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海各區(qū)縣教育局向社會作出一系列“減負”承諾,并立下軍令狀:教師若“減負”不力,可能被調離工作崗位。
學生負擔始終減不下來,原因之一便是教師對作業(yè)不加選擇不加設計,在教學實踐中布置了大量不必要的作業(yè)。為此,新學期各區(qū)教育局都明確要求,凡是布置給學生的作業(yè),教師必須先做一遍,以親身體驗難易程度和耗時情況?!耙尳處焷頌閷W生選擇試題,而不是學生自己去做大量試題?!?/p>
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為何總是減不下來?素質教育的推進為何總是舉步維艱?盧灣區(qū)教育局局長唐海寶一針見血地指出:“因為我們始終不敢破釜沉舟地真正還素質教育以時間和空間,不敢調整課時,不敢打開校門,不敢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利,這樣素質教育自然無法闊步向前?!毙聦W期伊始,盧灣區(qū)將調整課時安排,確立每周五為“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日”,每周五的下午,讓中小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開展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并舉的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
閘北區(qū)教育局局長顧筱璞告訴記者,本學期開始,“減負”將作為一項重要考核指標,對校長、教師和學校提出具體要求。不僅校長是“減負”的第一責任人?!皽p負”考評還面向一線的每一位教師。對違反教學規(guī)律、教學不認真、效益低下、學生反響強烈、家長不滿意的教師要進行嚴肅批評,對經過教育仍無改觀的教師,將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直至調離教師崗位。
(《新聞晨報》2009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