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燕 張合錄
學習、交往、升學、就業(yè)等問題,以及社會轉型帶來的巨大的心理沖擊與考驗,會嚴重影響中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培養(yǎng)中學生心理健康是教育者必須關注和身體力行的事。本文將根據筆者自己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并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對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談幾點看法。
一、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
學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須的物質需要,安全需要,歸屬、交往和愛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這些需要的合理滿足是學生形成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條件。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滿足,缺乏自制力的學生,很容易受不健康或不正當誘因的影響,采取不恰當的方法和途徑求得滿足,這就會影響學生正常的發(fā)育和成長。
學校應當積極、自覺、充分發(fā)揮教育的功能,為全體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機遇,滿足學生共同的需要;又要注意個體需要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針對性地變換方法積極引導,使學生對自己的需要及滿足的正常途徑能有正確的認識。
二、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
指導要有預見性和超前性,是指學校針對中學生身心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或可能出現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采取適當的方式加以輔導,使學生對自己成長發(fā)育中必定或可能面臨的問題有所認識、有所準備,并以積極自覺的心態(tài)有效地面對。
三、對學生及時進行調治
由于身心發(fā)展和健康教育的復雜性,個體間的差異性和家庭生活、環(huán)境影響的多樣性,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其行為、性格和智力等因素迅速發(fā)展,且千變萬化,因此總會有少數或個別中學生出現心理問題,這就要求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及班主任和輔導員能根據有關知識,善于識別,及時發(fā)現,隨時與家長取得聯系,提供建議,及時送醫(yī)療性心理咨詢、心理治療機構,由專業(yè)人員及時有效地給予調節(jié)和治療。
四、教育學生珍惜無價的自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辱觀
世界上最名貴的服裝不是霓裳羽衣,而是知恥,惟有知恥才有自尊。
我們見過這樣一些學生,花著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不思進取,荒廢學業(yè),甚至打架斗毆,危害他人。教師應讓他們懂得這是一種恥辱,應像格林尼亞那樣幡然醒悟,奮起直追,學業(yè)有成。
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線,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門學問。老師要善于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在贊美聲中獲得動力,使他們懂得,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就要尊重他人,就要關注他人,就要善待他人。
五、要讓學生懂得人生需自立,自己的責任要自己負
自立是成長的過程,也是心理和道德品質的鍛煉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們日益強烈地希望自己能告別依賴,走向自立。我們要讓學生懂得:認為自己長大了,不受管束,隨心所欲,闖了禍又不敢承擔責任的做法絕對不是真正的自立。真正的自立就是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明確自己的責任,并勇于承擔,不斷完善自己,學會自尊自信,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與人和諧相處,關愛社會,勇于奉獻。
六、培養(yǎng)學生做情緒的主人,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讓生活充滿陽光與歡樂
情緒是一把雙刃劍,會帶給學生勇氣、信心和力量,也會使他們沖動、消極,甚至做出一些違背道德與法律的事情,所以對于情緒多變的中學生來說,教師更應該教會他們調控的方法。下面介紹幾種調控方法。
1.注意轉移法
當人的情緒激動時,為了使它不至于爆發(fā)和難以控制,可以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去。
2.環(huán)境調節(jié)法
環(huán)境對中學生的情緒和情感有一定的影響。某種情緒在一種情境中是積極的,在另一種情境中又可能是消極的。因此,改變中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也可以調節(jié)他們的情緒和情感。
3.態(tài)度調解法
中學生在進行復雜的學習活動時,情緒和情感的激活水平過高,容易形成干擾,使學習活動的效率下降。反之,在進行簡單學習活動時,情緒和情感的激活水平適度,不易形成干擾,則容易提高學習活動的效率。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這個重要性,注意自我情緒的調節(jié)。
4.合理宣泄法
中學生出現了消極的情緒和情感后,如果過分地壓抑自己,只會增加煩惱,不利于身心健康。如果教師能引導學生適時地宣泄,把消極的情緒或情感釋放出來,可以使學生緊張的情緒和情感得到緩解。
5.理智控制法
如果說情緒是奔騰的“洪水”,那么理智是一道堅固的“閘門”。我們要教育學生,情緒不好時,要調動理智這道“閘門”的力量,控制不良情緒,防止不良后果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