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庫的爸爸買了一套房子作為投資。收房這天,爸爸媽媽帶上莊庫和一名資深驗房師來到新房。
這是莊庫第一次看到這套房子,是兩室兩廳一廚一衛(wèi)的毛坯房,空蕩蕩的什么也沒有,相比自己住的那個堆滿了家具和各種雜物的大房子,這套房子倒顯得寬敞了許多。莊庫興奮地跑到這兒摸摸,那兒瞧瞧。
驗房師拿出了一堆專業(yè)工具,開始驗房。他先拿出一個小巧的錘子,在墻面、地面上東敲敲西敲敲,有幾個地方他用粉筆畫了圈,說是“空鼓”;然后拿出激光水平儀,測量了一下地面、墻面是否平整,墻角線、窗體是否有歪斜;又拿出一支試電筆,檢查了房間的電路;打開水龍頭,檢查了水路;最后拿出一個激光測距儀,測量房間的長、寬和層高。莊庫在一邊看得有滋有味。
忙乎完了,驗房師對莊爸說:“房子的整體質量不錯,得房率也比較高,加上房型好,地段好,這房子的投資值了!”
莊庫卻在一旁問:“什么是得房率?”
爸爸給莊庫解釋:“得房率就是套內建筑面積與每戶的建筑面積之比。你學過比例,知道什么意思吧?”莊庫有些聽不懂。
回到家里,爸爸很高興,主動跟莊庫講起了跟得房率有關的知識。他拿出一張買房時拿回家的樓書,上面有所買房子的平面圖,然后寫了幾個等式:
銷售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用建筑分攤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銷售面積=得房率
就著那張平面圖和等式,莊爸詳細地講解起來。
“我買房時合同上寫明的面積是房屋的建筑面積,也就是銷售面積,乘以房屋的單價,就是當時買房所花的價錢。房屋的建筑面積可不是這個平面圖上的面積哦,還包括公攤面積?!?/p>
“什么是公攤面積呀?不是我們房子的面積,為什么要算進去?”莊庫及時插嘴。
“公攤面積就是樓道、電梯等公用部分的面積哦,當然要各家各戶分攤了,我們分攤的公用面積是10.33平方米。”莊爸接著說,“再來看套內建筑面積,這張平面圖上面標的就是套內建筑的各種數據。另外,圖上可以看出房屋有厚薄不同的墻,一般厚墻寬30厘米,薄墻寬15厘米。哦,對了,在計算套內墻體面積的時候,所有外墻只能算一半?!?/p>
莊庫想著爸爸的話,又仔細琢磨著這張圖,計算了半天,解決了三個問題。不過,他想把這三個問題拋給廣大的讀者們,說是讓大家分享他思考的喜悅。
這三個問題是:
1莊爸買的這套房子的實際使用面積約為多少?
2這套房子的得房率約為多少?
3當時這套房子的單價為每平方米8000元,莊爸買這套房子大約花了多少錢?(所有計算均保留整數)
動動手
同學們,看了莊庫家驗房的過程,你也想當一把驗房師嗎?那就從最簡單的做起,把自己現在住的房子的實際使用面積量一量吧!工具只要一把5米的卷尺就可以了,可以請爸爸媽媽當助手哦!
測量完后,在一張白紙上畫出自己房子的平面圖(墻體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計),然后寄給我們。編輯部將評出最完美的三份圖,作者將獲得精美禮物一份!
記住,我們的地址是:(210009)江蘇省南京市中山北路101號后二樓2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