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ip Mattens HusserlMArchives, Leuven
Meaning and Language: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s
2008, 333pp.
Hardcover
ISBN:9781402083303
F.馬特恩斯編
新的思想需要新的語言,這是來自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創(chuàng)始人伊曼努爾?康德(1724-1804)在他的“對第二批判介紹”一文中傳達的信息。本書的開篇是編輯撰寫的,標題為“介紹性評論:胡塞爾思想中語言的新觀點”。加之本書中收集的論文中多次提及胡塞爾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對德國哲學家胡塞爾(E.Edniuncl Husserl)(1858-1938)的生平和學術工作做一簡介。
胡塞爾是20世紀現(xiàn)象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猶太人,生于奧地利,他最初學習數(shù)學及物理,1881年獲得博士學位,后師從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F.布倫塔(1838-1917)學習哲學,并先后在德國哈雷、哥庭根和弗萊堡大學任教,他一生有大量著述。他的哲學思想的發(fā)展大致分為三個時期:1900年以前的前現(xiàn)象學時期,1901至1913的現(xiàn)象學前期和1913年以后的現(xiàn)象學后期,這是第一本論文選集,它提供了現(xiàn)象學是怎樣與語言有關的大范圍描述。它包含了對胡塞爾思想中有關語言新觀點的深入研究以及對原本現(xiàn)象學的研究。
本書一共收集了14篇論文,其中8篇是用英文寫的,5篇是用德文寫的,1篇是用法文寫的。共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胡塞爾的語言與意義觀點,由6篇深入研究的論文組成,聚焦在由胡塞爾的著作產(chǎn)生的特殊問題。第二部分對在經(jīng)驗和思維方面語言建設性作用的思考,包括4篇原創(chuàng)性的短論文,它們?yōu)榱怂季S和經(jīng)驗自身的發(fā)展探究了語言的建設性作用。第三部分現(xiàn)象學及其語言,這4篇論文解決了若干有關現(xiàn)象學對語言關系的偏見。
本書是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新現(xiàn)象學運動》叢書的第187卷,可供從事現(xiàn)象學研究的哲學家及研究生閱讀。
胡光華,高級軟件工程師
(原中國科學院物理學研究所)
Hu Guanghua, 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Former Institute of Physics,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