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明代宗藩制度與皇位繼承的關系

      2013-09-26 04:09:52李旭
      學理論·上 2013年8期
      關鍵詞:皇位繼承制度

      李旭

      摘 要: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為鞏固朱姓王室的穩(wěn)定統(tǒng)治實行了宗藩制度。宗藩制度以宗法制為基礎,從而分封藩王并且規(guī)定了明代藩王的政治、軍事、司法、經濟等特權。明代皇位繼承以嫡長子繼承制為原則,確立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繼嗣規(guī)則。宗藩制度與皇位繼承有著一定的關系,宗藩制度對于皇位繼承制給予了補充,但二者卻也相互矛盾。在宗藩制度下,強大的諸王為奪取皇位屢屢發(fā)動叛亂,對于皇位的繼承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關鍵詞:宗藩;制度;皇位;繼承

      中圖分類號:K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2-0168-02

      明朝建立者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的皇帝,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為了適應大一統(tǒng)的政治局勢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他對政治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對子孫進行了分封,從而形成了宗藩制度。宗藩制度是明代政治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對明朝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朱元璋制定這一制度是以宗法制為基礎來分封諸王,旨在鞏固朱氏王朝的長久統(tǒng)治。明代皇位繼承也嚴格按照宗法制下的嫡長子繼承制而實行。宗藩制度與皇位的繼承之間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

      一、宗藩制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擺在他面前的是如何使朱家皇朝長久統(tǒng)治,他總結了西周以來歷代統(tǒng)治經驗,認為分封是鞏固統(tǒng)治、長治久安的良策。對于分封制度朱元璋解釋說:“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為國家,下安民生,宜各有爵封,封鎮(zhèn)諸國。朕非私其親,乃尊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①他認為要想國家長治久安、皇位永續(xù)就要避除宋元孤立形式,效仿古代分封建制,分封同姓諸王,共衛(wèi)王室。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初編《皇明祖訓》時決意法定分封諸王。諸王在其封地建立王府、設置官署。朱元璋制定的分封制以宗法制為基礎,實行嫡長子繼承制。根據封爵典制規(guī)定嫡長皇子冊立為皇子,其他皇子分封親王,親王嫡長子年及10歲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其余王子年滿10歲封郡王,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ね跗渌T子授鎮(zhèn)國將軍、孫授輔國將軍、曾孫授奉國將軍、四世孫授鎮(zhèn)國中尉,五世孫授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授奉國中尉。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封第二子到第十子為藩王,洪武十一年,洪武二十四年又相繼分封第十一子至第二十五子。洪武期間共分封親王二十五位,第二子秦王建國于西安,第三子晉王建國于太原。第四子燕王建國于北平,鎮(zhèn)守沿長城一帶邊防重鎮(zhèn)。其他諸王分封時均配有相應的封藩和領地。朱明皇子皇孫遍布全國重要軍事重鎮(zhèn)和城市,這樣就構成了上到皇帝下到藩王,共衛(wèi)朱氏天下的緊密的皇室網絡。

      朱元璋分封同姓諸王,并且給予了這些藩王們很大的特權。洪武六年(1373),他頒布了《祖訓錄》,其目的是為了鞏固明朝長久統(tǒng)治而對子孫后代的訓誡,對宗室的行為進行了規(guī)范,其中規(guī)定:“凡王府文武官屬,文官及首領官從王于境內選用,武官千戶、百戶等于所部軍職內選用?!盵1]“凡親王所自用文武官吏并軍士,生殺予奪,從王區(qū)處,從王區(qū)處,朝廷毋得干預?!薄胺餐跛訃羌熬硟仁芯l(xiāng)村人民,敢有違犯及侮慢王者,從王區(qū)處,朝廷及風憲官毋得舉問?!盵2]從這些可以看出分封的諸王在自己封國內,不但具有官員任免的權利,而且還有司法上的特權。藩王的軍事特權相對而言要比他們的人事權和司法權更為重要。朱元璋考慮到現實對于軍事防御的迫切需求,因此他將軍事權力下放到各藩王,從而諸王有了很大的軍事權力而且權力越來越大。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令設置親王護衛(wèi)指揮司,每王府設三護衛(wèi),衛(wèi)設左、右、中、前、后五所,所千戶二人,百戶十人,又設圍子手二所,每所千戶一人。朱元璋在《祖訓錄》中對藩王的軍事權利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凡王國有守鎮(zhèn)兵,有護衛(wèi)兵,其守鎮(zhèn)有常選指揮掌之,聽王令旨。凡百征進,若合于理,惟命是聽。其護衛(wèi)系本國軍馬,并從王調遣?!盵3]根據這項規(guī)定無論是王國的護衛(wèi)兵還是由朝廷派往鎮(zhèn)守于藩封的守鎮(zhèn)兵,都由親王掌握。此外,原本掌握軍事指揮權的元勛功臣,在朱元璋的整治下均已覆滅,他們的軍事權力就轉移到藩王手中,諸王的軍事權力不斷擴大。除了以上特權外,朱元璋授予藩王的經濟待遇也特別優(yōu)厚。

      二、皇位繼承

      中國歷朝歷代都將皇位繼承看作頭等大事,皇位繼承關系著“家天下”平穩(wěn)長久。為了減少皇族內部爭奪皇位的斗爭,保證皇位的順利繼承,中國很早就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冊立儲君制度。除了幾個王朝外,嫡長子繼承制一直被作為立儲的原則。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立長子朱標為太子并且規(guī)定“國家建儲,禮從長嫡,天下之本在焉”,①“惟帝王之子,居嫡長者,必正儲位”[4],確立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繼嗣規(guī)則。而對于皇帝無子時的皇位繼承問題朱元璋也給予了解決,他規(guī)定“凡朝廷無皇子,比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2]。明代皇帝多無嫡子,以嫡子身份即位者只有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武宗朱厚照,明朝立長多于立嫡。

      總的來看明代皇位繼承還算平穩(wěn),但也出現過幾次異常情況,一是藩王通過軍事政變以武力奪取皇位,二是由于特殊的情況藩王合法繼承皇位。由藩王合法繼承皇位的有三位,他們是代宗朱祁鈺、世宗朱厚■、思宗朱由檢。其中由于朱由校沒有兒子,所以其弟朱由檢即位,這是符合兄終弟及原則的,因此應該屬于正常情況。代宗朱祁鈺登位則是由于他的哥哥英宗朱祁鎮(zhèn)受到其寵信的宦官王振的慫恿,對形勢估計不足,率領大軍北上與蒙古作戰(zhàn)被俘的情況下即位。明世宗朱厚■則是通過別樣的兄終弟及登上皇位。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既無子嗣,又無同父弟,所以首輔楊廷和等人認為朱厚■血緣關系最近,經過皇太后的認可,朱厚■被選為皇位繼承人。但這并不符合朱元璋本意,朱元璋所設想的兄終弟及是指同父皇帝的無嗣之弟。至于不合法繼承皇位的,明成祖朱棣登位則是一例。惠帝朱允■即位后,藩王強大的實力嚴重威脅了皇權的統(tǒng)治,藩王問題成為政治生活的隱患。因此惠帝即位后對分封制進行了改革。其改革的最主要內容就是削藩。首先是命令諸王不得節(jié)制控制文官吏士,對諸王的權利進行限制?;莸鄣拇隧椪呤腔菰辏?399)二月推出的,顯然是在為進一步削藩做準備,其目標就是針對燕王朱棣等握有重兵的藩王。其次就是對王府內部官職進行改革。各王府的長史司是管理王府事務機構,其主要官員由朝廷選派?;莸蹖﹂L史府進行了三項內容的改革即增設官職、增加人員,為郡王單獨設定一套人員,提高新增人員的地位,通過這些措施以制約藩王。從改革措施看,他將矛頭都指向了實力強大的燕王朱棣,朱棣也趁此以清君側為名叛亂,從而釀成靖難之役,燕王以武力奪取了皇位。

      繼朱棣以后又有幾次藩王對皇權的爭奪,不過均以失敗告終。首先是朱高煦叛亂。早在靖難之役時,由于朱高煦多次有功,朱棣有意表示將皇位傳位于他。但由于迫于各方面的壓力,在即位后朱棣的允諾沒有實現,這也是朱棣和太子朱高熾關系緊張的一方面原因。雖然沒有成為太子,但是朱高煦并沒有放棄皇位,而是積極準備。于是在宣德元年(1426)叛亂,他在外進行軍事部署,在內進行人員策動。明宣宗起初還以靜制動,希望他懸崖勒馬,但朱高煦對于宣宗的警告置若罔聞。終于宣宗帶兵親征,很快獲得勝利。其后又有武宗正德年間的安化王朱■和寧王朱宸濠叛亂,均在短時間內失敗。

      三、宗藩制度與皇位繼承的關系

      朱元璋制定的宗藩制度是以宗法制為基礎,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分封諸王以及王室子孫的再分封。這一規(guī)則只能減少皇位爭奪的斗爭卻未能避免這一情況的發(fā)生。在皇位繼承上,朱元璋實行嫡長子繼承制,規(guī)定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這一原則與宗藩制度中的分封原則基本相同,可以看出皇位繼承制是宗藩制度中的一項內容,也是最重要的內容。而單從皇位繼承制度上講,宗藩制度也要保證皇位的嫡長子繼承制,對皇位繼承制給予補充。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既無子嗣,又無同父弟,首輔楊廷和選擇朱厚■繼承皇位正是因為朱厚■的父親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大弟弟。在皇帝無子無嗣的情況下,可以按照宗藩制的原則決定血緣親疏遠近關系選定皇位繼承人。

      宗藩制度要保證皇位繼承制度,而實際上卻未達到效果,反而它與皇位繼承制度產生了矛盾。朱元璋針對元朝由權臣掌控國家事務、專擅國政的危害,他在建立大明王朝后,于洪武元年(1368)即宣布立嫡長子朱標為皇太子,意在奠定穩(wěn)固的朱氏王朝統(tǒng)治。在他殺戮功臣,改組中樞國家組織的同時,他又大封諸子為王,予以厚祿,特別是對年長諸子,如秦王朱■、晉王朱桐、燕王朱棣、楚王朱楨、齊王朱■等人均授以兵權,分別派遣他們駐守大城重鎮(zhèn)和關隘邊防,任命他們率領大軍出發(fā)征討或負責軍屯■邊等。朱元璋的意圖是由自己的兒子們掌握軍事大權,作為朝廷的支柱,可鎮(zhèn)壓一切異己力量。事實證明,在制定皇位的嫡長子繼承制同時,又實行分封的宗藩制度,給予諸侯王軍事、經濟等特權,大力培植和加強諸王的軍事政治力量,這個是一項自相矛盾的政策。由朱元璋親自制定的明代立儲、封王、贍養(yǎng)全部朱氏皇族宗室的做法,不但整個明代都在財政和民政上成為朝廷的重大負擔,而且實際上造成了對皇位繼承和行使皇權的極大威脅,一度成為全國性大動亂的源頭。在朱棣以武力成功奪取皇位后,相繼又有朱高煦、安化王朱■和寧王朱宸濠叛亂,這些軍事動亂,無論成功或失敗都造成了全國動亂,這也是宗藩制度與皇位繼承相矛盾的結果。

      明代的宗藩制度對皇位繼承有輔助和補充的作用,為皇帝無子嗣情況下選立儲君提供了依據。同時宗藩制度又與皇位繼承相互矛盾,在宗藩制度下,勢力強大的藩王們都不滿足于現有的地位而覬覦皇位,這對于皇位按著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繼嗣規(guī)則的順利繼承構成了很大的威脅。而嫡長子繼承皇位制度本身也存在弊端,它雖然減少了皇位爭奪的斗爭但也容易造成既定儲君的安逸而不思進取。同時有些嫡長子雖被立為儲君,卻無治國方略,缺少個人才干,甚至在即位后荒廢朝政,造成了朝政的混亂。

      參考文獻:

      [1]朱元璋.皇明祖訓·職制[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3.

      [2]朱元璋.皇明祖訓·法律[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3.

      [3]朱元璋.皇明祖訓·兵衛(wèi)[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3.

      [4]孝陵詔敕·封建諸王詔[M].北京:線裝書局,2003.

      猜你喜歡
      皇位繼承制度
      從遼代皇位繼承制度看契丹族的漢化
      康熙因天花得皇位
      藝術品鑒(2020年11期)2020-12-28 01:36:52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略論清朝皇位繼承制度
      大經貿(2018年7期)2018-08-29 11:20:10
      遼朝皇位繼承研究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淺談杜審言、杜甫的祖孫關系:推崇、繼承、發(fā)展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48:10
      淺論紫砂藝術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尚义县| 峡江县| 乐陵市| 东乌珠穆沁旗| 九龙城区| 屏东市| 德令哈市| 广元市| 柞水县| 阿尔山市| 成安县| 安西县| 宁蒗| 永城市| 班戈县| 许昌市| 巨鹿县| 筠连县| 宁南县| 旅游| 平乐县| 平山县| 泽州县| 开鲁县| 石狮市| 南陵县| 平潭县| 吕梁市| 赤水市| 淮阳县| 金乡县| 遵化市| 灌南县| 海盐县| 孝感市| 茂名市| 嘉兴市| 乌拉特中旗| 巴彦淖尔市| 金川县|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