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明
東漢嬰兒皇帝漢殤帝駕崩后,皇位后繼無人,13歲的劉祜有幸被掌權(quán)的鄧太后看中,從王子一躍而登上皇位,是為漢安帝。
漢安帝真正掌權(quán)后,提拔了包括舅父、大小舅子、奶媽在內(nèi)的一大幫親戚、親信,這些人個個得意忘形、驕奢淫逸、不可一世。面對這種烏煙瘴氣的現(xiàn)象,尚書翟瑰上疏進(jìn)行批評:“夫致貴無漸,失必暴;受爵非道,殃必疾?!?《資治通鑒》)意思是說,尊貴的身份不是逐步達(dá)到,一定會突然喪失;爵位不是通過正常渠道獲得,禍殃一定會迅速降臨。疏中還闡述了大段的道理,但安帝根本不理睬。
翟瑰的意思,簡單點說就是飛來的“橫?!笔遣豢煽康摹9?,沒過幾年,公元125年,年輕的安帝死了,他的幾個大小舅子閻顯等擁立年幼的北鄉(xiāng)侯劉懿為皇帝,當(dāng)年,安帝的舅父耿寶、奶媽王圣等在和閻顯的政治斗爭中失敗,耿寶自殺,王圣一家被流放;閻顯兄弟幾個則更加作威作福。幾個月之后,劉懿的皇位還沒坐熱就因病去世,在新一輪的政治斗爭中,安帝的廢太子劉保勝出,是為漢順帝,閻顯這一族的“橫?!币蚕淼筋^了,兄弟幾個全被誅殺,家屬被流放。
類似的大家族沉浮錄,歷朝歷代可謂是司空見慣、不勝枚舉。數(shù)年之后,漢順帝時期的李固在論及閻皇后及其家屬時,也說他們封爵和官位賞賜太快,所以不久就遭受大禍,正如《老子》所云:“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也。”可是,說的說,聽的聽,這種輪回式的悲劇依然在不斷發(fā)生。
由于制度的原因,在封建官場,“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西漢哀帝時的董賢,大概是個小白臉,成了哀帝的同性戀對象,一家人因此飛黃騰達(dá)。董賢22歲時就已位列三公(大司馬),而且“領(lǐng)尚書事”,真正掌握實權(quán),哀帝甚至想把皇位讓給他。同為三公的丞相孔光,都不敢以接待同級官員的禮節(jié)來接待他。哀帝死后,無才無德又失去靠山的董賢,連如何布置喪禮都不知道,第二天即被免職。他知道自己沒有好下場,夫妻雙雙自殺,正是“夫致貴無漸,失必暴;受爵非道,殃必疾”。
所以,踏踏實實工作,認(rèn)認(rèn)真真做事才是根本。人逢喜事時,走路更應(yīng)小心腳下,否則,樂極生悲,摔了跟頭,后悔都來不及。
編輯/趙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