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東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以寥寥數(shù)語記載了秦始皇和巴地寡婦清之間的故事。其文日:“而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shù)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yè),用財自衛(wèi),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筑女懷清臺。夫倮鄙人牧長,清窮鄉(xiāng)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一個是叱咤風云,囊括四海,君臨天下的皇帝;另一個是專門從事丹砂開采經(jīng)銷的巴地寡婦。前者為什么會對一個身處偏遠之地的婦人如此優(yōu)渥有加,恩寵至極呢?
一
關于秦始皇厚待尊獎寡婦清的原因,自司馬遷以來,就有種種解釋和猜測,歸納一下,主要有幾種說法:富有說、上層說、捐資說、水銀說、巫醫(yī)說、重商說。現(xiàn)對各種說法稍加辨析。
第一種說法認為巴寡婦清受尊重是因為家富有財。所謂“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東漢的崔是也說:“烏氏以牧量致財,寵比諸侯;寡婦清以攻丹殖業(yè),禮以國賓?!币牬恍┭芯空咭渤执丝捶ā_@一看法并不成立。秦始皇富有天下,還會羨慕一個私人工商業(yè)者嗎?秦代的大商人絕不僅僅只有巴寡婦一人,比她富有的也不在少數(shù)。就巴、蜀而言,當時有很多名聞全國的大工商業(yè)者,如程鄭氏、蜀卓氏等,按資產(chǎn)論他們絕不比巴寡婦清少:蜀卓氏“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獵之樂,擬于人君?!背锑嵤稀案慧渴稀?。巴寡婦清雖有丹穴之利,但未必很富有。史書說她“擅其利數(shù)世,家亦不訾?!薄妒酚浾x》解釋此語云:“一云清多以財餉遺四方,用衛(wèi)其業(yè),故財亦不多積聚?!鼻逵秘斪孕l(wèi)守業(yè),家訾未必很多。秦始皇一貫推行抑商政策,對私人工商業(yè)者進行打擊、限制。他不尊獎其他大工商業(yè)者,而獨尊巴寡婦清,僅用巴寡婦清富有來解釋很難成立。
第二種說法認為巴寡婦清是商人中的上層,故受到秦始皇的保護和尊重。這同樣不能成立。從史實看,秦統(tǒng)一后,原六國地區(qū)的大工商業(yè)者很多,但他們非但不屬于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得不到秦始皇的保護,反而還受到秦的打擊。他們的財產(chǎn)被剝奪,被強行遷離故土,稱為“遷虜”。蜀卓氏、程鄭氏就是從齊、趙遷往巴蜀的。他們都有著痛苦的經(jīng)歷。秦始皇還“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戶”。這些豪富都被剝奪財產(chǎn),放到眼皮底下監(jiān)控起來。在秦國,私人工商業(yè)者的社會地位很低,秦律中規(guī)定了種種限制政策。這些政策并沒有因大、小工商業(yè)者而不同,大工商業(yè)者往往還是國家打擊的重點。
第三種說法認為巴寡婦清捐款助軍,資助秦始皇修長城,故受到尊獎。日本學者中井積德認為“雖稱始皇帝,而是事蓋在未并吞之時,故軍興有資于其力也,非徒嘉其富厚?!眹鴥扔腥艘罁?jù)民間傳說,認為巴寡婦清晚年將自己的全部財富捐給長城工程。捐資說并無史實依據(jù),系猜測附會,不足為據(jù)。
第四種說法認為,秦始皇修建驪山陵需要大量水銀,巴寡婦清為秦始皇提供了大量所需的朱砂和水銀,故得尊敬。有專家研究認為,秦始皇陵地宮灌注水銀多達一百噸。這些水銀從何而來呢?從當時丹砂產(chǎn)地和擁有量來分析,出產(chǎn)丹砂之地除巴地外,貴州的桐梓、思南、德江等地,陜西的洵陽、略陽、山陽、鳳縣等地都開采時間較早?!八?,我們絕不能排除地處秦地、采運均稱便宜的這些地方采汞的可能性?!卑凸褘D清為秦陵地宮提供了朱砂和水銀,但并不是唯一來源。因此,單憑巴寡婦清能提供丹砂來推測其受秦始皇禮遇之因雖有一定道理,但還不夠充分。
第五種說法認為巴寡婦清是懂得神仙方術的女巫,對丹砂的養(yǎng)生功用十分了解,能用丹砂制長生不老藥,適應了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的需要,故深得秦始皇尊獎。說巴寡婦清了解丹砂的養(yǎng)生功用,這應該沒有問題,因為她多年從事丹砂開采冶煉;但說她是女巫醫(yī),則不能成立。持這種看法的人對“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這句話有一種誤解。認為貞婦是女貞人,即女巫醫(yī)。這里關鍵在于“貞婦”不是女巫。貞是忠貞、貞良、貞潔之意。在秦刻石中。多次這樣使用貞字,如“有子而嫁,背死不貞”,“奸邪不容,皆務貞良”?!岸蘸秃谩懩惺ァ??!柏憢D”指的就是守貞潔的婦女。因此,此說不成立。
第六種說法認為是秦始皇為了發(fā)展私人工商業(yè),鼓勵尊重工商業(yè)者。翦伯贊在其《秦漢史》中以秦對巴寡婦清的尊獎為證,說:“秦代政府,一方面有計劃地繁榮城市經(jīng)濟,另一方面又執(zhí)行一種對商業(yè)的鼓勵政策。”張傳璽也說“始皇對于大商人也很尊敬……這樣的作法也鼓勵了商業(yè)的發(fā)展。”這一看法關涉到對秦工商政策的理解。重農(nóng)抑商是秦自商鞅變法以來的基本國策。在秦的治國思想中,無論是《商君書》還是《韓非子》都主張重本抑末。對于那些不通過農(nóng)耕獲利的商賈、游士、技藝者都要予以嚴厲的限制和打擊,“令商賈技巧之人無繁”。韓非子更把從事工商之人視為五囊,“夫明主治國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舍)本務而趨末作。”法家的這一思想,直接為秦始皇所繼承。秦政府為了打擊私人工商業(yè)者,給他們另立“市籍”,降低其社會地位,列為謫戍的對象,甚至連其子孫也不放過。秦之謫戍,“先發(fā)吏有謫及贅婿、賈人,后以嘗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嘗有市籍者,后人間取共左”,可見秦對工商業(yè)者的歧視。秦統(tǒng)一六國前后,一直實行遷徙六國貴族、豪民、大工商業(yè)者的措施。秦始皇在二十八年(前219)東巡刻石又重申“上農(nóng)除末”。可見,秦的抑商政策一直沒改變。說秦始皇尊獎巴寡婦清是為了發(fā)展私人工商業(yè),是欠考慮的。上述說法或依史實推論,或為臆測,雖各有一些道理,但均未觸及問題的本質。
二
倘細析史料,實際不難發(fā)現(xiàn)秦始皇尊獎巴寡婦清有其深層的原因。巴寡婦清終生守寡未嫁,“能守其業(yè),用財自衛(wèi),不見侵犯?!彼抉R遷這里指出,秦始皇之所以在意巴寡婦清,其實不是她多有財富,也不是丹砂問題,而是貞節(jié)。秦始皇認為她是清貞之婦而十分敬重她,為其筑女懷清臺,把她作為封建道德榜樣來尊獎。秦始皇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與當時秦國的倫理風俗有關。春秋時期,秦國經(jīng)濟落后,地處西北邊陲,與戎狄同俗,尤其在男女關系上并不嚴格。至戰(zhàn)國時,秦俗并無多大改變,商鞅變法時曾說:“秦戎狄之教,父子撫別,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為男女之別。”嗬子說秦“父子之義,夫婦之別,不如齊魯?!薄扒厝思腋蛔訅褎t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抱哺其子,與公并居。婦姑不相悅,則反唇而相稽。”秦人在倫理道德上的約束并不十分嚴格,宮中淫亂之風成俗,著名的宣太后就長期與戎人通奸。民間淫亂之風更甚,秦簡《日書》載:“取(娶)妻,男子愛。生字亡者,人意之”,“取妻,妻不到以(已)生子”。在《睡虎地秦墓竹簡》中,就有多處關于女子逃夫、私奔、淫亂的記載。
非但秦國風俗不純正,其它諸侯國風俗人倫亦純雜不一?!捌邍愖?,諸侯制法,各殊風俗”?!稘h書·地理志》記各地風俗,列數(shù)趙、中山、衛(wèi)、鄭、秦、
巴、蜀等地淫風盛行?!摆w、中山地薄人眾,猶有沙丘紂淫亂余民……作奸巧,多弄物,為倡優(yōu)。女子……游媚富貴,遍諸侯之后宮?!毖嗟亍百e客相過,以婦侍宿,嫁取之夕,男女無別,反以為榮。后稍頗止,然終未改。”衛(wèi)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會,聲色生焉,故俗稱鄭、衛(wèi)之音?!卑汀⑹竦囟噙w人、豪富,風俗不純,奢侈淫佚。“巴、蜀、廣漢本南夷……而輕易淫佚……未能篤信道德”;“而漢中淫佚、枝柱,與巴、蜀同俗?!蹦峡ひ唷班l(xiāng)俗淫佚之民不止”。㈣
秦滅六國后,秦始皇實行一系列統(tǒng)一措施,統(tǒng)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針對各地民風鄉(xiāng)俗倫理道德各異情況,特別注意整飭風俗,以達到“行同倫”,統(tǒng)一倫理道德規(guī)范。秦始皇多次出巡各地,所到之所刻石頌功,反復強調整飭民風。如泰山刻石有“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尊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凈,施于后嗣”;瑯邪刻石有“匡傷異俗,陵水經(jīng)地?!薄凹樾安蝗?,皆務貞良”;碣石刻石有“男樂其疇,女修其業(yè),事各有序”;會稽刻石有“宣省心俗,黔首齊莊”,“兼聽萬事,遠近華清”,“飾省宣義,有子而嫁,背死不貞。防隔內外,禁止淫佚,男女挈誠。夫為寄狠,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成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風,蒙被休經(jīng)。皆遵度軌,和安敦勉,莫不順令?!鼻厥蓟首皙劙凸褘D清正是在這種社會風氣背景下發(fā)生的,是針對各地風俗進行的;意在通過整飭風俗達到社會風俗純正,強化倫理道德,永保太平。
秦始皇如此重視倫理道德,強調婦女的貞節(jié),除了整飭風俗外,還另有其心理原因。秦始皇的家庭和他的出身傳說對他的心理影響很大。據(jù)載,秦始皇的母親早寡,與呂不韋通奸多年,當時就有秦始皇是呂不韋私生子的傳說;后又與繆毒淫亂,“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母后的淫亂行為對少年贏政的心理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他痛限太后的淫亂,由此在其深層意識中仇恨所有的淫亂行為。在這種心理影響下,秦始皇甚至囚禁太后,殺死太后所生的兩個兒子。他制定了許多嚴懲淫亂行為的法律,規(guī)定“夫為寄狠,殺之無罪”。在秦律中,對婦女改嫁是歧視的。秦簡附《魏戶律》云:“自今從來,假門逆呂(旅),贅婿后父,勿令為戶,勿鼠(予)田宇?!彼^后父,指的是招贅于有子寡婦的男子,實際是贅婿的一種;而寡婦“有子而嫁,背死不貞”,違背了封建倫理道德。秦律將此條魏律附于其后,說明它是適用于秦的。巴寡婦清既沒有改嫁,也沒有招贅,完全符合秦始皇提倡的倫理道德的要求,自然要受到褒獎。
我認為巴寡婦清的“清”是秦始皇所賜嘉號。從文化學看,“清”具有道德審美文化含義。清原于水,水具有滌蕩污濁之功能,因此是純潔之象征。水清則具有鑒的功能,“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水清可鑒便具有道德文化意義。這種觀念在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形成。當時多用“清”形容人與事物的美好;尤其用以形容理想人格,如“清直”、“清白”、“清節(jié)”、“清貞”、“清靜”、“清素”、“清雅”等。清之所以美,在于其直、白、貞、靜。秦始皇刻石中多次用“清”強調人倫道德,將“清”與民風倫理相聯(lián)系,“男女禮順……靡不清凈”,“遠近畢清”,“禁止淫泱,男女挈誠……咸華廉清。”“氣之清者為神,人之清者為賢”。清不僅是一種思想意識,更是一種文化心理和精神力量,“一言以蔽之,公理信仰,純潔人格,平靜心態(tài),三者交合而成為‘清美思想的邏輯起點”。秦始皇特別重視“清”、“貞”,認為是人的美好品質的表現(xiàn)?!侗饼R書·羊烈傳》曰:“名德學行,百世傳美,且男清女貞,足以相冠?!鼻厥蓟首皙劙凸褘D是因為她貞而清,符合倫理道德要求?!妒酚浾x》引《括地志》云:“寡婦清臺山俗名貞女山,在涪州永安縣東北七十里也?!鼻厥蓟寿n巴寡婦名為清,以為貞婦,筑懷清臺,實際上是為其立牌坊,表彰其貞節(jié),以導化各地淫邪之風,進而統(tǒng)一倫理道德,最終達到“行同倫”。
三
筆者看到時下一些文章按照現(xiàn)代人的想法與市井話語去解釋巴寡婦清,總有一種油膩的感覺。有人認為巴寡婦清靠女色獲得秦始皇寵信,把巴寡婦說成了靠姿色取悅秦始皇的俗商。巴清一直寡居未嫁,少不了有人要打她的注意。她能夠做到“用財自衛(wèi),不見侵犯”,證明她是個膽識和智慧非凡的女性。有人說她擁有一支上千人的私人武裝,這也缺乏根據(jù)。離她不遠的蜀卓氏“富至僮千人”,這僮千人不是家兵,而是僮仆奴隸。依此可以說巴寡婦清也有上千的僮仆奴隸還是成立的。有人說秦始皇將巴寡婦清迎到咸陽客居以頤養(yǎng)天年,這是對史料誤讀所造成?!扒鼗实垡詾樨憢D而客之”的“客”乃以客禮相待之意,并非請到成陽客居。由史料的誤讀便引出更多的猜想,說巴寡婦清在咸陽安度晚年,死后秦始皇將其送回老家安葬。這樣研究歷史似乎有些想當然了,還是讓我們回到歷史本身吧!
巴寡婦清是個很有能力的私人工商業(yè)者。她寡而未嫁,用自己的智慧守住祖業(yè)。在那個時代,她是個遵守女規(guī)道德的清美忠貞之女,因此受到秦始皇的尊重,并彪炳史冊。
作者:渤海大學歷史系(錦州)教授、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