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旭艷
【摘 要】身邊的自然風光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份資料。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課文《荷花》文筆極美,故筆者以此為契機,在課堂教學之后,做了本次綜合實踐活動。
【關鍵詞】語文 綜合性學習 活動方案
一、教材依據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12課《荷花》。
二、設計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各地區(qū)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p>
身邊的自然風光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份資料。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有《荷花》這篇課文,文筆極美,故以此為契機,在課堂教學之后,做本次綜合實踐活動。嘗試著讓孩子了解荷花,走進荷花,并且學習一些關于荷花的名詩名篇,進一步感受祖國厚實的文化底蘊。這樣在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也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身邊語文的樂趣。
學生在學習課文《荷花》時,就會主動上網收集資料,但發(fā)現孩子們的資料五花八門。在他們看來,手頭上收集到了一大堆資料就已經沾沾自喜,收集完后就算了。那么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如何讓孩子利用起自己手頭的資料,并且來拓展資料。因此,這次活動課的著眼點在于對資料的理解、運用,而不是對資料的收集。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1)嘗試收集資料,整理資料、運用資料的過程,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2)培養(yǎng)觀察、傾聽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進一步了解荷花,走進荷花,知道與荷花相關的一些古詩文,了解名詩名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學習身邊語文的樂趣,進一步感受祖國厚實的文化底蘊。
四、教學重點
進一步了解荷花,走進荷花。
五、教學難點
對資料的理解、運用,而不僅僅是對資料的收集。
六、教學準備
學生:(1)收集關于荷花的資料。(2)閱讀收集到的資料,針對自己感興趣的資料,精心準備。
教師:(1)根據教學過程設計制作課件,將學生收集到的有關資料加以歸類,放入課件,便于點擊呈現。(2)學習有關荷花的資料,準備與學生共同交流。
七、教學過程
1.看圖揭題——“小荷才露尖尖角”
(1)(出示幻燈片一)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一幅圖,你能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嗎?
(2)由這幅圖,你聯(lián)想到了哪句詩?(隨之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
(3)上星期,我們剛剛學完《荷花》這一課,課后,大家收集了許多資料。今天,我們就以“小荷才露尖尖角”為題,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讓我們進一步了解荷花,走進荷花。
2.賞荷——“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我們的第一版塊是“賞荷”。
(2)(出示幻燈片二)這幅圖,你覺得可以用哪句詩來形容?
出示: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齊讀)
(3)這句詩是楊萬里在欣賞六月的西湖時,被美麗的荷花所陶醉,所以發(fā)出如此贊嘆。課文《荷花》中,葉圣陶爺爺也向我們描繪了一池白荷花的美景。其實,荷花品種豐富,色彩絢麗。一些同學收集到了許多荷花美景圖,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4)部分學生向大家展示各種形態(tài)的荷花,并用幾句話介紹。
(5)荷花美,它的傳說也美。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荷花美麗的傳說。
(部分學生講荷花的傳說)
3.品荷——“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1)欣賞完了這么美的荷花和傳說,下面,讓我們進入第二版塊:品荷(出示幻燈片三)。
(2)出示畫中詩: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老師領讀)
(3)問:這首詩描寫了荷花的哪些部分?
(4)荷花有哪幾部分組成?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5)聽說,“荷花渾身都是寶”。你準備了哪些資料來向大家展示和證明呢?
讀讀資料介紹。
展示實物,如荷葉、蓮蓬、蓮子、蓮藕等。
邀請大家品嘗你準備的,用荷花的各個部分烹制成的美味佳肴,并介紹它們的營養(yǎng)和藥用價值。
4.詠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宋朝周敦頤曾贊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句詩贊美了荷花的純潔高尚。
(2)我們今天的最后版塊,就是:詠荷(出示幻燈片四)。
(3)荷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自古以來,它就被文人墨客所詠嘆,留下了許多關于荷花的名詩名篇。你知道哪些呢?
(4)學生朗誦。
(5)背誦《荷花》第二段。
(6)朱自清老先生寫過一篇很好的文章,題目叫做《荷塘月色》,你聽說過嗎?你能說出幾句嗎?
(課件演示,老師配樂朗誦,學生欣賞。)
(7)設計廣告,贊美荷花。
小朋友,這么美的荷塘是不是讓你們陶醉?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為了美化城市,提高城市品味,我們金壇市政府準備把我們學校前面的老鴉塘,改造成一個美麗的荷花公園。為了使公園更有文化氣息,決定在公園里豎一些贊美荷花的廣告牌,讓小朋友們參與設計。你有好的創(chuàng)意嗎?
(學生當場設計,可以四人小組分工合作。)
(8)學生交流展示作品。
5.總結談話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不僅欣賞到了荷花的優(yōu)美姿態(tài),品味了荷花的美味佳肴,并從文人墨客詠荷的詩篇中,感受到了荷花那純潔高尚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怎樣收集、整理和運用資料。老師和你們一樣,真是受益匪淺。
八、教學反思:語文與活動結合,美妙與快樂相伴
在設計這節(jié)課之前,筆者先了解學生收集到的資料,并進行了整理和分類。最后,把這節(jié)課設計成了“賞荷——品荷——詠荷”三大版塊。這樣,整節(jié)課就結構明快、條理清晰。學生也在交流的過程中,學到了整理和歸納資料的方法。
雖然這是一節(jié)綜合實踐活動課,但在學生運用資料進行交流時,筆者緊緊圍繞“語文”學科的特點,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如在“賞荷”中,不但要求學生展示美麗的荷花圖,更要求他們自己組織語言來描繪圖中的美景,指導學生從荷葉、荷花的顏色、形狀等方面進行描述。在“品荷”中,一些學生向大家介紹荷花的營養(yǎng)價值時,端出了一份份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這其中,有的是獨立完成的,有的是在媽媽的指導下完成的。學生在“品荷”時,不但嘗到了美味,增長了知識,更鍛煉了動手能力?!霸伜伞敝校鋵嵤菍苫ㄈ媪私庵蟮母星樯A?!霸O計廣告,贊美荷花”這一環(huán)節(jié),更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次鍛煉。優(yōu)美的畫面,精練的語言,巧妙的組合,獨特的創(chuàng)意……充分展現了學生智慧和能力。
學生在每一版塊中,不但進一步了解了荷花,走進了荷花,從圖畫、詩文中感受到了美,還從與“荷花”有關的豐富的美味佳肴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更是鍛煉了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重要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祖國厚實的文化底蘊,體會到了學習身邊語文的樂趣。整節(jié)課,學生是在美妙與快樂中度過的。真可謂是“語文與活動結合,美妙與快樂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