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賢
小班的孩子最喜歡填色活動了,當他們得知自己要為可愛的福娃填色時,那股高興勁兒都寫在了臉上。由于福娃身上的顏色搭配較復雜,要求孩子們很細心,于是我不停地提醒大家:“每個福娃都有自己的衣服,小朋友們可不要涂錯顏色哦!”果然,大家都涂得十分認真,時而看看展示臺上的福娃玩具模型;時而拿起畫紙來問我:“老師,我涂得對吧?”
沒過多久,展示板上就陸續(xù)貼滿了孩子們完成的新作品。我環(huán)顧教室一周,發(fā)現(xiàn)小雨還在埋頭涂色。于是我安慰她:“別急,老師等你?!本驮谖艺χ碚故景鍟r,小雨忽然迅速跑到洗手間,拿了一塊濕手帕返回座位。小雨平時就是坐不住,做事沒耐心,需要不停地提醒才能完成一件事情。于是我生氣地說:“不要偷偷溜去玩,福娃還等著你為她穿上漂亮的衣服呢!”過一會兒,當我把目光再次停留在小雨身上時,竟發(fā)現(xiàn)她正在擰手帕,讓水滴在畫紙上。我頓時覺得這個孩子太調(diào)皮了,更讓我生氣的是,畫紙上被小雨弄出了一個顯眼的小洞洞。我一邊收起小雨的畫紙,一邊責怪說: “福娃覺得你太調(diào)皮了,她不請你畫了?!睕]想到,小雨竟放聲大哭起來,越哭越傷心。這與她一貫的表現(xiàn)截然相反,我有點不知所措,連忙問道:“告訴老師,為什么要在紙上弄一個洞洞呢?”小雨哽咽著回答:“我涂錯顏色了,想用濕手帕擦掉,可沒想到,這個紙竟然破了。”
原來,小雨一直在努力地把福娃的顏色涂好,可我卻把孩子身上的種種缺點牢記心間,并與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進行匹配。這種錯誤的思維方式,讓孩子流下了委屈的眼淚。一張洗爛的畫紙讓我幡然醒悟:我們對孩子在過去某一階段表現(xiàn)出的不良習慣進行批評改正后,應該及時在我們的記憶中抹掉它,只有這樣,當孩子下次犯錯時,我們才不會簡單地進行判斷,草率地下結論。教育的過程應該處處充滿和諧美,才能讓每個孩子擁有快樂的情緒,擁有正確的自我評價能力。所以,我們應該用積極的心態(tài)與孩子進行交往,讀懂孩子反常行為背后的原因,盡量不誤解孩子心中的那份積極上進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