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喜
一、師生和諧,增進感情
(老師提一袋糖走進教室。)
師(略停一會):同學們一定吃過不少喜糖吧!
生:是。
師:請同學們說說你吃過哪些喜糖。
生:吃過姐姐結(jié)婚的喜糖。
……
師:你們吃過老師的喜糖沒有?
生:沒有。
師:老師今天請同學們吃喜糖,每人兩塊(師請幾名學生代發(fā),并觀察學生表情)。
師:我猜到同學們會問老師是什么喜事?
生:是!
師:請同學們猜猜。
生1:我想,今天也許是老師生日。
生2:我想,今天老師家里發(fā)生了什么喜事。
生3:我想,老師今天也許中獎了吧!
……
師:老師今天“雙喜臨門”。一喜,老師的一篇論文發(fā)表了,還給寄來了60元稿費(出示匯款單);二喜,老師寫的下水文在全國教師范文寫作大賽中獲得二等獎(出示證書)。也許同學們還記得老師那篇下水作文,當時老師在班上讀后,同學們還給老師指出了許多毛病,回去后,老師做了認真修改。老師的這篇作文之所以能獲獎,也有你們一份功勞。所以,老師給大家每人發(fā)兩塊喜糖。
【評析: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近日,一篇文章獲獎,一篇文章發(fā)表,可謂“雙喜臨門”。何不將此事告之學生——一則分享快樂,和諧師生關系;二則為學生提供一個作文素材;三則激起學生寫作興趣??芍^“一箭三雕”。于是拿出稿費買來喜糖與學生共享。在分享過程中,我故意“兜圈子”“吊胃口”,目的是給學生提供較好的“米”——翔實的材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在交流中我特別強調(diào)學生幫助修改的功勞,目的是樹立學生作文信心——原來我們也可獲獎?!?/p>
二、生生和諧,交流見聞
師:同學們是不是很高興?
生:是!
師:有了高興的事,回到家中是不是要講給家人聽?
生:是!
師: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講給“家人”聽(四人一小組,模擬家庭成員)。
(學生合作講述時,老師巡視,并做指導。隨后推薦若干小組上講臺表演講述。)
【評析:《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要求“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所以在與學生分享快樂之后,讓學生模擬家庭成員講給“家人”聽。這樣既和諧了同學之間的關系,又檢驗和訓練了學生傾聽、表達、合作與交流能力,也為下一步作文找到了素材?!?/p>
三、指導和諧,凸現(xiàn)個性
師:同學們講述得真好,把課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講得很生動,也很有條理(板書: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順序)。如果寫出來就是一篇好作文,說不定還可以獲獎、發(fā)表呢!不過,說事與寫事(作文)多少還有點不同。譬如,作文要有個題目,就這件事命個什么題目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可以討論。
生1:兩塊喜糖。
生2:難忘的一堂課。
生3:老師給我們發(fā)喜糖。
生4:作文真好寫。
生5:太陽從西邊出來。
生6:一件新鮮事。
……
師:俗話說“題好一半文”。同學們真會命題,同一件事,命出這么多新穎的題目。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出,同一件事,可以作為多個作文的材料,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趁熱打鐵吧!行不行?
生:行!
師:同學們既然吃了老師的喜糖,老師就等著收你們的“大禮”了,交來后,老師幫你們修改并推薦參賽、發(fā)表,下次老師等著吃你們的喜糖呢!
【評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彼?,我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從擬題到開頭、結(jié)尾的構思等,都讓學生暢所欲言,隨性所欲,凸現(xiàn)個性?!?/p>
四、寫作和諧,手寫我心
學生及時作文,教師巡視并相機指導。
【評析:俗話說:“打鐵要趁熱?!弊魑囊踩绱?。學生剛剛體驗過的事,印象深刻。絕大部分學生僅半個小時就寫出了四五百字。若等待明天“作文課”才去寫,恐怕“靈感”早已消失了,那真正是在“作文”了——望“文”興嘆,抄襲造假。何談“用我手,寫我心”?】
五、修改和諧,樹立信心
1.師生共憶賈島《推敲》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道理。
2.多種形式修改——教師改,自己改,互換改,共同改等。
教師改:教師用最短時間,盡快瀏覽學生作文,并作適當點評。
自己改:讓學生大聲讀自己的作文,然后修改。
互換改:可以和同座交換修改,也可和好友交換修改。
共同改:老師選出有代表性的作文(好、中、差)若干篇,利用張貼、投影、課件等形式師生共同修改。
不管采用哪種形式修改,不管修改哪類作文,都要用賞識的眼光。哪怕只是標點,也應給以肯定。
【評析:“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睅熒餐貞涃Z島《推敲》的故事,學生明白了這個道理,消除了為完成任務而作文的心理。多種形式的修改,既有利于教師把更多精力用于研究指導教學,又增強了學生作文的主人翁意識?!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不僅要注意考查學生修改作文內(nèi)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辈还懿扇∧姆N修改形式,都有一個共性——賞識。教師有一顆童心,真正做到“其意義不謬誤尚有不完全之處,不必為之增;字句已通尚欠凝練高度,不必為之改?!保ㄈ~圣陶語)樹立學生作文信心。】
六、后續(xù)和諧,保持激情
教師對修改后的作文,根據(jù)不同層次給予適當?shù)馁p識。如:張貼在班級《作文園地》上,編輯班級《優(yōu)秀作文集》,組織參加公益性作文大賽,投稿等。
【評析:點燃學生作文激情容易,保持激情不易。因此,在后續(xù)(作文修改后)教學中,特別注意構建和諧氣氛——張貼,編輯,參賽,投稿等等。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保持持久的寫作激情?!?/p>
總評析:“小學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xiàn)他今天以前知識、思想、語言等方面的積累。”(葉圣陶語)可見,作文教學是一個綜合的訓練。不但要注重材料、語言的積累與訓練,還要思想認識到位——諸如“文從字順”即可,畢竟是小學生“習作”。只有“方方面面”都和諧到位,才能構建和諧作文——“用我手,寫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