村建設必須圍繞農民的真實需求進行謀劃,根據農民的意愿加以改進。其中,農民利益表達機制是重要的途徑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農民利益表達機制,疏通利益表達渠道,規(guī)范農民利益表達行為,增強農民利益表達實效,對構建和諧新農村有著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農民利益表達對構建和諧新農村的現(xiàn)實意義

      馬克思說過,“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2]而要實現(xiàn)利益,就必須進行利益表達。利益表達,“就是一定的利益表達主體,為了實現(xiàn)既定的利益目標,通過一定渠道直接或間接地向利益表達客體反映情況、提出意見、主張利益,并以一定的方式來實現(xiàn)自身利益的政治參與過程”。[3]通俗地講,利益表達就是人們將自身的要求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達給政權機構的行為過程?!爱斈硞€集團或個人提出一項政治要求時,政治過程就開始了”。[4]政治過程“是由政治行為者在政治體系的輸入和輸出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一系列互動行為所構成的連續(xù)過程”[5],它包括利益表達、利益綜合、政策制定、政策實施、政策反饋與調節(jié)等環(huán)節(jié)。利益表達意味著政治過程的開始,政治過程只有經過利益表達才能運轉起來,政治過程的其他環(huán)節(jié)才能發(fā)生作用。沒有利益表達的刺激,政治系統(tǒng)就無法做出反應。正因為利益表達如此重要,各個政治主體都積極借助利益表達這一政治功能,試圖將自己的利益需求盡可能完整而準確地傳達給政治決策機構,以便其決策時,盡可能滿足自己的利益要求。

      利益表達是一定主體的政治行為,農民利益表達就是農民將自身的利益要求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達給政權機構的政治行為過程。農民利益表達關系到農村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程度,關系到涉農政策的制度化、科學化和民主化,關系到農村乃至整個國家政治生活的和諧。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農民在社會成員中占絕對優(yōu)勢,是最大的社會利益群體。目前,社會轉型加快,利益分化明顯,各個利益群體都在致力于自身利益的實現(xiàn)。農民利益表達是我國利益多元化的必然產物,是農民實現(xiàn)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對于發(fā)揮億萬農民主體作用,建設和諧新農村有著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農民利益表達是維護和增進農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利益表達是利益主體向政治體系提出自己的要求,影響政治系統(tǒng)的運行,使社會價值與資源的分配有利于自己的一種政治行為。維護和增進農民的切身利益是構建和諧新農村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只有農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有效維護和增進,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和諧新農村的構建中。而農民要實現(xiàn)其自身利益和保護自身利益不受侵害,關鍵就在于利益表達。農民通過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把自己的愿望、要求與主張反映到決策系統(tǒng)當中,影響政治決策,影響社會利益的分配,從而達到維護自身利益的目的。

      農民利益表達是基層政府合法性政治資源積累的重要途徑。政府在構建和諧新農村的進程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鶎诱菄艺叩膱?zhí)行者,是農民利益的協(xié)調者和整合者。如果農村基層政府的合法性遭到廣大農民的質疑,其權威必將受到削弱。必將影響基層政府的執(zhí)行力、號召力、調控力和整合力等,從而降低基層政府在構建和諧新農村中的主導作用?;鶎诱挥谐ㄩ_利益表達的大門,允許農民反映其利益訴求,并不斷采取措施加以解決,才能不斷地積累合法性政治資源,更好地引導農民構建和諧新農村。

      農民利益表達是保證農村政治社會穩(wěn)定的必要條件。構建和諧新農村,必須有一個良好的政治社會環(huán)境。農村政治社會的穩(wěn)定與否,將直接影響構建和諧新農村的順利進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農民的權利意識、利益意識不斷增強,開始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利益,更加注重利益表達,在利益訴求方面的要求已經由隱性層面浮現(xiàn)到顯性層面。如果農民不能有效、全面而深入地參與政治,進行利益表達,就有可能積聚起強烈的不滿情緒,繼而引發(fā)非制度化、非程序化的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的需求總是產生于利益失衡或利益沖突的時候,這時如果不開啟表達的大門,利益矛盾沒有解決,就會日積月累從而釀出更嚴重的危機”。[6]要保持農村社會的穩(wěn)定,就必須建立、健全能持續(xù)解決問題的農民利益表達機制。

      二、當前農民利益表達現(xiàn)狀與困境

      列寧說過:“世界不會滿足人,人決心以自己的行動來改變世界,從而實現(xiàn)其利益?!盵7]農民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其利益,必然要進行利益表達。當前我國農民利益表達較以前有了很大改觀,比如利益表達自覺性增強了,表達渠道拓寬了,反饋率提高了,等等。但從構建和諧新農村的高度來看,當前農民利益表達仍然面臨著一定的困境,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利益表達的積極性較低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地區(qū)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發(fā)展,農民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民主意識不斷增強,政治參與范圍不斷擴大,正逐步向現(xiàn)代農民的轉變跨進。但同時,由于受封建統(tǒng)治政治文化的慣性影響和代際傳播,一些農民仍具有愚昧、麻木、逆來順受等性格。相當一部分農民仍然缺乏自主意識、權利意識和表達意識,當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時,只是選擇忍氣吞聲,而不去進行利益表達?!叭绻裨谧约旱睦媸艿角址负蛽p失的情況下,缺乏足夠的表達意識,不去進行利益表達,那么他們的利益就難以從政府那里得到保護和增進。”[8]同時由于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社會關聯(lián)度差以及利益表達成本高等原因,許多農民不愿進行利益表達。農民的利益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和增進,和他們利益表達的積極性較低有很大的關系。

      (二)利益表達的渠道不夠暢通

      利益表達需要一定的渠道,通暢的利益表達渠道是各利益群體向政治系統(tǒng)表達自己利益訴求,影響政治系統(tǒng)制定政策的基礎。當前我國農民利益表達的渠道主要有:村民自治、選舉人大代表和信訪制度等。村民自治是農民利益表達的主渠道,按照村民自治制度,農民把自己的利益訴求反映到村委會,村委會再反映到政府,能夠有效地維護農民的利益。但在實際運行中,這一渠道存在諸多不暢通之處,比如村委會獨立性差,與地方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角色關系混亂,在一定意義上成了基層政府的下屬,扮演著鄉(xiāng)鎮(zhèn)政權代理人的角色。一些村干部只對“上”負責,不敢、也不愿反映農民意愿。選舉人大代表是農民利益表達的有效載體,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逐步實行城鄉(xiāng)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這對農民平等權利和利益的維護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部分農民人大代表在農民利益表達方面,并沒有起到其應盡的職責。人大代表的農民身份在一定意義上還只是停留在道德表態(tài)的層次,缺乏真正代表農民利益的能力和技能?!叭绻淼男袨榕c選民需求和希望沒有關系,那么這些選民事實上就沒有被代表?!盵9]信訪制度是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而創(chuàng)設的一種制度,它為農民利益表達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然而信訪制度在表達農民利益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一些信訪人員視上訪者為刁民,甚至用高壓手段對待上訪者;信訪立案數(shù)很小,許多信訪事件被無形地消化掉了,一些信件即使被批轉到有關部門也是“石沉大海”;信訪部門責重權輕,對產生信訪事項的機關督促的力度不夠。農民利益表達渠道的不暢,限制了農民表達權的行使,減弱了農民利益訴求與政治系統(tǒng)的溝通。

      (三)利益表達手段落后,且存在不規(guī)范之處

      當前農民集體維權、利益表達的方式主要有三種:(1)集體上訪,這是一種溫和的溝通性利益表達方式;(2)靜坐和示威,這是一種威脅性的抗爭行為;(3)集中鬧事,這是農民維權和進行利益表達的最后的、可能是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危險的對抗性方式。[10]由于表達渠道不甚暢通,加上法定渠道程序復雜、門檻高、成本大,當農民利益受損時,許多農民往往直接選擇非制度化手段來進行利益表達,比如通過集體圍攻基層政府、張貼大字報、聚眾鬧事、暴打工作人員等不規(guī)范的、無序的手段來宣泄不滿。這不僅難以有效地解決問題,反而會帶來諸多的社會負面效應,嚴重影響了農村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和政治穩(wěn)定,更談不上和諧新農村的構建。

      (四)利益表達有時出現(xiàn)失真現(xiàn)象

      受行政官僚機構中“報喜不報憂”、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等不良風氣的影響,某些基層政府工作人員為了所謂的“政績”,為了私利,不顧農民的感受,刻意篡改農民利益被侵害的案件,恣意改變農民的利益訴求。有的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待農民的利益表達,總認為農民正常的利益訴求是不合理的。同時,我國行政層級較多,受科層制的影響,農民的利益訴求需要逐級向上傳達。在傳達過程中,由于諸多原因,也會出現(xiàn)農民利益表達失真的現(xiàn)象。作為社會弱勢群體,大眾傳媒應該盡自己的社會責任,為他們傳聲,做他們利益的傳導者。但由于其獨立性、自主性不強,有些媒體為了不影響政府的形象與政績,不敢全面而真實地報道農民利益受侵事件。農民利益表達失真,不能真實地反映到政府決策過程當中,這是造成農民利益受損的一個重要原因。

      (五)利益表達缺乏組織依托

      亨廷頓認為,“組織是通往政治權力之路,也是穩(wěn)定的基礎,因而也是政治自由的前提”。[11]現(xiàn)代政治實踐證明,一個階層或利益集團利益表達的力度與有效性往往取決于自身的組織化程度。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后,各農戶在集體所有制下自耕自作,在生產積極性提高的同時,也逐漸變得相互分散、彼此隔離。農民的利益表達大部分是以個人或小團體的形式進行的,處于散漫的無組織狀態(tài)。這種利益表達,難以產生共同的聲音和合力,很難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關注。而且,利益表達需要一定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這對于個人來說是難以承受的。農民利益表達組織依托的缺失,意味著其利益表達缺乏足夠的份量,對決策無法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利益訴求影響力弱,使得農民在利益博弈中常處于不利地位?!霸谝粋€社會里,如果只有強勢群體的利益能夠得到維護,只有他們的訴求能夠有效表達,那就談不上是和諧社會,而是一個失衡的社會,是一個一邊倒的社會”。[12]

      三、和諧新農村建設中完善農民利益表達的對策思考

      農村是農民自己的家園,構建和諧新農村,農民的“話語權”更應該得到尊重和保障。當前農民利益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構建和諧新農村的步伐。完善農民利益表達機制,將其利益訴求納入到制度化軌道,是構建和諧新農村的必然選擇。

      (一)疏通利益表達渠道

      農民利益表達渠道存在不暢通之處,是農民利益表達受挫的重要原因,應該著力疏通農民利益表達渠道,為農民提供一個多層次、多渠道的利益表達平臺,使農民的利益訴求能夠順暢地傳輸?shù)较嚓P部門:(1)繼續(xù)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使村民自治真正成為農民利益表達的主渠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guī)定,認真理順村委會與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角色關系,同時加強對村委會領導選舉、村委會行使自治權等方面的監(jiān)督。(2)完善人代會制度,使人大代表的工作職業(yè)化,加強人大代表與農民之間的聯(lián)系,努力增加農民身份的人大代表的名額,逐步實行城鄉(xiāng)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對農民代表進行職業(yè)培訓和教育。(3)改革信訪制度,提高信訪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推行信訪回復制度,提高信訪立案率,加強與規(guī)范信訪部門的職能、權力。(4)簡化農民利益表達程序,降低農民利益表達門檻,減少農民利益表達成本,使農民利益表達能夠方便而快捷地進行。

      (二)加強農民利益表達的組織化建設

      農民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社會群體,但是,一個利益集團政治能量的大小,不僅取決于它的規(guī)模大小,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它的組織化水平的高低。要改善個體微弱的利益表達聲音,維護農民的自身利益,基本的解決途徑是培育新型的農村社會化組織,加強農民利益表達的組織化建設,為農民利益表達提供有效的組織載體。政府應支持和引導農民建立農民協(xié)會、專業(yè)協(xié)會和經濟合作組織等合法的非政府組織,并加強監(jiān)管,確保這些組織真正代表廣大農民的利益,切實反映農民的呼聲和意愿。同時,要規(guī)范農民利益表達,對蓄意尋滋鬧事、刻意擾亂農村政治社會秩序的不良分子要依法嚴懲,把農民利益表達納入到合理化、法制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軌道。

      (三)提高農民的利益表達意識和能力

      農民作為利益表達主體,首先必須重視自身的正當利益,積極地去表達自身利益訴求。而這關鍵在于提高農民的利益表達意識和能力:(1)加強農村文化教育等軟環(huán)境的建設,完善農村基本義務教育制度,加大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這有利于樹立起現(xiàn)代農民應具有的權力意識與利益意識,消除附庸意識,強化維權意識和利益表達意識,進而懂得如何依法爭取和維護自身的利益。(2)各級政府和公眾媒體,應該不斷加強宣傳教育力度,擴大農民的政治參與。通過政治社會化向農民灌輸政治參與價值,傳授相關的政治知識和技能,增加政治參與的有效性,鍛造出“政治人”所必需的政治能力,不斷提高參政技能。(3)徹底破除城鄉(xiāng)分割的二元社會體制,促使農民走出農村,積極融入到市場競爭當中,參與市場競爭。

      (四)提高全社會對農民利益表達的認識

      當前,全社會對農民利益表達的認識與實踐不足,是導致農民利益表達得不到足夠重視、利益表達失真、利益表達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傳輸以致利益受損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要提高全社會對農民利益表達重要性的認識:(1)加強對政府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加強與農民進行溝通與對話,真正了解農民意愿。(2)從對政府工作人員的選拔入手,積極從高校選拔優(yōu)秀的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到政府部門任職。他們從小生長在農村,對農村的狀況相當了解,知道并愿意反映農民的利益訴求。(3)提高大眾傳媒的社會責任感、獨立性和開放性,為農民利益表達提供輿論陣地,給予農民媒介話語權,引導農民通過新聞輿論發(fā)出自己的聲音。(4)組織專家學者積極深入農村開展實地調查,把農民的意愿真實而快速地反映到政府決策層。(5)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加強農村電網改造,使農民都能用上電、看上電視,了解國家最近出臺的相關政策,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加強農村道路建設,使農民能夠方便出行,更快捷的進行利益表達。

      參考文獻: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82.

      [3]姚望.當代中國利益表達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社會科學,2006(1):14-18.

      [4]阿爾蒙德.比較政治學:過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199.

      [5]施雪華.政治科學原理[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556.

      [6]扈兵.構建和諧農村的必由之路:完善農民利益表達渠道[J].文史博覽,2006(12):62-64.

      [7]列寧全集[M].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2.

      [8]朱光磊.當代中國各個階層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238.

      [9]戴維?米勒.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696.

      [10]李一平.城郊農民集體維權行動的緣起、方式與機理分析[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5(3):100-105.

      [11]塞繆爾?亨廷頓,瓊?納爾遜.難以抉擇——發(fā)展中國家的政治參與[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91.

      [12]金黎明.和諧社會與利益均衡[J].世紀橋,2006(10):25-26.

      猜你喜歡
      農民
      耕牛和農民
      秦末農民大起義教學設計
      訂單養(yǎng)殖能否促進農民增收
      訂單養(yǎng)殖能否促進農民增收
      農民
      取消農業(yè)戶口,農民還是“農民”嗎
      于海河的出身
      農民也需要充電
      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成員已達1200萬(等10則)
      做農民的貼心人
      湛江市| 天峻县| 白水县| 潜江市| 大化| 正蓝旗| 阜城县| 兴山县| 亚东县| 通道| 梧州市| 库车县| 平山县| 扎兰屯市| 扶绥县| 甘洛县| 泰兴市| 龙海市| 宁远县| 罗定市| 荔波县| 崇左市| 定结县| 新和县| 诸城市| 云阳县| 平和县| 瑞丽市| 岳阳县| 咸丰县| 林甸县| 耿马| 武山县| 郴州市| 依安县| 吴旗县| 公安县| 抚宁县| 竹山县| 黔南|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