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群芳
我常常會問自己: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一種美麗。
嬰兒用第一聲啼哭表達生命的喜悅,草兒用第一抹嫩綠涂抹生命的色彩,曇花瞬間的綻放留下了一縷濃郁的花香,雨后的彩虹用炫耀的七色燃盡短暫的一生。
生命是一個過程。
年少的單純,多夢的花季雨季,交織著幸福和痛苦的青澀的愛情;中年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繁瑣卻真實;老年的暮色里少了生命的活力與沖力,多了一份從容與淡定,
佛家說的緣分,不是對宿命的悲嘆,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去看人世的波瀾。
人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當經濟的浪潮正沖擊著傳統(tǒng)的婚姻,當古老而美麗的愛情也可以用“速食”來形容的時候,人們在內心的深處更加渴望真愛與真誠。
人說,父母子女是一段緣分。緣分有長有短,但終會有盡頭。人總習慣用手去表達感情,把幼小的孩子緊緊地擁在懷里,把孩子的小手緊緊攥在手心里,父母是孩子的一把傘,能遮風擋雨;當父母漸漸老去,生命慢慢趨于消逝,我們又有幾時能陪在他們的身邊,給父母做一把遮風擋雨的傘?又是否會常常提醒自己握緊那雙蒼老無助的手?
生命只是一個過程,我們無法決定它的開始,也無法阻止它的終結,能做的,只是品味這一個過程而已。生命的精彩要你自己用手去涂抹。
生命是一張白紙。如果任憑歲月的波濤沖刷,生命的紙張只會越來越薄,最后破損,消失在無邊無際的時空;如果用勞動和思想去刻畫,生命便會成就一幅美麗的畫卷。
生命是一條線,最終都會滑向終點。生命的線如果只是直直地滑向終點,生命便顯得蒼白無力;生命的線如果有起有伏,就像人生的高山和低谷、生活中的風和雨,生命才會色彩斑斕,才會波瀾壯闊;愛過恨過,生命才會趨于完整。
(摘自《東南早報》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