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
菊芋,又稱洋姜,菊科,向日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北美,經歐洲傳入我國,各地有零星栽培,大都呈野生狀態(tài)。菊芋耐寒耐旱,栽培粗放,適應性很強。塊莖可供食用。質地細致、白嫩、甜脆,富含果糖、菊糖和葡萄糖,是腌制醬菜的上好原料。因其生長期一般不會發(fā)生病蟲害,故不需用藥防治,是綠色無公害保健蔬菜。
一、特征特性
菊芋株高2~3m,有很多分枝,莖上有剛毛,葉卵形互生,葉面粗糙,葉柄發(fā)達?;轭^狀花序,發(fā)生于各分枝先端,花盤直徑有3cm左右,花序外圍的舌狀花序為黃色,中間為筒狀花序,能育性低,不能結實,栽培上多用塊莖繁殖。根系發(fā)達,深入土中,根莖處長出許多匍匐莖,其先端肥大成塊莖,塊莖呈犁狀或不規(guī)則瘤狀,凸起部分有芽,皮黃白或淡紫紅色,肉質皆白色。塊莖一般重50~70g,大的t00g以上,每株有塊莖15~30個,多達50~60個,一般畝產塊莖1500kg。
菊芋性喜溫暖干燥氣候,喜光照忌炎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沙質土為宜。輕壤土和粘壤土均可栽種,塊莖于5月中旬至6月上旬萌芽出土,立秋至處暑現(xiàn)蕾開花,花期約1個月。立冬前后地上部分經霜凍枯死,生長期4~5個月,塊莖在地下休眠越冬,可耐-20℃~30℃低溫,翌年春又抽生幼苗。氣溫超過35℃對菊芋生長不利,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利于塊莖膨大,蔽蔭潮濕環(huán)境影響生長和產量。
二、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菊芋用塊莖繁殖,一般用整芋栽種,也可切塊繁殖,匍匐莖也可用來繁殖。塊莖的大小與第一年產量成正比,塊莖過大播種量增加,塊莖過小則苗弱產量不高,因此塊莖以30g重為宜。
1、播種定植田深耕25cm左右,使根系容易入土,塊莖生長良好,植株不易倒狀。每畝施廄肥1000kg、草木灰100kg。做畦大小因地勢和灌溉條件而定,多雨地區(qū)做高畦,以利排水,避免塊莖在土中腐爛。栽種密度:行距60~100cm,株距33cm,過密過稀都影響產量。播種時將塊根細芽朝上,蓋土4cm,黏土宜淺,砂質土宜深,每畝播種量30-40kg,栽種時間5月中旬皆宜。
2、田間管理播種后約20天出苗,即可進行鋤草,中耕培土,收獲前1個月進行最后一次培土。如生長過旺,在植株60cm高時摘心打頂,以防徒長。秋季隨時摘除花蕾,以利塊莖膨大和充實。在幼苗期,現(xiàn)蕾期和開花期,天氣干旱時應及時灌水,以利幼苗生長及同化產物向地下輸送和積累。除施基肥外,生長期需追肥2次,第一次于6月下旬進行,畝施尿素7.5~10kg,促進幼苗生長,多發(fā)新枝葉;第二次在8月下旬進行,即在現(xiàn)蕾期施硫酸鉀肥7.5~10kg或草木灰100kg,促進植株健壯,增強抗倒伏、抗旱、抗寒能力,對塊莖生長和膨大有較大的作用。
3、收獲菊芋的收獲期依栽培目的而定,以收青飼料為主者在重霜前收獲,此時莖葉產量高、品質好,畝可收青飼料2500kg,但塊莖產量只有750kg。以收獲塊莖為目的者在霜后收獲,塊莖產量可達1500kg,莖葉產量2000kg/畝,不割青飼料者可在莖葉完全枯死挖起塊莖,塊莖產量可達2000kg/畝。挖掘時有塊莖遺留土中,第二年又萌發(fā)成株,不必再行栽種,如有缺株,可間苗補缺或育苗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