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清
朋友老溫近日邀我小酌,本以為有好事相告,孰料他向我念了一番家里的“苦經(jīng)”。
老溫和老伴都是有點級別的干部,退休后的收入花不完,日子本該過得不錯。但老兩口常為家中下一代鬧矛盾而慪氣窩心,日子過得并不痛快。
他家有兩個兒子,均已成家立業(yè)。大兒子已分“巢”而居,小兒子一家則與父母同住。三代同堂本該其樂融融,但兩個兒媳常為“利益均沽”之事吵得家無寧日。素日里,小兒子一家三口是“吃爹娘,不納‘糧一”,一分錢生活費不交。為了一碗水端平,老兩口每月還給大兒子一家補助300元。但這小兒媳并不領(lǐng)情,對公公婆婆非但沒有一句感謝話,且出門進門連聲招呼也不打,而且人也懶得出奇,讓人看不下去。無奈老溫夫婦只好忍痛割愛,讓小兒子一家也搬了出去。為此,老兩口動用老底15萬元,為小兒子購房。又為大兒子當年購房只“援助”了12萬元而補個3萬元“差價”。
經(jīng)過如此這般一番打點,老兩口終于“破財消災(zāi)”討得了耳根清凈,過上了舒心日子。
編后語:像老溫家中的情況,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少見??蓱z天下父母心,為父母者都不忍心兒女吃苦受屈,為兒女不惜鞠躬盡瘁、肝腦涂地,到頭來只有自己吃苦受累。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遠憂”,如果老溫夫婦當初放手讓兩個兒子自立,不依賴父母,或許不會生出那么多麻煩,教訓(xùn)值得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