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彼德
這章散文詩用了三種人稱,而以第三人稱“他”為主,在另二種人稱上點題,在第一人稱“我”上出彩,人稱的轉(zhuǎn)換收到了奇妙的效果。
天鵝的擬人化是顯而易見的?!八诔靥晾锘?,像一只白色的雪撬,在云霞里遨游?!北扔餍路f而又生動:“他用喙唼喋”,“雪白的脖子”入水出水,“像女人的手臂滑出衣袖那樣”,動作優(yōu)美且富有節(jié)奏。但是,“他追蹤”的“絮團形狀的流云”,卻“生起,浮動,又消逝在碧波之間”,這使他“感到有些幻滅”,又有些進茫,由于“云隨即又回來了”,“在那片漣漪漸漸消盡了的地方”,他仍擺脫不了那誘惑,仍要竭盡捕捉之能事,結(jié)果是一無所獲,成為“幻象的犧牲者”!作者似在告訴我們,高潔不俗、鍥而不舍地追求理想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切實際,以幻想代替現(xiàn)實地蠻干并不可取,
可是我這在說什么啊?
你瞧,他每回鉆入水中,用嘴搜索那肥沃的塘泥,總要帶出一條蟲來。
因此他才像鵝那樣,養(yǎng)得又肥又胖。
隨著人稱的轉(zhuǎn)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以上的描述和結(jié)論都是我們強加于“他”的,“天鵝”及他所代表的那一類人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高尚,他只是在為生存而捕食罷了。在這一點上,天鵝與家鵝并沒有什么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最后,要補充一句:有的譯本將“天鵝”之“他”譯為“它”,從擬人化的效果和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而言,還是“他”更直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