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家住農村,家里養(yǎng)了一群雞,其中有一只稀毛公雞個頭矮,長相齷齪,常遭到其它雞的欺負。
明子在城里上寄宿學校,這天放暑假,他來到雞欄前給雞喂食。一群雞都在搶食,這只稀毛公雞卻只是遠遠地看著,不敢上前。等到其它的雞吃飽喝足了,它才上前吃點剩食。明子就覺得奇怪,就問在鎮(zhèn)里工作的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輕描淡寫地說:“沒什么,物競天擇,弱肉強食,世間之事皆是如此。”
明子卻不服氣爸爸的話,他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里卻打了一個主意:他要讓稀毛公雞樹立起信心,并成為這群雞中的頭。
這么一想,明子就開始策劃了。第二天,他抓了一把谷子去了雞舍,扔了進去,然后隨手抄起一根竹竿在邊上候著。那群雞見到有人投食,就忽地圍了上去,還沒下嘴,明子就抄起竹竿一通亂打,那群雞頓時炸了營,四散逃去。過了一會,雞們經不住谷子的誘惑,又伸頭探腦地走了過來,明子又是一通打。
如此三番,那群雞就不敢再過來啄食了。
一會,那只稀毛公雞看見眾雞們都不上前吃食,覺得奇怪,就試探著走了過來,啄一下谷子,抬頭看一下身后的雞們和明子。在確認沒有威脅的情況下,稀毛雞這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好一會,它吃飽退到一邊后,明子這才放倒竹竿,讓那群雞過來啄食剩下的谷子。
一連幾天,明子都是用這樣的方法教訓那群雞的。雞們開始畏懼明子,準確地說,是畏懼他手中的那根竹竿。每次喂食,只要看見明子手中有這根竹竿,那群雞就會遠遠地躲著。只有等那只稀毛雞吃飽喝足了,竹竿也放倒了,那群雞才敢上前。
慢慢的,這只稀毛公雞也好像明白明子及他手中的竹竿就是自己的靠山,每次谷子入欄,它總會昂首挺胸地走過去,慢慢地啄食,一邊啄食還一邊威嚴地環(huán)視四周,一副領導的派頭。而且,它也開始欺負別的雞,常啄得別的雞頭上鮮血淋漓。那些雞看著雞欄邊的明子及竹竿,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樣子,此時,明子很是開心。
明子就要開學了,明子擔心稀毛公雞會遭到其它雞的報復,就將那根竹竿斜立在雞欄外邊,還叮囑父母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倒竹竿。父母問他是怎么回事,明子神秘地說:“那是稀毛雞的靠山哩?!?
暑假后的第一個星期天,明子急急忙忙地坐車回家。一進門,就直奔雞欄,卻不見了那根竹竿。明子的頭就嗡的大了,他意識到發(fā)生了什么。向雞欄內一看,果然,那只稀毛公雞已經不見了蹤影。
明子就去問媽媽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媽媽說:“那天,我跟你爸去你姥姥家,竹竿不知怎么就倒了,等我們回到家,那只稀毛雞已經被那群雞啄得渾身是血,很快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