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中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22)
隨著工業(yè)、交通等事業(yè)的發(fā)展,損傷有日益增多的趨勢,骨折是一種較常見的損傷。手術對病人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這種應激反應如果過于強烈,會直接干擾手術和麻醉的順利實施,影響治療效果[1]。手術室護理是圍繞手術這一特定時期,針對手術和麻醉對病人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亂而采取的各種護理措施[2]。隨著現(xiàn)代護理學科的發(fā)展,要求手術室護理工作不能僅限于配合手術等單純的技術操作,筆者根據(jù)以人為本理念,注重“以病人為中心”,在手術全過程護理(整體護理)中[2],對手術病人施行術前訪視、術中護理、術后隨訪,以適應和滿足病人的需求,確保整體護理的連續(xù)性、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滿意療效,現(xiàn)以脛腓骨骨折手術為例,報告如下。
(1)術前1 d查閱病歷,收集病人的相關信息,各項理化檢查回報,(2)交代術前注意事項,注意保暖,術前晚保證充足的睡眠,手術前8 h要禁食,6 h禁水,以防止麻醉后嘔吐誤吸,并告知護士會一直陪在其身邊。(3)介紹手術目的、方法,簡單的手術過程,麻醉方式和手術體位等,并介紹以往成功病例。使病人了解有關知識,以便更好的配合手術。
(1)協(xié)助麻醉醫(yī)生使病人左側(cè)臥位并弓腰屈頸屈膝屈髖,在變換體位時保持患肢牽引,側(cè)臥位后將患肢暫時固定,盡可能的用被單遮蓋身體,在兩腿之間墊上棉墊,站在患者身前幫患者維持體位,主動交談分散患者注意力,麻醉結束后,協(xié)助醫(yī)生一同恢復仰臥位,進行健側(cè)肢體固定,同時解釋系固定帶是為了保證手術中的安全。在臂架和固定帶上墊上包布,防止系帶過緊勒傷病人,由于左上肢曾經(jīng)骨折,功能活動受限,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不強行外展在試麻醉平面時,鼓勵其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以免影響麻醉醫(yī)生的判斷。(2)麻醉生效后告訴患者手術開始,讓患者不要緊張,有條件者可用CD耳機給患者播放音樂。并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率、血壓及吸氧情況。(3)手術結束后,協(xié)同醫(yī)生送患者回病房,囑咐患者要好好休息并告知患者家屬6~8 h內(nèi)要去枕平臥勿抬頭,待排氣后方可進食,如有什么情況要及時向醫(yī)護人員反映。
對術后患者小腿切口有疼痛者,告知患者不要大范圍活動,以免牽拉切口而引起出血。要將患肢抬高以減輕水腫,排氣后可以進流食。
將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運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可以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有利于安全渡過手術期。手術病人在術前普遍存在焦慮、恐懼的心理,往往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有時甚至導致手術無法進行[3]。在整個護理中有針對性的實施心理疏導,可使病人感到被尊敬和被關心,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與手術室護士接觸、交流與溝通,更多地了解手術室護理和手術中護理,增加對醫(yī)護人員的信賴感,對手術充滿信心,以適應手術的需要,安靜、順利的接受手術,并增加術后獲得最大程度功能恢復的可能性。病人良好的心理是手術的需要,病人的積極反應與配合又可增加護士的工作熱情與信心,雙方配合共同促進手術的順利完成。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手術室整體護理,給手術室護士提高業(yè)務素質(zhì)帶來了新的動力,也進一步提高了護理服務質(zhì)量。
[1]謝 倩,楊 敏,陳 俐,等.我國醫(yī)院手術室術前訪視的現(xiàn)狀及展望[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0):809.
[2]洪 琳.舒適護理運用于手術室護理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8):583.
[3]李淑娟,張立新,閆 清,等.音樂療法在婦科病人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