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群策 鮑春楠
影響心理活動大致有兩個方面: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現(xiàn)代競技運動發(fā)展至今資源投入之大、競爭之激烈和結果之慘烈導致裁判和興奮劑兩大難以解決的問題。擊劍比賽中裁判因素尤為重要。它是導致運動員心理活動發(fā)生變化客觀因素。主觀因素是可以控制的和可以改變的,甚至可以影響客觀因素的變化。
一、在訓練和比賽中經常出現(xiàn)的情況
1、平時訓練感覺極好,一到正式比賽就發(fā)蒙或根本打不出來。
2、對內比賽成績很好,正式比賽卻不如自己的隊友。
3、優(yōu)勢時攻防有序,劣勢時無從下手。
4、無指標打得好,有指標一團糟。
5、上一站風光無限,下一站名落孫山。
6、個人賽敢打敢拼,團體賽縮手縮腳?;蚍粗?。
7、 面隊強敵弱手(或平手),勝多負也多??芍^遇強不弱,遇弱不強。
8、 裁判因素影響主觀發(fā)揮。等等
分析原因:
1、心理準備不充分。如:情況1、2、3。
2、心理承受能力差。如:情況4。
3、 心理負擔過重。如:情況5、6。
4、 心理抗干擾差。如:情況8。
二、上述情況產生的原因
1、賽前心理準備:主觀的準備,對自己的技術、實力、體能、狀態(tài)周期和生理周期要有清醒的認識;客觀的認識,比賽與訓練不同,對內與對外不同。擺正位置,心中有數(shù),贏得明白,輸?shù)眯陌病?/p>
2、賽中的調整和抗干擾:面對不同的比賽和情況,及時調整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排除指標的負擔和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擾。談到心理調整,我認為擊劍與其它運動項目相比更難。擊劍項目具有比賽時間周期較短,過程極其激烈的特殊性,給予運動員調整心理的時間短,機會少,佩劍項目首當其沖。擊劍運動員在較短的比賽過程中,及時地做出反應,排除各種干擾,清醒地調整技戰(zhàn)術和心理狀態(tài),是需要多次過程量的積累及勝負結果對心理產生的碰撞,才可能產生質的飛躍。
3、賽后的心理分析和總結:要想成為一個高水平的運動員應該把這一步看作比賽全過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即從未知到知之,從感性到理性。
4、對于日常訓練除技戰(zhàn)術外,對擊劍運動員的心理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理論的灌輸和實踐的體驗要相輔相成。這一點對于業(yè)余愛好者可有可無,而對二線隊員和專業(yè)隊員則可能使其登上一級臺階。
三、青少年擊劍運動員的心理訓練
放松訓練。放松訓練是心理訓練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它是通過語言暗示(他人或自我的)集中注意,調節(jié)呼吸,使被訓練者的肌肉放松,從而調節(jié)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的機能,緩解緊張情緒,增強大腦對全身的控制支配能力的訓練方法。
自我控制訓練。擊劍比賽中運動員的情緒變化和自我控制能力直接影響比賽的結果。特別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要想戰(zhàn)勝對手,就必須具備很強的自我控制能力。例如,因裁判的錯判或偏袒時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應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因器材不良或準備不足招致暫時失利時,同樣要穩(wěn)得住自己的情緒,不應沮喪氣餒失去信心;在比分領先時不急于求成,落后時不盲目亂動;遇弱手時不松懈,遇強手時不膽怯。總之,在賽場上自始至終能排除和抵御各種干擾,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用良好情緒去爭得積極主動的比賽心態(tài)。青少年擊劍運動員在心理訓練中必須強化自我控制與自我調整的能力,并將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訓練過程中。
注意力集中訓練。擊劍賽場嘈雜,劍道多,運動員也多,裁判判決聲,運動員的喊叫聲,武器的撞擊聲,裁判器的嗚叫聲,觀眾的喝彩聲等等,相互交匯在一起時刻分散著運動員的注意力。另外,擊劍交鋒的距離近速度快,運動員的注意力稍有松懈就易被對手擊中。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極其有限,它呈一種不穩(wěn)定的波動性狀態(tài),并對神經系統(tǒng)造成很重的負擔。因此,運動員應善于根據(jù)場上的需要,利用裁決的間隙,或在處于無威脅時,有意識地調整注意的強度,使之有張有弛,以便在最需要的時候達到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目的。由于擊劍格斗復雜多變,比賽中注意力的集中不能局限在某個方面,必須合理分配。這也要求運動員既要尋找合適的進攻距離和時機,又要防止對手的突然進攻;既要注意對手的動作,又要思考戰(zhàn)術方案;既要注意自己劍的位置,又要觀察對手的意圖等。并且在注意力分配中應根據(jù)需要適時轉移注意的中心點,始終使自己的注意力既能靈活的分配又能高度的集中。綜上所述,青少年擊劍運動員必須培養(yǎng)抗御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并使注意力高度集中與合理分配的能力。青少年時期正是注意容易分散和轉移的時期,所以必須加強這方面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