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兒彎彎照九州。一直以來,神秘的月球,為眾人所向往。雖然上面荒涼無比,堪稱一片不毛之地,但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類就造訪過它。當時,美國宇航員在松軟的月壤上蹦蹦跳跳,活像袋鼠一樣。他們一邊照相,一邊傳回數(shù)據(jù),或者安裝儀器、拿著鏟子收集標本,忙得不亦樂乎。當然,在這中間,月球車的功勞不容小覷。這不僅是一種代步工具,更是月球活動考察和收集分析樣品的專用車輛。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fā)展,世界各國競相探月,各種樣式的月球車紛紛亮相,一時間好不熱鬧。于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月球車嘉年華勁爆上演。經(jīng)過激烈的角逐,誘人的獎項花落誰家?請看——
突出貢獻獎:“巡行者1號
獲獎理由:月上狂飆第一車
人氣指數(shù):★★★★★
想當年,前蘇聯(lián)把“月球車”1號送二月球。對此,美國科學家極不甘心,決定造個車車和“老大哥”一拼高下,就這樣,我誕生了,你看我,其實是一款四輪車,身長3米,寬1.8米,重209千克,盡管個頭不小,但月面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1/6,所以不會顯得很笨重。月球上更沒有空氣,自然不能使用汽油發(fā)動機,只得以電池為動力,最高時速可達16千米,再說一說我的輪胎吧,月球白天和黑夜的溫差很大,最高溫度130℃,最低溫度可至-170℃,這對輪胎的材料要求很高,用橡膠顯然不行。經(jīng)過試驗,輪胎是網(wǎng)眼式,用鋼琴線編織而成。
1971年7月31日,我和“阿波羅”15號的宇航員斯科特和艾爾文一道,開始了月面遨游,爬山越溝,對山脈、峽谷和火山口逐一考察。有一件事,至今記憶猶新。當我們行駛到一個名叫埃爾鮑隕石坑附近時,美國休斯頓的任務(wù)控制中心打開了車上的電視攝影機,把清晰的彩色圖像傳回地面,這樣,觀眾可以看到宇航員挑選和采集標本。他們興奮地喊道:“這里有的巖石可以供地質(zhì)研究用,非常漂亮的。”
我在月球上行駛大約6個小時,總計27.9千米。但由于設(shè)計上的瑕疵,在一次旅行中,我的前舵輪突然失靈,幸好按照設(shè)計,車是靠后輪驅(qū)動的,這樣才沒影響考察工作。真是虛驚一場。憑著出色的實力和良好的表現(xiàn),我在“阿波羅”工程中嶄露頭角,功成名就,從此揚名世界。
特別制作獎:“偵察兵”月球概念車
獲獎理由:嘗試人機配合
人氣指數(shù):★★★
美國亞利桑那州沙漠,烈日炎炎。兩名宇航員身穿白色宇航衣,正有條不紊地勘察地形、安裝和檢測科學設(shè)備、挖掘和收集樣本。不遠處,幾輛怪物車穿梭往來……可不要以為是在拍科幻電影,事實上,這是美國宇航局“沙漠鼠”探月項目中的一個鏡頭。這地方不說也罷,氣候惡劣,風沙狂暴不時來襲,荒涼之至,但在科學家眼里,卻是一片風水寶地,他們讓我們月球車實地演練,熱一下身,好為未來重返月球做準備。
看到了沒,那一款四輪電動車就是我,“偵察兵”。雖說只是一個樣機,但仍然制造得有板有眼的。一看就知道,乘坐起來,比前輩“巡行者1號”舒適得多。另外,我有3個機器人伙伴,一名是“運動員”,另一名是“半獸人”。它們是人和汽車結(jié)合體,別看模樣怪怪的,本事可不小,不僅能拆卸設(shè)備,還會搬運物品,在各種復(fù)雜的地形上都能安全行駛。厲害吧。而第三個機器人由地面控制中心遠程操控,直接負責對我跟蹤檢測。常言說,人心齊泰山移。沒錯,在未來的月球建設(shè)中,宇航員、月球車,還有機器人,都必須通力合作,擰成一股繩,月球基地才能早日建成。你說對不對?
最佳人氣獎:SPR迷你月球車
獲獎理由:拒絕太空服
人氣指數(shù):★★★★
如今這年頭,對車不僅要求安全,還要講究舒適。過去的老字輩,動力不夠強勁,行走的距離不過幾十千米,再加上沒有車廂保護,強烈的宇宙射線和無孔不入的月球塵埃,對宇航員構(gòu)成極大威脅。現(xiàn)在好了,看看我SPR!怎么樣,很像一輛架在6對輪子上的未來派小汽車吧?
與前輩們相比,我的制造技術(shù)要先進得多。你看,底盤采用模塊化設(shè)計,車輪可以原地轉(zhuǎn)向360度。底盤的上面,是一個密閉的車廂和一個駕駛室。在車廂里,有真皮座椅和床鋪,還裝有一扇大窗戶,對外面的景物可以一覽無余。而且,里面溫度適中,你只要穿著保暖的襯衫就可以。不過,在出艙采集巖石樣本時,可要記得穿上宇航服哦。
值得一提的是,車廂是獨立的,可以轉(zhuǎn)移到別的月球車上安裝,也可以和航天飛機對接。同時,這車廂還相當于一個帳篷,直接放在月球表面上就可以入住,真不愧為多用途的典范。這樣,不僅降低了維護和開發(fā)成本,還提高了易用性。作為新一代月球車,我SPR變得更實用。從基地外出考察,不再是幾個小時,而是半個月。夠長吧。使用電池工作,行進時速10千米,最遠距離可達1000千米。在所有的月球車中,我的這些數(shù)據(jù)表現(xiàn)相當了得,完全實現(xiàn)了一個新的跨越。由此看來,未來飛往火星探測,我也可以捷足先登了。
最佳創(chuàng)意獎:螃蟹“戰(zhàn)車”
獲獎理由:速度快,載重多,航程遠
人氣指數(shù):★★★★★
高科技就是要讓夢想變成現(xiàn)實。就說我金色“戰(zhàn)車”吧,乍一看,與第一代月球車可謂天壤之別。在設(shè)計時,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雖說也能夠搭載兩名宇航員,但宇航員不再坐著駕駛的,而是站著。這樣一輛月球車就可以多搭乘2名宇航員,最多可搭載7到8人。從開始研發(fā)到完工,只花了一年時間。仔細數(shù)數(shù),我有12個輪子,由2個電動馬達驅(qū)動,可兩級變速行駛,最高速度能達到每小時24千米,這樣的速度無人能及。不過,在月球上行駛并不是越快越好,因為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跑得越快,就會顛簸得越厲害。
在行走時,我可以側(cè)著走,像螃蟹那樣“橫行霸道”,同時還能前進和后退。另外,采用模塊化的設(shè)計,由鋼合金打造的車身,體重2041千克,可以承載更多的重量。這樣,不管是載客,還是運送小型密封的駕駛室和采樣設(shè)備,都很方便。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就能在未來的月球探測中大顯身手。你就拭目以待吧。
小編有話說:
當然,這幾種月球車,都還在開發(fā)研制當中。但是,人類一旦踏上月球,在上面建立永久基地,甚至建設(shè)月球城,開始定居生活,一定還會有更新奇的月球車出現(xiàn)。到那時。你可以駕著月球車,在月球上和伙伴們狂飆一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