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波
作文不僅僅是寫文章的活動,而且是寫作個體體驗生活、參與實踐、探索世界、認識自我,從而用語言文字反映客觀現(xiàn)實,表達主觀情感的創(chuàng)造性表述過程。小學生作文有別于作家的文藝創(chuàng)作,也不同于科學工作者的學術(shù)論著。小學生作文屬于“習作”范疇,是學習寫作的初級階段,應該有人“扶”,有人“等”,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期望太高;只要小學生能用自己的筆描述見聞,傾吐情感,暢談感悟,展開想象,使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就可以。
一、以人為本,努力把教作文與教做人統(tǒng)一起來
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真正把學生看做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滿足他們求知和表達的欲望,引導他們樂學、勤寫,促其個性品格健康發(fā)展。
1、參與生活,認識自我。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及時記下見聞和感受,使他們在探索多彩世界的同時,認識自我,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的作文習慣。
2、體驗角色,超越自我。兒童喜歡或羨慕社會生活中的某些“角色”,就會對他們的工作感興趣,引導他們扮演角色,他們會樂此不疲。如讓他們以小記者、小編輯、小主持人的身份,參與調(diào)查采訪、編輯《手抄報》,主持廣播節(jié)目,那么他們就會在角色轉(zhuǎn)換過程中,體會不同角色的心理狀態(tài)、情感和價值觀念。這種遷移學習活動,會使學生在認識社會生活的同時,超越自我。
3、個性閱讀,豐富自我。讀是吸收,寫是表達。作文個性化,呼喚個性化閱讀。教師只有指導學生廣泛閱讀,才能實現(xiàn)“厚積而薄發(fā)”。個性化閱讀強調(diào)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溝通,讓他們在積累語言材料的實踐中,間接地認識世界,開拓視野,積淀文化底蘊,不斷地豐富自我。書讀多了,學生可以從中獲得精神享受、藝術(shù)熏陶和思路借鑒,動筆寫來思如泉涌,美詞佳句也會流出筆端,習作也就漸入佳境。
4、自由寫作.完善自我。習作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寫什么內(nèi)容,用什么體裁寫,用什么方式寫,應該由學生自己選擇。
二、打破條框,為學生營造自由習作的廣闊空間
1、習作命題要寬松。作文個性化,就是要引導學生寫出他們獨特的主觀感受和情感體驗。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習作命題必須貼近兒童的學習、生活、思想實際,并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閱歷及心理特點。這就要求我們不要憑自己的主觀意志設(shè)計那些束縛學生思想情感、捆綁學生手腳的習作命題,而要提倡自主命題、自由選題、獨立習作。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生活中的閃光點、希望點,以點燃兒童靈感的火花。
2、習作指導要少而精。習作前的作文指導,也叫作文臨場指導,教師總是不厭其煩地進行審題、立意、選材、編擬提綱等幾方面評說細講。限制之多,目標之高,學生難以達到,這不僅束縛了學生的手腳,也影響了學生情感的順暢傾訴,同時又占了大量的習作時間。因此,我們提倡習作指導要少而精,把習作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習作。教師的指導應貫穿于命題、指導、評改全過程,或提示,或點撥,或個別談話,或面批面改,更重要的是加強平時的觀察指導,認識生活的指導,語言表達的指導。那么學生在習作時就會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情可抒。
三、減壓放權(quán),鼓勵小學生成為作文的真正主人
所謂“減壓”,就是要減輕學生過重的心理壓力,諸如審題的困惑,立意的迷茫、構(gòu)思的焦慮等。在學生眼里,教材的編者是“考官”,教師是“裁判”,學生只好依樣畫葫蘆——“遵命作文”,習作者沒有自主權(quán)。只有放權(quán),才能解放學生,減輕學生心理壓力。
1、放寫作權(quán)。寫什么,怎樣寫,這是學生自己的權(quán)力,不一定受教材的制約。學生應該有廣泛選擇的權(quán)力,讓學生寫想寫的事、想說的話、想抒的情。小學生用文字記錄著自己的觀察和體驗,在自己的生活中采集屬于他們自己的各式各樣的“貝殼”,自然會感受到習作的個人意義,也會體會到做生活的主人、做習作的主人那份快樂。
2、放修改權(quán)。大凡好的文章都是改出來的。修改自己的習作,實際上是繼續(xù)積累語言文字、學習構(gòu)思、升華情感的過程。因此,我們的作文批改過程應該是師生心理重新定位的過程,教師不是“裁判員”,而是參與師生民主評改的“首席”,要把著力點放在引導學生會評改自己作文的目標上來,作文評改權(quán)才能逐步還給學生自己。
3、放發(fā)表權(quán)。發(fā)表欲強是學生共有的心理。我們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發(fā)表機會。如編寫《手抄報》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兼作者、編者、讀者于一身,在角色交際的實踐活動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分享成功的快樂,又實現(xiàn)了相互溝通、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總之,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這不僅是教作文,也是教“做人”。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蓖瑫r提倡學生張揚個性,寫出個性化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