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軒
一間被煙火熏得發(fā)黑的小屋,梁上的煙油凝結(jié)了厚厚的一層,幾條木制的凳子,一個不熄的火塘,來來去去的人講一些平平常常的事。每天都是煙霧繚繞的這間小屋承載著淳樸、恬靜和與世無爭的歡樂。
一截粗細(xì)適中的竹子,中間穿一根鐵棍,外面套上一塊控制高低的斜三角木板,下面吊一個包著厚厚煙垢的銅壺。每天,爺爺就在這銅壺煮沸的茶水里品嘗人生。
兒時的印象中,我每晚跟爺爺睡。每天天一亮,爺爺便起床了,不忙于洗漱,而是蹲坐在火塘邊,將前夜埋于灰中的通紅的火炭翻出來,架上柴燒著,然后將灌滿清水的小銅壺擱到上面燒。柴烘得很干,不一會兒銅壺內(nèi)的水便咝咝作響,差不多要開了。爺爺從火塘后的小臺子上拿起一個倒放著的小茶罐,用手掌輕輕地拍幾下,將里面粘著的茶葉和灰拍掉,然后將茶罐伸向火塘,用它的底撥開火炭,將其置于火炭上。
茶罐是常用的,烘熱的時候還能聞到茶葉的清香,到了一定的溫度,爺爺便將茶罐端起來,抓一把自家制的茶葉放進去,重新將茶罐置于炭火上烘。烘一會兒爺爺拿起來抖一抖,再烘,再拿起來抖一抖,等青煙微起的時候,那邊一直咝咝作響的銅壺沒了動靜,我知道水開了。這時水不時從壺嘴里噴出落到火上,啪啪作響。爺爺便提起銅壺將水沖進茶罐,頓時,一股濃濃的茶香飄滿小屋。那香沁人心脾,透入骨髓,就像爺爺?shù)囊簧?,雖然默默耕耘著,沒有什么大的作為,然而閑時看庭前花開花落,悶時看天上云卷云舒,自有屬于他的悠閑和快樂。
沖入開水后,茶罐里的水冒著白沫直往外翻,等稍稍平靜后,爺爺便將里面的茶水倒出一點洗杯子,洗過之后就將杯子放好,正式往里倒入茶水。然后爺爺就端起滾燙的茶杯,開始品嘗一天中的第一杯茶。聽著他將茶水喝入口后的咕嘟聲,我覺得挺新鮮,也想學(xué)著喝上一杯。但是爺爺給我倒的茶很少,他說:“不能喝太多,要適量。多了會醉的。”這醉,我慢慢長大后才品嘗到,那滋味確實很難受。
我記事時,爺爺已經(jīng)很少干重活,多數(shù)時間是領(lǐng)著我看家。有鄰家的老人來串門,我就見他們坐在火塘旁,講一些我不太懂的事,喝幾杯茶。
火塘是不熄的,每天都得燒很多柴。我曾經(jīng)問爺爺為什么火塘不會熄,爺爺摸摸我的頭,笑著說:“因為加了柴呀!要不斷地加柴,呵呵!”
土制的茶罐不耐用,我一不小心就會打壞,爺爺很心疼。記得有一個茶罐口破了,我?guī)状味枷氚阉拥?,爺爺卻舍不得,一直堅持用。那時候,搪瓷茶罐已經(jīng)逐漸取代了土罐,但爺爺仍用他那破舊的茶罐烤茶和泡茶,直到去世。
后來在爺爺?shù)膲烆^,我見到了幾個殘缺破舊的茶罐,那里面曾經(jīng)裝滿熱情、謙遜、平和與淡泊,但裝得最多的還是與世無爭的樸實。爺爺去了,火塘?xí)r燒時滅,再后來,火塘不見了。如今我在城市的鋼筋水泥樓間游走,卻始終忘不掉那火塘邊的茶罐和那清馨的茶香。
(作者系貴州省桐梓縣第一中學(xué)高一9班學(xué)生指導(dǎo)老師:婁明星)
點評
讀唐軒同學(xué)的《火塘邊的茶罐》,猶如品他爺爺茶罐里的茶:清香四溢。他以茶罐喻人,將爺爺?shù)囊簧鷿饪s在烤茶、泡茶和品茶中,將自己對爺爺?shù)母星槿谟诳M繞不散的茶香里。此文用平凡的事例寫出了自己對爺爺?shù)囊黄钋椋皇饽珔s動人心弦,稱得上一篇寫親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