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新
作為家長,應該在日常增強幼兒免疫力。這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它蘊含的內容很具體,包括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這樣才能增強幼兒免疫力,積極預防幼兒疾病發(fā)生。
第一則:春風穿衣要保暖
中國有句老話:“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闭€寒是春季的主角,晝夜溫差大,除風沙頻頻襲來,還有倒春寒、沙塵暴等小插曲。春季寶寶穿衣一定要暖和,不能穿得太少,以免受涼;寶寶春季進補,易生內熱,所以春季也不能在任何時候都穿得過多,以免寶寶上火,防止發(fā)生“寒包火”。這似乎很矛盾,既要穿暖和,又不能穿得過多,還要輕軟,以防限制寶寶活動,怎么辦得到呢?其實,你只需把隨身穿的衣服稍稍減點兒,在出門的時候再適當帶一件稍厚的衣服就可以了。老百姓說得好,冷不冷,帶衣裳;饑不饑,帶干糧。出門帶衣,冷了再添衣?!岸嗽?、亂穿衣”,根據(jù)氣候變化,隨時隨地給寶寶增減衣服,才能保證寶寶身體健康,提高免疫抗病能力。
第二則:春燥多喝白開水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它的重要性僅次于空氣。小兒時期體內水分相對比成人多,約占體重的70%~75%。水有5大功能:1.構成全身的組織;2.調節(jié)體溫;3.促進機體各系統(tǒng)新陳代謝的化學反應;4.充作各種物質的吸收、運輸及排泄的攜帶體;5.協(xié)助維持體內一切體液的正常滲透壓。水分夠了,寶寶才有免疫抗病能力。水的需要決定于機體的新陳代謝以及熱量的需要。此外,活動量、外界氣候和食物性質也影響水的需要量。水的來源不僅限于攝入的液體,還來自固體食物中的水分,以及食物氧化和組織細胞代謝所產生的水分。
入春,寶寶身體新陳代謝加快,熱量需要加大,活動量雖減少,水的需要量卻不會少,而且隨著食欲增加,多吃蛋白質和無機鹽食物后,水的需要量又會加大,加之春季干燥,需水量更大。所以,即便孩子口不渴,也要定時定量喝水。若按攝入熱量每100卡所需水分來計算,則小兒與成人幾乎沒有差別。若按體重計算,則年齡越小,需要的水分越多。
第三則:春涼睡覺要蓋嚴
人生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覺好,是一寶?!彼糜X,睡足覺,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防病能力。大家知道,人生病之后,乏力、愛睡覺,與一種名為胞壁酸的物質有關。研究人員從人的晨尿中可提取出這種物質,科學家稱其為睡眠物質,因為它既能催眠,又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當人發(fā)燒患病時,多多睡覺就會使體內胞壁酸分泌增多,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機能增強。所以,如果寶寶沒有充足的睡眠,免疫機能也會隨之降低。寶寶睡覺頭不能受風,腹不能著涼,足不能受冷,所以不要怕費事,要幫寶寶脫去外衣,蓋好棉被,但不要讓寶寶蒙頭睡覺。寶寶要睡好“子午覺”和“五更覺”,這樣才能長高身體;同時也要規(guī)則作息,這樣白天才有精神,不愛生病。
第四則:春塵莫忘洗手鼻
春暖花開,戶外活動增加。但要少帶寶寶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尤其是一些大型集會或者是在地下室建設的、不通風的超市。
每天歸來,早晚都要洗臉、洗手,還要洗鼻子。因為寶寶到人員密集的地方,有些物品難免有患感冒的人摸過,或有感冒病人噴出的飛沫附在表面。每次上廁所完畢,除了洗手外,一定還要清潔鼻子,春季更須如此。
原因有五:
1.中醫(yī)說肺開竅于鼻,即鼻子是呼吸系統(tǒng)的門戶。要想不得病,就要看好自家人,管好自家門,要愛護呼吸道的大門。
2.鼻腔是呼吸系統(tǒng)的“過濾器”、“加濕器”和“調溫器”,每天約有15000升空氣從鼻孔進出,容易干燥,積累灰塵。
3.隨著空氣流通,難免夾雜微生物病原。人們常說病從口入,實際上病從鼻入的機會要多得多。
4.鼻病與咳喘有時是同一個疾病的兩種表現(xiàn)。保護鼻子,治愈鼻病,就少犯咳喘。
5.冬季氣候干燥,液體攝入量往往不足,這樣就容易鼻干、鼻出血。所以要愛護寶寶的鼻子,經(jīng)常清潔寶寶的鼻子,按摩寶寶的鼻子。
Tips:洗按鼻子四步曲:
先洗鼻根,用雙手食指指腹由鼻根向下按摩,反復數(shù)次;二洗鼻翼,按摩迎香穴(鼻唇溝起始部),用指腹按壓旋捻數(shù)次;再擤鼻涕,洗鼻孔,輕挖里面鼻甲;最后清洗鼻下唇部,按摩人中穴(鼻唇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