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紀(jì)伯倫
我坐在我心靈的愛戀者身旁,傾聽著她的訴說。我默然無語,靜靜地聽著。我感到在她的聲音里有一股令我心靈為之震顫的力量。那電擊般的震顫,將我自己與自己分離,于是我的心飛向無垠的太空,在那里暢游。它看到世界是夢,而軀體是狹窄的囚室。
一種奇異的魔力,匯入我愛人的聲音之中,它隨心所欲地支配我的情感。因為那讓我滿足于無言的魔力,我竟疏淡了她的語言。
人們哪,她就是音樂!我聽到了她,當(dāng)我的愛人在某些情詞之后嘆息時,或在某些情詞之中微笑時;我聽到了她,當(dāng)她有時用斷斷續(xù)續(xù)的語言,有時用流暢連貫的語言,有時又用留一半于唇間的語言講述時。
我用我聽覺的眼睛,看到了我愛人那顆心的影響。她讓我全神貫注于她通過音樂——心靈之聲——張揚的感情的瑰寶,而顧不上品嘗她語言的珍饈。
是的,音樂是心靈的語言,曲調(diào)是撩撥感情之弦的陣陣和風(fēng)。她又是叩擊感覺門扉的纖纖素手。她喚醒記憶,這記憶便將曾對其發(fā)生過影響的種種往事追尋,再現(xiàn)。
音樂是呼喚著的溫柔曲調(diào)。如果她是凄切的,她就喚回痛苦和憂傷時光的回憶;如果她是歡快的,她就喚回舒朗和歡樂時光的回憶。她將喚回的一切置于想象的冊頁上。
音樂是令人憂愁的聲音的匯聚。你聽到她,她便讓你駐足,使你的心中充滿痛苦焦灼,像幽靈幻影為你描繪不幸。
她又是令人歡快的旋律的匯編。你感受她,她便攫住了你的整個身心,于是她在你的胸肋間歡快地跳舞。
她是琴弦發(fā)出的錚錚之聲,帶著以太之波飄入你的耳際。她可能化作一滴熱淚,從你的眼里流出,這眼淚是因情人遠(yuǎn)離的痛苦或時光之齒噬咬的傷口的痛楚引起。她也許化作一個微笑,從你的雙唇間綻出,那微笑實際上是幸福和安樂的表征。
她是臨終者的軀體:它有靈魂,來自愿望;它有理智,來自心。
人出現(xiàn)了,于是音樂啟發(fā)了他,作為來自上蒼的一種語言。和其他語言不同,她講述的是心靈的隱蘊,在一顆心對另一顆心之間,因為她是心靈的私語。她像愛,其影響遍及人寰。于是沙漠里的荒蠻歌唱吟詠了,宮殿中國王們的前后左右震動了。喪子的母親把她和自己的哀慟哭號交織在一起,這時她便令鐵石心腸者心碎;歡天喜地的人將她與自己的快樂一起傳播,這時她便是鼓舞被災(zāi)難擊倒者的一曲頌歌。她又像太陽,用陽光照活了田野上的所有花卉。
音樂好似明燈,驅(qū)趕著心中的黑暗,照亮了心房,使心底隱藏的一切呈現(xiàn)出來。樂曲在我看來,是真正自我的倩影,或是活生生的感覺的幻象。心靈如同明鏡,立于世上各種事件和各個行為者面前,反映出那些情影和那些幻象的畫面。
心靈是品評之風(fēng)面前的一枝柔嫩的花朵,晨風(fēng)吹拂著它,朝露壓彎了它的纖莖。它又是小鳥的啼囀,把人從朦朧中喚醒。于是人去傾聽,去感受,同它一起歌頌智慧——小鳥甜美啼囀和自己細(xì)微感情的創(chuàng)造者。那啼囀激發(fā)了他的思維力,于是他問自己,問周圍,這微不足道的小鳥的歌聲,究竟道出了何種秘密,竟能撥動他感情的琴弦,向他啟示前人書著中包含的意義?他探究,詢問:小鳥是在呼喚田野上的花朵,還是在效學(xué)樹冠上的柔枝?是在模仿流泉淙淙,還是在同整個大自然暢敘友情?但是他未能找到答案。
人聽不懂枝頭小鳥說的是什么,也聽不懂鵝卵石上的輕輕流淌的泉水叮咚和緩緩?fù)葡虬哆叺年囮嚌?。他不解雨水不住地滴落在樹葉上講述的故事,不懂其用輕柔的指尖敲擊玻璃窗時講述的故事。他也不懂微風(fēng)對田野上花朵訴說的是何種情愫。不過他感到他的心知曉并理解所有這些聲音的意義,因此才時而因高興為之震顫,時而又因憂愁和煩惱為之悸動。一些聲音用一種隱幽的語言呼喚他,智慧將之置于他的自然天性面前,于是他的心同自然頻頻交流,而他自己卻默默無言,猶豫惶惑,佇立一旁?;蛟S眼淚代替了他的語言,因為眼淚是言語最好的傳遞者。
[導(dǎo)讀]
優(yōu)美的比喻,清麗的言詞,像清泉一樣流淌,隨意而美妙地描畫著自然萬物。音樂的美,不論本身是如何,在這里都是悠揚的,清遠(yuǎn)的,是鄉(xiāng)村牧笛的清亮,是牧童愉悅的心境。這是紀(jì)伯倫的音樂,和嵇康的音樂不同,和莫扎特的也不同。這是一種心靈的感受。正是心靈的無限自由,美妙的比喻、動人的言詞,才隨著敞開的心扉,敲著“叮咚”的調(diào)子,迤邐而來。