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旨相公
宋神宗時,有個官僚名叫王圭。他當宰相16年,尸位素餐,從無建樹。上殿面君,曰“取圣旨”;聽取皇帝指示后,曰“領(lǐng)圣旨”;回到衙門后,對秉事者曰“已得圣旨”。時人謂之“三旨相公”,以譏刺其失職。
弄獐宰相
很多人都知道唐朝宰相李林甫是個“口蜜腹劍”的家伙,卻不曉他還有個外號叫“弄獐宰相”。一次,李在寫信慶賀親戚生了孩子時,將“弄璋”(古稱生男曰“弄璋”,璋為玉器)寫成了“弄獐”(獐為野獸)。后人遂以“弄獐宰相”來戲稱沒有文化的權(quán)貴了。
浪子宰相
宋徽宗時,宰相李邦彥,“游縱無檢”,行為放蕩,好作淫詞艷曲,自號李流子。他位居宰輔,不理政事,只知享樂,自稱“賞盡天下花,踢盡天下球。做盡天下官”。于是,時人亦呼其為“浪子宰相”。
伴食宰相
唐玄宗開元年間,盧懷慎與姚崇同為宰相。他自覺品行、能力不及姚崇,遇事從不出頭,都推給姚崇。時人謂之“伴食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