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既是情感的負載物,更是情感的形式。高考作文首先吸引閱讀老師眼球的,也是語言。作文訓練中,語言的磨礪與提升始終是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散文篇目較多,《讀本》也提供了許多美文。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一些優(yōu)美語段,感受語言的形式之美,使學生能有意識的借鑒模仿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可以從哪些方面關注語言的形式之美呢?
一、語言“形的對稱”“音的對稱”。郁達夫《故都的秋》語言優(yōu)美,韻律妙絕?!蹲x本》上題材與它相似的
吳伯簫《話故都》語言同樣雅致。例: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郁達夫《故都的秋》
一別兩易寒暑,千般都似隔世。
明朝行時,但愿你滿罩了一天紅霞,
光明里,照顧我到遠遠的天涯。
因此,我念著你西郊的山巒,那里我們?nèi)舾蔁o猜的男女,曾登臨過,游覽過,嘯遨過:……說來你不信,連初冬來呼呼的大風,大風里飛揚著的塵土,我都想。
——吳伯簫《話故都》
語言“形的對稱”包括三方面的對稱:一是字數(shù)相等或相近,構(gòu)成外在的對稱;二是語法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構(gòu)成內(nèi)在的對稱;三是外在內(nèi)在都相同的對仗似的嚴格對稱?!耙粍e兩易寒暑,千般都似隔世”是第一種對稱,開篇就讓讀者感受到語言的對稱之美,加上文字的古典意韻,馬上就引起閱讀的興趣。文章的主體部分用一系列的“我念著……”的句式,不僅有形式整齊之美,更通過這種形式很好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都的喜愛與思念?!疤杖煌さ奶J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是較嚴格的對稱。
語言“音的對稱”也包括三方面:一出句應句押韻對稱;二重疊對稱;三詞語組合平仄對稱。其中押韻對稱應是最容易學習也最直接體現(xiàn)音韻美的,學生習作中不妨多嘗試。《話故都》文末“明朝行時,但愿你滿罩了一天紅霞;光明里,照顧我到遠遠的天涯?!毙蔚膶ΨQ并不典型,可因為音的押韻對稱給人韻味無窮。
二、句式整齊中有變化。通過逐層加修飾語使語意越來越豐富,表現(xiàn)的情感越來越強烈?!蹲x本》中選取的劉成章的《扛椽樹》頗具典型:
這柳,這陜北的柳,這迎著漠風的柳,這暈染出一片蒼涼的柳。
于是,我把我周身的血液變成濃濃的墨汁,滿腔滿腔地往出潑?!瓭姵稍?jīng)躍起在這兒的英雄:潑成蒙恬,潑成赫連勃勃,潑成李自成。潑成劉志丹和謝子長。也可以潑成這兒的無數(shù)死了的或者活著的普通剛強漢子。
——劉成章《扛椽樹》
這兩段文字在形式上有共同點:短語一句句漸長。帶來的表達效果是:一句比一句富有氣勢,愈來愈高亢;在長長短短的交錯中產(chǎn)生節(jié)奏美;表現(xiàn)的情感逐步地深化。前一段定語的變化,由柳的表層特點深入到內(nèi)在特點,對它的贊美也就自然上升到了精神層面。所選的后一段通過結(jié)構(gòu)的漸長表現(xiàn)意思的遞進:扛椽樹不僅象征這里曾經(jīng)涌現(xiàn)過的英雄,更象征具有扛椽樹精神的普普通通的漢子。
三、整齊的短句簡潔明快,鏗鏹有力,節(jié)奏感強,富有表現(xiàn)力。下面是網(wǎng)絡小說《悟空傳》的經(jīng)典語錄(學生是迷戀網(wǎng)絡的群體之一,這里借機引導學生關注網(wǎng)絡文學中有價值的一面):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我有一個夢:我想我飛起時,那天也讓開路;我入海時,水也分成兩邊;眾神諸仙,見我也稱兄弟,無憂無慮。天下再無可拘我之物,再無可管我之人,再無我到不了之處,再無我做不成之事。
孫悟空站起來,沉默良久,忽然他抬了頭說:“我可以忘了我自己。”須菩提心情復雜的望著他?!翱墒牵睂O悟空說,“我忘不了東海水,忘不了花果山,忘不了西天路,忘不了路上的人?!?/p>
——今何在《悟空傳》
《悟空傳》是一種對現(xiàn)代主義精神的宣揚,反抗權威,反抗壓制,個性解放。上面所選的前兩段用鏗鏹有力整齊的短句表現(xiàn)金蟬子強烈的反抗精神,最后一段又用這種語言形式來表現(xiàn)他無法擺脫現(xiàn)實的無奈之重。
四、詞語搭配的新奇。這是利弊兼有的一種語言形式。值得提倡的是因為新奇的搭配會讓讀者覺得新穎而陌生,繼而產(chǎn)生美感;或者這種搭配有些類似修辭中的移就,能有特別的表達效果。不提倡過多使用的是因為它大多打破常規(guī)的語法甚至不合語法,而我們要求中學生語言規(guī)范化;另外新奇的搭配往往不能清晰地表意,令人費解。80后作者的作品及流行的歌詞中很多有這種特點,例:
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
我左手里是過目不忘的的螢火,右手里是十年一個漫長的打坐。
那些刻在椅子背后的愛情,會不會像水泥上的花朵,開出沒有風的,寂寞的森林?!疵?/p>
上面選的我認為第一句值得學習,“明媚的憂傷”中“明媚”道出了青春期的年齡特征,“憂傷”道出了這個時期的困惑與迷茫,組合在一起很好地表達了青春時的矛盾心理。二三兩句盡管文字表面組合得確實很特別很美,但語法上的問題實在嚴重,通過辨析,可以引導學生對流行的語言現(xiàn)象有取舍的接收。
以上談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的四種語言的形式。另外,我想強調(diào):一 意欲獲得語言,首先就要親近語言。一個從未真正為語言感動過的人是不能獲得一流語言能力的。二文辭積淀是提升語言的基礎。言辭豐富,書卷氣才濃郁。三模仿和借鑒是提升語言的捷徑。本文前面所談的是模仿和借鑒的重要方面。在經(jīng)歷了這樣的過程后,語言的提高應該并非難事了。
徐朝霞,女,中學語文教師,現(xiàn)居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