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建紅
“探究研討”法旨在鼓勵學生親身參加科學實踐活動,從小養(yǎng)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能力。它的基本特點是:課內鼓勵學生在小組探究中提出各自的研究問題,再通過研討得出結論?!疤骄垦杏憽狈ㄓ欣趯W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探究研討”法的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查找資料及閱讀資料的能力提高?,F(xiàn)在的學生有問題就去查找資料,進而找到問題的答案,這對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不無裨益。學生不再是原來沿著教師的講述或按課文內容的順序進行思考,而更多體現(xiàn)出發(fā)散性創(chuàng)造思維,從各方面去考慮問題,尋找解答問題方法。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在探究過程中自行研討?,F(xiàn)在的學生愛做實驗、考察、采集標本、各種小制作等,甚至休息日有的學生也會自己采集、制作成像樣的標本,為學習提供有效的學具。
“探究研討”法在教學實際運用中還存在著很多具體問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正視教師主導作用
“探究研討”教學法雖突出了學生主體作用,但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容忽視。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充分探究和研討,并不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運用這一教法,教師非但沒有清閑反而更忙,忙于啟迪學生思維,誘導他們自行去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同時,教師必須具有深入領會教材和把握學生心理特征的能力,具有較扎實的基礎和文化素養(yǎng),還應具有較強的組織教學能力和教學機智。
保證學生結構材料
有結構的材料是探究的前提。它直接影響著探究研討的效果。在備課時要認真研究怎樣組織材料,在制定課時計劃時要精心設計安排材料層次。為此,材料一要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二要能啟發(fā)學生的發(fā)現(xiàn);三要和科學的概念關聯(lián),使這些材料能揭示相關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安排的結構要有利于學生探究和研討。
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探究是研討的基礎,對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實現(xiàn)從會到學會的飛躍有獨特作用,應讓學生獨立自由地支配材料,按照各自的思維去探究。教師應仔細地觀察全班學生活動的情緒和表現(xiàn);分析他們的心理、思維的狀況和概括水平,并及時捕捉他們迸發(fā)出的思想火花。在學生研討過程中,對學生的發(fā)問不要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復。在探討中,要有意識引導學生養(yǎng)成邊操作、邊觀察、邊思考的良好習慣,并具體指導學生運用觀察、實驗、思維等認識活動進行探究。
誘導學生積極研討
組織學生互相交流探究活動的感受,互相啟發(fā)和克服思維中的障礙,有助于知識遷移?;ハ嘟涣餮杏懸彩菍W生把經歷的結構材料等物質化運動,轉化為出聲的外部語言。在研討中應放手讓學生研討,教師的作用應著眼于在研討中誘導學生運用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加速、加深研討,誘導學生領悟出正確的定義或結論。
拓寬學生探究視野
實現(xiàn)能力遷移是教師和學生教學的主要目的。學生能將學到的知識和能力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必將有利于學生學得的知識鞏固和強化。
學生通過結構材料和自然事物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和歸納,培養(yǎng)他們勤于思考的習慣、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探索未知的能力。學生“探究”“研討”中,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能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能,將使學生終身受益。
(作者單位:湖北省鄖縣譚山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