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鋒
職業(yè)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勞動者。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職業(yè)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chuàng)造等方法來實現(xiàn)學習目標。傳統(tǒng)教學過于強調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而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是為了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習效果更有效,更有利學生的發(fā)展。
一、自主學習的具體分析
“自主學習”是指一定教學條件下,學生的高品質學習。根據(jù)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將“自主學習”的特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習的參與者有自己明確的學習目標,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從而使自己達成“想學”。第二,學習參與者由于有了“想學”的渴望和意志,在老師的指導下,會積極思考各種學習策略和發(fā)展策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學習,從而使自己達成“會學”。第三,學習參與者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感覺自己“能學”。第四,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jiān)控,并做出相應的調適,堅持努力學習,從而使自己達成“堅持學”。
二、自主學習教學教例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以中等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Excel電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之公式和函數(shù)》為例,說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提出問題
向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明確目標,向自主學習邁進第一步,利用問題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使學生“想學”,促使自主學習順利進行。
錯誤解決方法用計算器按要求進行計算,得出結果后填在表格中。這種解決方法的問題在于,如果一個學校有上千人,要用這種方法解決起來就困難了。由此,學生認識到必須學會利用計算機解決這問題,達到“想學”的目的。
2、分析問題
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結合課本或上網(wǎng)查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即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其“會學”,為自主學習奠定基礎。案例中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
公式和函數(shù)(SuM、AVERAGE和IF)。這樣的一堂課,既培養(yǎng)了學生閱讀課本能力、歸納課本知識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其上網(wǎng)查找資料的能力,從而使學生體驗了學習方法,初步達到“會學”的目的。
3課堂練習與講解
這一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為其搭建自主學習的舞臺,讓學生體驗從學習中獲得成就的積極情感因素,使學生相信自己“能學”。提出類似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練習,通過練習既可以鞏固所學習知識,又可以讓學生感到學習是拓展性的,多方面運用的。
4讓學生參與評價,為自主學習注入持久動力
學生能評價自己,會感到學習是快樂的,有成就感。知道了學習能解決生活中許多問題,學好本領的同時又能適應社會工作,能不想“堅持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