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先
畫船橫倚煙溪半。春入吳山遍。
主人憑客且遲留,程入花溪遠遠。
數聲蘆葉,兩行霓袖,幾處成離宴。
紛紛歸騎亭皋晚。風順檣烏轉。
古今為別最消魂,因別有情須怨。
更獨自、盡上高臺望,望盡飛云斷。
〔賞析〕
全詞將作者慨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的無奈境況與暮春之景深深地交融在一起,工于鍛煉字句,體現(xiàn)了張詞宛轉悠然的主要藝術特色。全詞結構井然,層次分明,先景后情。上闕描述出作者與友人出游,小船停靠在霧氣迷蒙的溪澗,春色爬滿山間處處,向深處游走,蘆葦郁郁蔥蔥,美好的景色中竟有些蕭瑟的影子,作者不禁慨嘆,曾經的多少歡聲笑語,都已變成人已散去的空蕩宴席。告別時分,惟有情字讓轉身變得充滿哀怨。只有獨自登上高臺,望斷飛云,才能一抒心中遺憾。此詞寫景寓情,景中生情,景情難分,是為張先之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